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5年5月18日下午3点左右,某化工厂在生产对硝基苯甲酸过程中发生爆燃火灾事故,当场烧死2人,重伤5人,数日后又有2名伤员因抢救无效死亡。化工厂主营甲硫醇钠,兼营织布,拉绒。1994年2月,该厂甲硫醇钠停产,同年5月份开始改造,转产对硝基苯甲酸,并于1994年11月至1995年1月期间生产对硝基苯甲酸。1995年2月21,该厂与北京世桥新技术发展公司签订了租赁经营合同,明确自1995年3月1日起2000年2月28由北京世桥新技术发展公司租赁经营江阴市松桥化工厂。1995年3月北京世桥新技术发展公司派出总经理颜某全面负责松桥化工厂的生产,经营,管理,并对生产工艺作了部分改造,重新招用操作工人,1995年4月下旬开始投产。5月15日起正式投产。事故发生前,全厂职:32名,其中生产车间操作工人均为1995年4月后新进厂的外来劳动力。 月18下午2点,当班生产副厂长王某组织8名工人接班工作,接班后氧化釜继续通氧氧化,当时釜内工作压力0.75 MPa,温度160℃。不久工人发现氧化釜搅拌器传动轴密封填料处发生泄漏,当班长文某在观察泄漏情况时,泄漏出的物料溅到了眼睛,文某就离开现场去冲洗眼睛。之后工人刘某,李某在副厂长王某的指派下,用扳手直接去紧搅拌轴密封填料的压盖螺栓来处理泄漏问题。当工人刘某,李某对螺母上紧了几圈后,物料继续泄漏,且螺栓已跟着转动,无法旋紧,经副厂长王某同意,工人刘某将手中的2只扳手交给在现场的工人陈某,自己去修理间取管钳,当刘某离开操作平台约45 s左右,在走到修理间前时,操作平台上发生爆燃,接着整个生产车间起火。当班工人除文某,刘某离开生产车间之外,其余7人全部陷入火中,副厂长王某,工人李某当场烧死,陈某,星某在医院抢救过程中死亡,3人重伤。
从本案例可以看出,操作工人( )。
A:没有劳动保护 B:不懂得安全操作规程 C:根本不认识化工生产的危险特点 D:不知道本企业生产的操作要求,尤其对如何处理生产中出现的异常情况更是不懂
案例四
某安装公司承包一商场的建筑电气施工。工程内容有变电所、供电干线、市内配线和电气照明。主要设备有电力变压嚣、配电柜、插接式母线槽(供电干线)、照明电器(灯具、开关、插座和照明配电箱)。合同约定设备、材料均由安装公司采购。
安装公司项目部进场后,编制了建筑电气工程的施工方案、施工进度及劳动力计划(见表四)。采购的变压器,配电柜及插接式母线槽在 5 月 11 日送达施工现场。经二次搬运到安装位置,施工人员依据施工方案制定的施工程序进行安装。项目都对施工项目动态控制。及时调整施工进度计划,使工程按合同要求完成。在施工过程中,曾经发生了以下 2 个事件:
事件一:堆放在施工现场的插接式母线槽,因保管措施不当。母线槽受潮,安装前绝缘测
试不合格,返回厂家干燥处理,耽误了工期。直到 7 月 31 日才完成供电干线的施工。项目部调整施工进度计划及施工人数。变电所及供电干线的送电验收调整到 8 月 1 日开始。
事件二:因商业广告需要,在商场某区域增加了 40 套广告灯箱(荧光灯 40W×3),施工人员把 40 套灯箱到就近的射灯照明 N4 回路上(见图四),在照明通电调试时,N4 回路开关跳闸。施工人员又将额定电流为 16A 开关调换为 32A 开关,被监理检查发现,后经整改才通过验收。
表 4 施工进度及劳动力计划
问题:
3.调整后 7 月下旬施工人数。施工人员配置优化有哪些依据?
参见教材P305。7月下旬工作调整后,干线施工〔30人)共有室内配电施工(40人)、照明灯具安装(30人)和开关、插座安装的工作人员(20人)在现场施工,因此共有施工人员:30+40+30+20=120人。优化配置劳动力的依据包括:项目所需劳动力的种类及数量;项目的进度计划;项目的劳动力资源供应环境。
熏舱开始前应做工作中错误的是:()
A:对照船员名单,除值班人员外确信其他船员全部离船 B:值班人员应分别在驾驶台和机舱坚守岗位 C:采用硫磺熏舱时,准备好消防器材 D:按照港口规定悬挂熏舱信号,严禁无关人员登船
有人这样描述1848年的欧洲:“从前如果有人把富有手艺的工匠叫做工人,他会跟你反目……如今人们告诉工匠,工人是国内最高职衔,于是,工匠都说他们要做工人。”这反映出当时()。
A:工业革命后手工劳动被排斥 B:工人运动推动了工人地位有所上升 C:欧洲已经出现社会主义国家 D:资产阶级与工人的矛盾已彻底消除
冷做工使用的曲柄压力机采用的是()。
A:曲柄滑块机构 B:曲柄摇杆机构 C:曲柄导杆机构
何谓冷做工(铆工)?冷做工的工作任务是什么?
什么叫做工作质量?
“她们太没有责任心了,上班的时候还玩手机,聊天,哪像我们呀。”陈青头一扭,提高声调对着李婉芸说,李婉芸笑了笑,不做声。
这是一条小小的商业街,有可供歇脚的长凳,时近黄昏,“70后”陈青和“90后”李婉芸在此聊着天。街外,由于植被稀少,工业园区被巨大而又沉闷的灰色笼罩,灰色的天,灰色的厂房,身着蓝色和浅灰色工装的女工们来来往往,货车和摩托车四处穿梭。这个工业区的高峰时期,曾工作和居住着8万人,但随着企业部分产能的向外转移,现在只有3万人左右了。人群的聚散,青春的过往,10年前就来到这里的湖南人陈青是目睹者,就连她自己,也是几进几出,换厂、结婚、生孩子,在生活中,她以家乡为据点,在工作中,她以这里为据点,两边穿梭,沉默又坚韧。
去年刚刚高中毕业的李婉芸是新一批的落脚者,她说她也认同陈青对她们年轻人的看法,但时代不同了,现在的选择多多啊,年轻人可没有那么好的耐性,绝大部分人的志向并不在那些单调枯燥的生产线上,不愿干了就走呗。像她这样的年轻人,如今已经成为她所在城区外来务工人员的主流。这个庞大而年轻的外来工群体的归依,正在给中国社会的发展提出越来越现实的挑战。
来自湖北荆州,现在在这个工业区一家外资企业打工的一名李姓男员工说:“我们四周是高高的围墙,还有铁丝网,戒备森严,好像监狱一样,连上厕所都限定时间,平均一天要工作12个小时以上。”已经在广州打工7年的小王,今年25岁,也在这家厂里上班,他的话语里藏着许多无奈:“你看我们的厂房,条件好着呢。可是,一进车间,所有人就失去了名字。工人密密麻麻地坐着,工作的时候根本没空说上一句话,得死命盯着手里的活,稍微一放松,零件从你眼前滑过,钱就从你眼前溜走了,因为我们都是计件工资。最近我总是想起卓别林的经典电影《摩登时代》,有时我会想,我们是不是和电影中的夏尔洛很像?没有多少人真正关心我们!”但是,该厂的厂长助理王先生却说:“现在的年轻工人,已与他们的父辈不同,并不满足于做工挣钱。他们大多受过初中以上教育,对自由、个人尊重越来越重视,如果无法满足他们的要求,他们马上就会跳槽。企业如果不能有一批长期忠诚的骨干,企业壮大和职工发展都很难谈得上。”
一项调查显示,当下国内仅有1%的人愿意做工人。有人评价道:“中国的工人获得了美国《时代》周刊的认同,却没有在中国获得普遍的认同。”在一些人的眼中,中国的工人,现在基本成了流水线操作者的代名词,是不需要多高技术的作业者。劳动力,不仅仅是生产要素,更是一个个有着喜怒哀乐,有着梦想和追求,有着家庭生活的活生生的人,他们不仅要安身立命,他们也要有尊严,甚至还要——抬头仰望星空。诺贝尔奖获得者、印度著名经济学家阿马蒂亚·森曾说过这样的一句话:“在一个走向现代化的国家中,经济发展是必然的事情。相比较于经济的发展,更为重要的事情是让更多的人——尤其是普通人,能够分享到经济发展的成果。”显然,这句话同样契合中国的实际,中国工人,需要时代的认同,需要社会的尊重,还需要有发自内心的骄傲。
假如你是政府相关部门的一名工作人员,请你对“给定资料1—2”反映的新时代工人面临的种种问题进行归纳,并对解决这些问题提出对策建议。(30分)
要求:问题全面准确,对策建议具体可行,不超过300字。
A:@B. C:@D.
根据下列文字资料,回答以下几题。
据北京市劳动部门统计,我市2001年共有下岗职工25万人,2002年下岗职工人数相对于2001年增加11.2%,占同期全国下岗职工人数的8.34%。而已经拉开序幕的全国政府机构改革,1997~2005年间大约48.6%的干部被裁出国家行政机关,这些被裁干部占同期录用公务员人数的60%,而同期录用公务员39653人。
另外,2005年全市职工年均工资28348元,比上年增长17.9%,全市企业职工年均工资为26509元,比上年增长20.1%,其中:中央在京企业职工年均工资为41089元,增长23.5%,地方企业职工年均工资为20253元,降低1.5%,地方国有企业职工年均工资为18375元,增长12.7%;地方集体企业职工年均工资为11366元,增长3.1%;地方其他企业职工年均工资为22804元,降低7%,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5637.8元,增长12.6%。
2002年全国下岗职工人数为()
A:27.8万 B:50.7万 C:333.3万 D:54.9万
根据下表提供的资料,回答以下几题。五个铁合金厂职工人数及利润率统计表
表中工人人数最多的厂是()
A:东北铁合金厂 B:西南铁合金厂 C:西北铁合金厂 D:东南铁合金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