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条例》规定,城市低保的对象为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员人均收入低于当地城市低保标准的持非农业户口的城市居民,主要包括( )。
A:无生活来源、无劳动能力、无法定赡养人、抚养人或扶养人的居民 B:领取失业救济金期间或失业救济期满仍未重新就业,家庭人均收入低于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居民 C:在职人员和下岗人员在领取工资、基本生活费后以及退休人员领取退休金后,其家庭人均收入仍低于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居民 D:家庭人均月收入低于当地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居民 E:自主择业后,家庭人均月收入等于当地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居民
国税系统基本支出经费最低保障线是指保障县级基层预算单位正常工作运转所必需的中央财政拨款经费,包括()。
A:人员支出最低保障经费 B:日常公用支出最低保障经费 C:业务招待经费
军事气象保障的重点任务是().
A:为适应现代国防安全与军事气象保障的需要,重点发展天基探测手段,进一步加快地基和空基探测系统现代化建设,建立固定与机动兼备、空间分布合理、军民一体化的大气综合探测体系,提高战场环境综合探测能力 B:发展高性能、高可靠性的气象水文信息通用平台,实现军民气象、海洋、空间环境信息系统的互联互通,实现各种实时、非实时信息的高度共享,显著提高气象水文和空间环境信息的融合和共享水平 C:加快发展大气海洋四维变分同化技术,提高大气海洋综合探测资料同化、融合与应用水平,加快精细预报技术方法的开发应用,拓展天气预报和气候预测服务领域,建立以数值预报预测为基础、综合应用多种方法的新一代军事天气预报业务和气候预测业务体系,实现预报预测方法的根本转变开展武器装备影响适应性评估,建立和完善适应作战指挥、战场建设和高技术武器装备作战需要的军事气候分析应用系统和战场环境影响数值仿真系统,提高军事气候分析应用和战场环境影响辅助决策水平和能力
根据《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条例》的相关规定,城市低保对象有:( )。
A:无生活来源、无劳动能力、无法定赡养人或抚养人的居民 B:领取失业救济金期间或失业救济期满仍未重新就业,共同生活的家庭收入低于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非农业户口居民 C:领取失业救济金期间或失业救济期满仍未重新就业,共同生活的家庭人均收入低于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非农业户口居民 D:在职人员和下岗人员在领取工资、基本生活费后以及退休人员领取退休金后,其共同生活的家庭收入仍低于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非农业户口居民 E:在职人员和下岗人员在领取工资、基本生活费后以及退休人员领取退休金后,其共同生活的家庭人均收入仍低于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非农业户口居民
城市低保对象是指( )低于当地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有非农业户口的城市居民。
A: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员总收入 B: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员人均收入 C:共同生活的具有劳动能力的家庭成员总收入 D:共同生活的具有劳动能力的家庭成员人均收入 E:以户口为单位计算的家庭成员总收入
《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条例》规定,以下属于城市低保对象的有( )。
A:无生活来源的居民王某 B:无法定抚养人的孤儿贝贝 C:领取失业救济金期间或失业救济期满仍未重新就业的居民老李 D:热心肠,喜欢帮助别人的居民刘大妈 E:有工作,但是领取的工资仍低于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老冯一家
根据下列资料和图形,完成各题。
2008年各级财政共支出城市低保资金393.4亿元,比上年增长41.8%,保障了2330多万城镇贫困人口的基本生活。得到最低生活保障人员中:在职人员82.2万人,占总人数的3.5%,灵活就业人员381.7万人,占总人数的1.3%,老年人316.7万人,
关于我国城市居民的低保状况,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2008年,我国城市居民中最低生活保障人员中的失业人员比重超过了40% B:2008年,在城市最低生活保障人员中,失业人员约为就业人员的两倍 C:2008年,有316.7万城市老年人得到最低生活保障,占城市老年人总数的13.6% D:1999年至2008年间,城市居民得到最低生活保障的人数没有实现逐年增长
2008年各级财政共支出城市低保资金393.4亿元,比上年增长41.8%,保障了2330多万城镇贫困人口的基本生活。得到最低生活保障人员中:在职人员82.2万人,占总人数的3.5%,灵活就业人员381.7万人,占总人数的16.3%,老年人316.7万人,占总人数的13.6%,登记失业人员564.3万人,占总人数的24.3%,未登记失业人员402.2万人,占总人数的17.2%。在校生358.1万人,占总人数的15.3%,其他未成年人229.6万人,占总人数的9.8%。2008年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在全国范围内普遍建立,农村低保正在向应保尽保的目标迈进。全年共发放农村最低生活保障资金228.7亿元,比上年增长109.6%。
农村最低生活保障
单位:万人、%
城市最低生活保障

关于我国城市居民的低保状况,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2008年,我国城市居民中最低生活保障人员中的失业人员比重超过了40% B:2008年,在城市最低生活保障人员中,失业人员约为就业人员的两倍 C:2008年,有316.7万城市老年人得到最低生活保障,占城市老年人总数的13.6% D:1999年至2008年间,城市居民得到最低生活保障的人数没有实现逐年增长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面的题目。
2008年各级财政共支出城市低保资金393.4亿元,比上年增长41.8%,保障了2330多万城镇贫困人口的基本生活。得到最低生活保障人员中:在职人员82.2万人,占总人数的3.5%,灵活就业人员381.7万人,占总人数的16.4%,老年人316.7万人,占总人数的13.6%,登记失业人员564.3万人,占总人数的24.3%,未登记失业人员402.2万人,占总人数的17.2%。在校生358.1万人,占总人数的15.3%,其他未成年人229.6万人,占总人数的9.8%。2008年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在全国范围内普遍建立,农村低保正在向应保尽保的目标迈进。全年共发放农村最低生活保障资金228.7亿元,比上年增长109.6%。
农村最低生活保障
单位:万人、%
城市最低生活保障

关于我国城市居民的低保状况,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2008年,我国城市居民中最低生活保障人员中的失业人员比重超过了40% B:2008年,在城市最低生活保障人员中,失业人员约为就业人员的两倍 C:2008年,有316.7万城市老年人得到最低生活保障,占城市老年人总数的13.6% D:1999年至2008年间,城市居民得到最低生活保障的人数没有实现逐年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