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第121—123题。
20年前,如果有人说舞蹈、音乐、体育是经济的组成部分,还似乎不被理解。但今天,以电影、电视、世界杯足球赛、奥林匹克运动会为代表的文化产业已毫无疑问成为我国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化产业被称为21世纪的黄金产业。在世界经济危机的寒冬之中,中国文化产业逆势上扬,呈现出勃勃生机。近年来我国文化产业平均增幅高达17%,高于GDP增长速度。文化产业不仅成为经济领域的新亮点,更为实现全年我国经济增长目标作出了重要贡献。
近年来,我国文化产业发展迅速,但与美国、日本等文化产业强国相比,我国的文化产业整体上仍然处于发展初期,创新设计业、动漫产业、网络游戏业等数字内容产业仍处于起步状态;产业技术的开发能力还很薄弱,在国际分工中仍然处于产业链的中低端。从政府角度考虑,应该( )。
A:进行文化体制改革,适应全球文化产业的发展 B:建立完善有利于文化产业发展的法律法规 C:提倡技术创新,提高自主研发的能力 D:限制与文化产业强国的文化交流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第121—123题。
20年前,如果有人说舞蹈、音乐、体育是经济的组成部分,还似乎不被理解。但今天,以电影、电视、世界杯足球赛、奥林匹克运动会为代表的文化产业已毫无疑问成为我国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化产业被称为21世纪的黄金产业。在世界经济危机的寒冬之中,中国文化产业逆势上扬,呈现出勃勃生机。近年来我国文化产业平均增幅高达17%,高于GDP增长速度。文化产业不仅成为经济领域的新亮点,更为实现全年我国经济增长目标作出了重要贡献。
在国际贸易中,文化产品的贸易占有重要地位,文化产品走到哪里就能把价值观念和商业利益带到哪里。这说明( )。
A:各国进行文化产品贸易的直接目的是进行文化传播 B:文化产品贸易具有文化传播的功能 C:要维护本民族文化的独特性就要限制文化产品贸易 D:衡量文化产品的价值在于其创造的经济价值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第121—124题。
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是人类共同的文化财富。我国自1985年签署《保护世界文化遗产和自然遗产公约》以来,在申报和保护文化遗产方面作出了积极的努力。目前,我国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景观地已达40多处,2010年11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又将我国申报的中医针灸和京剧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国家文物局局长在做客《人民日报》“文化讲坛”时说,有尊严的文化遗产才具有顽强的生命力,要把尊严还给文化遗产。世界遗产申报之后要加强管理,要在一个新高度、新准则的前提下进行保护。
要重视文化遗产的保护,是因为( )。
A:这是发展本民族文化、繁荣世界文化的必然要求 B:这对于研究人类文明的演进具有重要意义 C:只有把尊严还给文化遗产才能使不同民族的优秀文化遗产免遭破坏 D:保护文化遗产有利于实现人类文明趋同
坚持文化与科技相结合,实现文化与科技的两轮驱动,不断增强文化产业自主创新能力,是文化发展方式转变中的一项重要内容。一方面,传统的文化产业类别正在进行数字化高新科技的改造,如数字电影、3D、数字电视、数字出版等;另一方面,以数字化等高新科技为基础的文化创意产业新业态正在迅速创造、诞生和风靡,如动漫、网游、数字音乐、网络视频、手机增值业务等。忽视数字高新科技的高端平台建设,缺乏高科技引导的创新创意,是我国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制约因素之一。
为什么要实现文化与科技的结合,选出解说不恰当的一项( )
A:忽视高新科技高端平台建设,缺乏高科技引导的创新创意,必将制约我国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 B:要转变文化发展方式,就要不断增强自主创新能力,而文化与科技的结合正是创新的前提 C:传统的文化产业正在进行数字化高新科技的改造,文化与科技的结合正应了这一现实要求 D:以数字化等高新科技为基础的文化创意产业正在迅速崛起,因此文化与科技的结合是必然选择
以下是略有删节的公文部分内容,阅读之后回答41—45题
1.满足人民基本文化需求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基本任务。必须坚持政府主导,按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要求,加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公共文化服务网络,让群众广泛享有免费或优惠的基本公共文化服务。
2.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要以公共财政支撑,以公益性文化单位骨干,以全体人民为服务对象,以保障人民群众看电视、听广播、读书看报、进行公共文化鉴赏、参与公共文化活动等基本文化权益为主要内容,完善覆盖城乡、结构合理、功能健全、实用高效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把主要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项目、公益性文化活动纳入公共财政支出预算。采取政府采购、项目补贴、定向资助、贷款贴息、税收减免等政策措施,鼓励各类文化企业参与公共文化服务。鼓励国家投资、资助或拥有版权的文化产品无偿用于公共文化服务。加强文化馆、博物馆、图书馆等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和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建设,鼓励其他国有文化单位、教育机构等开展公益性文化活动,各类公共场所要为群众性文化活动提供便利。加强社区公共文化设施建设,把社区文化中心建设纳入城乡规划,拓展投资渠道。引导和鼓励社会力量通过兴办实体、资助项目、赞助活动、提供设施形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推进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制定公共文化服务指标体系和绩效考核办法。
3.______。提高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辐射力和影响力,必须加快构建技术先进、传输快捷、覆盖广泛的现代传播体系。要加强党报党刊、通讯社、电台电视台和重要出版社建设,进一步完善采编、发行、播发系统,加快数字化转型,扩大有效覆盖面。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打造国际一流媒体,提高新闻信息原创率、首发率、落地率。建立统一联动、安全可靠的国家应急广播体系。完善国家数字图书馆建设。整合有线电视网络。组建国家级广播电视网络公司。推进电信网、广电网、互联网三网融合,建设国家新媒体集成播控平台,创新业务形态,发挥各类信息网络设施的文化传播作用,实现互联互动,有序运行。
关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第2段中没有提及的是( )。[2017真题]
A:配套政策 B:经费来源 C:监督机制 D:考核办法
以下是略有删节的公文部分内容,阅读之后回答41—45题
1.满足人民基本文化需求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基本任务。必须坚持政府主导,按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要求,加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公共文化服务网络,让群众广泛享有免费或优惠的基本公共文化服务。
2.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要以公共财政支撑,以公益性文化单位骨干,以全体人民为服务对象,以保障人民群众看电视、听广播、读书看报、进行公共文化鉴赏、参与公共文化活动等基本文化权益为主要内容,完善覆盖城乡、结构合理、功能健全、实用高效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把主要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项目、公益性文化活动纳入公共财政支出预算。采取政府采购、项目补贴、定向资助、贷款贴息、税收减免等政策措施,鼓励各类文化企业参与公共文化服务。鼓励国家投资、资助或拥有版权的文化产品无偿用于公共文化服务。加强文化馆、博物馆、图书馆等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和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建设,鼓励其他国有文化单位、教育机构等开展公益性文化活动,各类公共场所要为群众性文化活动提供便利。加强社区公共文化设施建设,把社区文化中心建设纳入城乡规划,拓展投资渠道。引导和鼓励社会力量通过兴办实体、资助项目、赞助活动、提供设施形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推进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制定公共文化服务指标体系和绩效考核办法。
3.______。提高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辐射力和影响力,必须加快构建技术先进、传输快捷、覆盖广泛的现代传播体系。要加强党报党刊、通讯社、电台电视台和重要出版社建设,进一步完善采编、发行、播发系统,加快数字化转型,扩大有效覆盖面。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打造国际一流媒体,提高新闻信息原创率、首发率、落地率。建立统一联动、安全可靠的国家应急广播体系。完善国家数字图书馆建设。整合有线电视网络。组建国家级广播电视网络公司。推进电信网、广电网、互联网三网融合,建设国家新媒体集成播控平台,创新业务形态,发挥各类信息网络设施的文化传播作用,实现互联互动,有序运行。
根据本文,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特征不包括( )。[2017真题]
A:覆盖城乡 B:结构合理 C:服务高端 D:功能健全
根据所给图2和文字资料回答以下几题。在大学生文化和生活价值观上,问卷通过多选题型考察大学生的文化生活趋向,大学生喜欢的十类文化排序分别是:传统经典文化、现代文化、古代文化、中国民间民族文化、通俗流行文化、异国文化、全球共同文化、zōng jiāo 文化、前卫(超前)文化和后现代文化。大学生作为一个高知群体,在文化价值取向上展现出传统与现代交织的态势,大学生既热衷于现代文化,也保持对传统经典文化最浓厚的兴趣,只有小部分的大学生自认比较喜欢前卫文化和后现代文化。
在考察法律意识方面,问卷主要通过考察公民解决纠纷的途径来反映公民的法律意识。问卷设定了三种纠纷解决途径,即法律途径(“遵循法律和政策规定解决”)、行政途径(“找单位和领导帮助解决”)和武力途径(“通过恐吓、武力或其他施压方式解决”)三种,大学生在纠纷解决方面的选择情况分别为67.6%,28.9%,3.5%。应该说,只有极少部分大学生采取武力途径解决纠纷。在法律常识方面,大学生对法律性质的正确认识高达91.2%,在对我国已经颁布的部门法的了解上,选择“__”、“合同法”、“民事诉讼法”、“继承法”、“婚姻法”的分别为:96.7%、94.7%、93.7%、89.8%、95.1%,几乎都在90%以上。在调查中,我们还发现,大学生也以自己的实际行动来践行和维护法律。在知识产权方面,93%的被调查者知道“世界知识产权日”,76%的被调查者明确“我国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现在是从‘制定’转入‘实施’”,48%的被调查者关注过“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2007年受理的《十大知识产权典型案例》”。大学生在科学意识方面,大学生自认在日常工作和学习中,选择“按他人意志办事”的仅占6.3%,选择“据自己兴趣办事”和“按客观规律办事”的占45.6%、48.1%。而对“科学发展观”,表示“明确知道”的占35.7%,表示“知道一些,不太明确”的占58.6%,而表示“不知道”的占5.6%。在科学行为方面,大学生发现、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作为考察的重点。大学生自认“很少遇到问题”的仅占22.7%,而认为“经常遇到问题”、“善于发现问题的原因”、“善于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善于解决问题”四项的选择比例分别为:57.1%、43.4%、39.5%和37.2%。
根据上图提供的信息可考察出大学生的文化生活趋向是()
A:对现代文化有浓厚的学习兴趣 B:传统与现代交织的态势 C:热衷于传统经典文化 D:一批人比较喜欢前卫和后现代文化
近来媒体的有关报道引起了人们对“数字地球”这一概念的兴趣,那么究竟什么是数字地球呢为有效研究和解决有关地球重大问题,目前世界上许多国家都在积极发展和运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如以遥感、地理信息系统、全球定位系统为代表的地球信息技术,以数字的方式获取、处理和应用关于地球自然和人文因素的空间数据,并以此为基础提出解决资源环境问题的科学方案和有力措施,增强对重大自然灾害的快速反应能力。与此同时,信
息技术革命席卷全球,使人类对地球空间数据进行处理、分析的技术手段和观念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这种情况下,近年来人们设想有关地球的大量的多分辨率的、三维的、动态的数据按地理坐标集成起来,形成一个数字地球。借助于这个数字地球,人们无论走到哪里,都可以按地理坐标了解地球上任何一处、任何方面的信息数字地球是对真实地球及其相关现象统一性的数字化重现和认识,核心思想有两点:一是用数字化手段统一性处理地球问题;二是最大限度地利用信息资源数字地球由下列体系构成:数据获取与更新体系、数据处理与存储体系、信息提取与分析体系、数据与信息传播体系、数据库体系、网络体系、专用软件体系等。数字地球可以包容80%以上的人类信息资源,是未来信息资源的主体核心,是信息高速公路上的“车”和“货”
专家指出,数字地球这一概念的提出,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特别是20世纪70年代以来新技术革命的一个自然发展。无论是否提出数字地球的概念,地球信息集成和整体化工作都是当前地球科学和信息技术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数字地球并非一个孤立的科技项目和技术目标,而是以信息高速公路和国家空间数据基础设施为依托的具有整体性、异向性的战略思想
“数字地球”一词的意思是()。
A:以数字的方式获取、处理和应用关于地球自然和人文因素的空间数据 B:对真实地球及其相关现象统一性的数字化重现认识和应用 C:人类对地球空间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的技术手段 D:全球定位系统为代表的地球信息技术
据我国统计部门调查,1997年全国农村劳动力在县和县以上城市就业半年以上的人数已经达3400万人,劳动力就业的文化水平、地区分布及就业领域大致如下:在城市就业的农村劳动力文化水平是小学及以下的有750万人,为总量的22%;初中的有2180万人,为总量的64%;高中及以上的有470万人,为总量的14%。农村劳动力在城市就业的地区是东部地区的有1940万人,为总量的57%;西部地区的有620万人,为总量的18%。农村劳动力在城市就业的领域是工业、交通、运输业的有1150万人,为总量的34%;服务业(含垃圾搬运等)的有510万人,为总量的15%;商业饮食业的有340万人,为总量的10%;其他行业的有1400万人,为总量的41%。
进城农民的文化水平是()。
A:本科毕业为多数 B:高中文化水平为多数 C:初中文化水平为多数 D:小学文化水平为多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