保险经纪机构聘任不具有任职资格,从业资格的人员的,由中国保监会责令改正,处2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罚款;对该机构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责任人员,给予警告,并处( )罚款。
A:1万元以上5万元以下 B:3万元以上5万元以下 C:1万元以上3万元以下 D:5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
甲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甲公司)有关无形资产的业务如下: (1)甲公司2009年初开始自行研究开发一项新产品专利技术用于产品生产,在研究开发过程中发生工人工资400万元,其他费用50万元,共计450万元,其中,符合资本化条件的支出为300万元;2010年1月专利技术获得成功,达到预定用途。对于该项专利权,相关法律规定该专利权的有效年限为10年,甲公司估计该专利权的预计使用年限为12年,并采用直线法摊销该项无形资产。 (2)2011年12月31日,由于市场发生不利变化,致使该专利权发生减值,甲公司预计其可收回的金额为160万元(折旧年限不变)。 (3)2012年4月20日甲公司出售该专利权,收到价款120万元,存入银行。营业税税率为5%。 要求:根据上述资料,回答下列(1)~(2)题。
根据资料(2)和资料(3),下列的描述正确的有( )。
A:2011年12月31日,计提减值准备前无形资产账面价值是240万元 B:2011年12月31日,无形资产应计提的减值准备是80万元 C:出售该专利权产生的营业税应通过"营业税金及附加"核算 D:出售该专利权产生的净收益是41万元
甲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甲公司)2007年至2015年度有关业务资料如下: (1)2007年1月1日,甲公司股东权益总额为23250万元(其中,股本总额为5000万股,每股面值为1元;资本公积为15000万元;盈余公积为3000万元;未分配利润为250万元)。2007年度实现净利润200万元,按实现净利润的10%提取法定盈余公积,股本与资本公积项目未发生变化。①2008年3月1日,甲公司董事会提出如下预案:分配现金股利150万元;以2007年12月31日的股本总额为基数,以资本公积(股本溢价)转增股本,每10股转增2股,计1000万股。②2008年5月5日,甲公司召开股__会,审议批准了董事会提出的预案。③2008年6月10日,甲公司办妥了上述资本公积转增股本的有关手续。 (2)2008年,甲公司发生净亏损1571万元。 (3)2009年至2014年,甲公司分别实现利润总额100万元,150万元,200万元,250万元,300万元和300万元。假定甲公司适用的所得税税率为25%,无其他纳税调整事项。 (4)2015年5月9日,甲公司股__会决定以法定盈余公积弥补2014年12月31日账面累计未弥补亏损。假定:2008年发生的亏损可用以后连续5个会计年度内实现的税前利润弥补。 要求:根据上述资料,不考虑其他因素,分析回答下列第(1)-(5)小题。(答案中金额单位用万元表示)
根据资料(1)和资料(2),下列各项中,会计处理正确的是( )。
A:结转2008年亏损的会计分录是: 借: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1571 贷:本年利润 1571 B:2008年12月31日股本金额为6000万元 C:2008年12月31日资本公积为14000万元 D:2008年12月31日未分配利润为-1271万元
甲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甲公司)2007年至2015年度有关业务资料如下: (1)2007年1月1日,甲公司股东权益总额为23250万元(其中,股本总额为5000万股,每股面值为1元;资本公积为15000万元;盈余公积为3000万元;未分配利润为250万元)。2007年度实现净利润200万元,按实现净利润的10%提取法定盈余公积,股本与资本公积项目未发生变化。①2008年3月1日,甲公司董事会提出如下预案:分配现金股利150万元;以2007年12月31日的股本总额为基数,以资本公积(股本溢价)转增股本,每10股转增2股,计1000万股。②2008年5月5日,甲公司召开股__会,审议批准了董事会提出的预案。③2008年6月10日,甲公司办妥了上述资本公积转增股本的有关手续。 (2)2008年,甲公司发生净亏损1571万元。 (3)2009年至2014年,甲公司分别实现利润总额100万元,150万元,200万元,250万元,300万元和300万元。假定甲公司适用的所得税税率为25%,无其他纳税调整事项。 (4)2015年5月9日,甲公司股__会决定以法定盈余公积弥补2014年12月31日账面累计未弥补亏损。假定:2008年发生的亏损可用以后连续5个会计年度内实现的税前利润弥补。 要求:根据上述资料,不考虑其他因素,分析回答下列第(1)-(5)小题。(答案中金额单位用万元表示)
根据资料(1)至资料(3),下列各项中,会计处理正确的是( )。
A:2013年12月31日未分配利润金额为-271万元 B:2014年应交所得税为75万元 C:2014年无需缴纳所得税 D:2014年12月31日未分配利润为-46万元
甲日用化妆品公司(以下简称"甲公司")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2014年3月份发生下列业务:(1)委托乙公司(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加工香水精5吨,甲公司提供的原材料价值为40万元,乙公司收取不含税加工费8万元并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乙公司加工完毕后,甲公司委托丙运输公司将香水精运回甲公司,取得的货物运输企业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运输费2万元。(2)外购生产用机器设备一台,从供货方取得的防伪税控系统开具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增值税税额为3万元,货款已付并投入生产使用。(3)领用委托乙公司加工收回的香水精2吨,用于生产洗发水,生产的洗发水于当月全部销售,取得不含税销售额110万元,支付不含税运费8万元,并取得货物运输业增值税专用发票。(4)领用委托乙公司加工收回的香水精3吨,用于生产高档化妆品,生产的高档化妆品于当月销售80%,取得含税收入550万元,另收取包装费20万元。已知:甲公司月初有上期留抵的增值税22万元:取得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于当月通过税务机关认证并申报抵扣;化妆品适用消费税税率为30%,增值税税率为17%,运输公司适用的增值税税率为11%。要求:根据上述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关于甲公司2014年3月份增值税的计算,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A:甲公司2014年3月份可以抵扣的进项税额=1.36+(2+8)x11%+3=5.46(万元) B:甲公司2014年3月份可以抵扣的进项税额=22+1.36+(2+8)x11%0+3=27.46(万元) C:甲公司2014年3月份应当计算的销项税额=110x17%+(550+20)÷(1+17%)x17%=101.52(万元) D:甲公司2014年3月份应当计算的销项税额=(110+550+20)x17%=115.6(万元)
甲上市公司(以下简称甲公司)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适用的增值税税率为17%。原材料和库存商品均按实际成本核算,商品售价不含增值税,其销售成本随销售同时结转。 (1)2011年12月31日部分资产负债表项目资料如下:(单位:万元)
(2)2012年1月甲公司发生如下交易事项: ①以商业承兑汇票支付方式购入材料一批,发票账单已经收到,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货款为30万元,增值税额为5.1万元。材料已验收入库。 ②对应收账款计提坏账准备8万元。 ③销售库存商品一批,该批商品售价为100万元,增值税为17万元,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实际成本为65万元,商品已发出。甲公司已于上年预收货款60万元,其余款项尚未结清。 ④计算并确认应交城市维护建设税3万元。(教育费附加略)⑤出售一项专利技术,该专利技术账面原价为40万元,已摊销7万元,处置价款为36万元,适用营业税税率为5%,价款已经收到并存入银行。 (3)甲公司2012年2月末结账前,各损益类科目的余额如下:
(4)甲公司2012年3月发生如下与现金流量相关的业务(不考虑税费): ①销售商品本月收到现金1000万元,以前月度销售商品本月收到的现金200万元,本月预收款项100万元,本月退回当月销售的商品支付现金80万元,以前年度销售本月退回商品支付的现金60万元。 ②本月购买商品支付的现金700万元,本月支付以前月度购买商品的未付款项80万元和本月预付款项70万元,本月发生的购货退回收到的现金40万元。 ③本月分配的生产经营人员的职工薪酬为200万元,"应付职工薪酬"月初余额和月末余额分别为20万元和10万元,假定应付职工薪酬本期减少数均为本月支付给生产经营人员的现金。 要求:根据上述资料,回答第(1)~(5)题。
根据资料(3)下列表述错误的是( )。
A:在计算营业利润的时候,应该考虑营业外收支科目 B:在计算利润总额的时候应减去所得税额 C:营业利润金额为1780万元 D:利润总额金额为1335万元
证券公司将客户的资金账户、证券账户提供给他人使用的,没有违法所得或者违法所得不足3万元的,处以()的罚款。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给予警告,并处以3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的罚款。
A:1倍以上5倍以下 B:3万元以上30万元以下 C:3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 D:1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
刑法第2四条规定,对非法出售不能用于骗取出口退税、抵扣税款的普通发票的犯罪行为,处2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1万元以上5万元以下罚金,情节严重的,处2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 )罚金。
A:2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 B:2万元以上20万元以下 C:5万元以上50万元以下 D:10万元以上50万元以下
证券公司将客户的资金账户、证券账户提供给他人使用的,没有违法所得或者违法所得不足3万元的,处以( )的罚款。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给予警告,并处以3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的罚款。
A:1倍以上5倍以下 B:3万元以上30万元以下 C:3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 D:1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