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老太太丈夫早亡,生有一子谢欢,两女谢琴,谢雨。老太太身体一直不好,三位子女均在外地工作,身边仅得一位亲戚刘玉照顾。刘老太太为了感激刘玉的照顾,订立了一份公证遗嘱,将房产一套给予刘玉。2008年春节,三位子女在回家探亲之际,听说了遗嘱的事情,纷纷劝说刘老太太更改主意,于是老太太又设立了一份自书遗嘱,将全部财产15万元存款平均分给三个孩子,房子给了谢欢。2009年1月老太太身体恶化,去世前感觉对不起刘玉,于是又设立了一份自书遗嘱,将15万元给予了刘玉。

刘老太太的遗嘱继承人是( )。

A:刘玉 B:谢欢 C:谢欢,谢琴,谢雨 D:刘玉,谢欢,谢琴,谢雨

刘老太太丈夫早亡,生有一子谢欢,两女谢琴,谢雨。老太太身体一直不好,三位子女均在外地工作,身边仅得一位亲戚刘玉照顾。刘老太太为了感激刘玉的照顾,订立了一份公证遗嘱,将房产一套给予刘玉。2008年春节,三位子女在回家探亲之际,听说了遗嘱的事情,纷纷劝说刘老太太更改主意,于是老太太又设立了一份自书遗嘱,将全部财产15万元存款平均分给三个孩子,房子给了谢欢。2009年1月老太太身体恶化,去世前感觉对不起刘玉,于是又设立了一份自书遗嘱,将15万元给予了刘玉。

关于刘老太太的遗产,刘玉( )。

A:可以获得一套房屋 B:可以获得15万元存款 C:可以获得一套房屋与15万元存款 D:什么也无法获得

刘老太太丈夫早亡,生有一子谢欢,两女谢琴,谢雨。老太太身体一直不好,三位子女均在外地工作,身边仅得一位亲戚刘玉照顾。刘老太太为了感激刘玉的照顾,订立了一份公证遗嘱,将房产一套给予刘玉。2008年春节,三位子女在回家探亲之际,听说了遗嘱的事情,纷纷劝说刘老太太更改主意,于是老太太又设立了一份自书遗嘱,将全部财产15万元存款平均分给三个孩子,房子给了谢欢。2009年1月老太太身体恶化,去世前感觉对不起刘玉,于是又设立了一份自书遗嘱,将15万元给予了刘玉。

关于刘老太太的遗产,儿子谢欢( )。

A:可以获得一套房屋 B:可以获得15万元存款 C:可以获得一套房屋与15万元存款 D:什么也无法获得

柳老太太早年丧偶,独自抚养两个儿子长大成人。两个儿子成家单独生活后,因柳老太太年老体弱,谁都不愿承担赡养义务,柳老太太伤心至极,向法院起诉,要求法院为其与儿子分家析产并责令儿子支付赡养费。一审法院经过审理判决两个儿子每人向柳老太太一次性支付赡养费5万元。柳老太太不服,向上级人民法院上诉。二审法院审理过程中,发现一审法院未进行分家析产,此时二审法院应当()

A:依法查清事实后改判 B:应当直接裁定撤销原判决,发回原审法院重审 C:根据自愿原则调解,调解不成,撤销原判决.发回原审法院重审 D:根据自愿原则调解,调解不成,告知柳老太太就分家产问题另行起诉

老太太有一子一女,儿子中年病故,留有一子,女儿早已出嫁。黄老太太的老伴去世后,儿媳一直照顾她。黄老太太去世后,留下存款2万元和房屋一间。黄老太太的女儿主张儿女两家平分上述财产。儿媳认为她对黄老太太尽了主要的赡养义务,应当多分。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应由儿女两家平分遗产 B:孙子有代位继承权 C:媳妇应为第一顺序继承人 D:媳妇与女儿、孙子各继承三分之一

顾老太太有一子一女,儿子中年病故,留有―女,儿媳一直侍奉她,女儿早已出嫁。顾老太太去世后,留有房屋三间。顾的丈夫多年前已去世,顾没有遗嘱。顾的女儿主张儿女两家平分三间房屋。儿媳认为她是对婆婆尽了主要赡养义务的第一顺序继承人应多分。对此案,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儿女两家平分,一家一间半 B:媳妇与女儿有平等的继承权 C:孙女有代位继承权 D:媳妇和孙女得两间,女儿得一间

有一个笑话:一个老太太有两个女儿,一个开洗衣店,一个开伞店。老太太左右为难:晴天,担心开伞店的女儿的生意不好;阴天,担心开洗衣店的女儿的衣服晒不干。有一天,有人劝导,老太太你好福气,下雨天,你开伞店的女儿生意好,该高兴;天气好,你女儿的衣服干得快,也该高兴。对你来说,哪一天都是好日子呀。老太太想一想,也真是这样,心情顿觉好多了。这说明了什么?

王老太太自年轻时丈夫去世后就独自抚养两个儿子长大成人。儿子成家单独生活后,因王老太太年老体弱,两个儿子都不愿意尽赡养义务。王老太太伤心至极,向人民法院起诉,要求人民法院为其与儿子分家析产并责令儿子支付赡养费。一审人民法院经过审理判决两个儿子每人向王老太太一次性支付赡养费5万元。王老太太不服,向上级人民法院上诉。二审人民法院在审理过程中,发现一审人民法院未进行分家析产,此时二审人民法院应当( )。

A:直接裁定撤销原判决,发回原审人民法院重审 B:依法查清事实后改判 C:根据自愿原则调解,调解不成,告知王老太太就分家析产问题另行起诉 D:根据自愿原则调解,调解不成,撤销原判决,发回原审人民法院重审

(三)

王老太太寡居多年,独自抚养两个儿子王甲、王乙长大成人。儿子成家单独生活后,因工作在外地,而王老太太又积劳成疾,王甲、王乙遂委托表哥潘某一家照顾老太太。三年后的一天,王老太太突然去世,由于路途遥远无法通知到王甲、王乙,潘某一家自行安葬了王老太太,并将王老太太遗留的三间平房卖给邻居刘某得款10万元。王甲和王乙知道后向法院起诉,要求法院判决潘某返还卖房款,并赔偿精神损失1万元,一审法院经过审理判决潘某返还所得款10万元,并于2011年6月24日和7月2日将判决书分别送达王甲和王乙。王甲不服,认为判决不公,且未判决潘某赔偿精神损失,遂向上级人民法院上诉。根据案情,请回答下列问题:
假如二审法院在审理过程中,发现一审法院对王甲提出的赔偿精神损失的请求未作处理。此时,二审法院应当如何处理( )

A:应当直接裁定撤销原判决,发回原审法院重审 B:依法查清事实后改判 C:根据自愿原则调解,调解不成,告知王甲另行起诉 D:根据自愿原则调解,调解不成,撤销原判决,发回原审法院重审

(三)

王老太太寡居多年,独自抚养两个儿子王甲、王乙长大成人。儿子成家单独生活后,因工作在外地,而王老太太又积劳成疾,王甲、王乙遂委托表哥潘某一家照顾老太太。三年后的一天,王老太太突然去世,由于路途遥远无法通知到王甲、王乙,潘某一家自行安葬了王老太太,并将王老太太遗留的三间平房卖给邻居刘某得款10万元。王甲和王乙知道后向法院起诉,要求法院判决潘某返还卖房款,并赔偿精神损失1万元,一审法院经过审理判决潘某返还所得款10万元,并于2011年6月24日和7月2日将判决书分别送达王甲和王乙。王甲不服,认为判决不公,且未判决潘某赔偿精神损失,遂向上级人民法院上诉。根据案情,请回答下列问题:
如果在二审中,潘某提出反诉,要求王甲、王乙返还其对房屋的修缮费1万元。这时,二审法院应如何处理( )

A:直接将案件发回重审 B:应当将反诉与本诉一并审理并作出判决 C:可以对反诉进行调解,调解不成发回重审 D:可以对反诉进行调解,调解不成告知潘某另行起诉

微信扫码获取答案解析
下载APP查看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