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6年3月,在我国四位老科学家王大珩、王淦昌等的积极倡议下,我国制定了( )。
A:211工程 B:星火计划 C:863计划 D:十五计划
即使在知识渊博的学者中,也有一些虽然学习刻苦,读书甚众,但能力却不很高,缺乏独立见解,没有创造的人。
这段话支持的观点是( )。
A:没有创造才能的人有很多是知识渊博的学者 B:只有具备创造才能,渊博的知识才能得到体现 C:有创造才能的人,未必具备渊博的知识 D:有渊博知识的人,未必具备创造才能
.王淦昌是中国物理学家、两弹元勋。1907年 5月28日生于江苏省常熟县。1929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受学于叶企孙、吴有训。1930年留学德国,入柏林大学,获博士学位。王淦昌的贡献主要在实验物理学方面和理论物理学1960年王淦昌回国以后,参加原子弹的研制并参与领导工作,终于在1964年10月16日成功地爆炸了中国第一颗原子弹。 这段文字说明王淦昌()。
A:王淦昌知识渊博 B:王淦昌是爱国主义者 C:王淦昌的主要经历和贡献 D:王淦昌是两弹元勋
某家长认为,有想象力才能进行创造性劳动,但想象力和知识是天敌。人在获得知识的过程中,想象力会消失。因为知识符合逻辑,而想象力无章可循。换句话说,知识的本质是科学,想象力的特征是荒诞。人的大脑一山不容二虎;学龄前,想象力独占鳌头,脑子被想象力占据;上学后,大多数人的想象力被知识驱逐出境,他们成为知识渊博但丧失了想象力,终身只能重复前人发现的人。
以下哪项与家长的上述观点矛盾()
A:如果希望孩子能够进行创造性劳动,就不要送他们上学。 B:如果获得了足够知识,就不能进行创造性劳动。 C:发现知识的人是有一定想象力的。 D:有些人没有想象力,但能进行创造性劳动。 E:想象力被知识驱逐出境是一个逐渐的过程。
案情:昌顺有限公司成立于2012年4月,注册资本5000万元,股东为刘昌、钱顺、潘平与程舵,持股比例依次为40%、28%、26%与6%.章程规定设立时各股东须缴纳30%的出资,其余在两年内缴足;公司不设董事会与监事会,刘昌担任董事长,钱顺担任总经理并兼任监事。各股东均已按章程实际缴纳首批出资。公司业务主要是从事某商厦内商铺的出租与管理。因该商厦商业地理位置优越,承租商户资源充足,租金收入颇为稳定,公司一直处于盈利状态。
2014年4月,公司通过股东会决议,将注册资本减少至3000万元,各股东的出资额等比例减少,同时其剩余出资的缴纳期限延展至2030年12月。公司随后依法在登记机关办理了注册资本的变更登记。
公司盈利状况不错,但2014年6月,就公司关于承租商户的筛选、租金的调整幅度、使用管理等问题的决策,刘昌与钱顺爆发严重冲突。后又发生了刘昌解聘钱顺的总经理职务,而钱顺又以监事身份来罢免刘昌董事长的情况,虽经潘平与程舵调和也无济于事。受此影响,公司此后竟未再召开过股东会。好在商户比较稳定,公司营收未出现下滑。
2016年5月,钱顺已厌倦于争斗,要求刘昌或者公司买下自己的股权,自己退出公司,但遭到刘昌的坚决拒绝,其他股东既无购买意愿也无购买能力。钱顺遂起诉公司与刘昌,要求公司回购自己的股权,若公司不回购,则要求刘昌来购买。一个月后,法院判决钱顺败诉。后钱顺再以解散公司为由起诉公司。虽然刘昌以公司一直盈利且运行正常等为理由坚决反对,法院仍于2017年2月作出解散公司的判决。
判决作出后,各方既未提出上诉,也未按规定成立清算组,更未进行实际的清算。在公司登记机关,该昌顺公司仍登记至今,而各承租商户也继续依约向公司交付租金。
刘昌解聘钱顺的总经理职务,以及钱顺以监事身份来罢免刘昌董事长职位是否合法?为什么?
(新疆)少数孩子经历了这样的应试教育,最后还能成长为能够独立思考的人,成长为虚怀若谷、知识渊博的人,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不符合这段话意思的是( )。
A:应试教育使孩子丧失独立思考能力 B:应试教育使孩子知识面狭窄 C:应试教育使孩子性情狭隘 D:赞扬少数孩子的卓尔不群
即使在知识渊博的学者中,也有一些虽然学习刻苦,读书甚众,但能力却不很高,缺乏独立见解,没有创造才能的人。 这段话支持的观点是( )。
A:没有创造才能的人有很多是知识渊博的学者 B:只有具备创造才能,渊博的知识才能得到体现 C:有创造才能的人,未必具备渊博的知识 D:有渊博知识的人,未必具备创造才能
(新疆)少数孩子经历了这样的应试教育,最后还能成长为能够独立思考的人,成长为虚怀若谷、知识渊博的人,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不符合这段话意思的是()。
A:应试教育使孩子丧失独立思考能力 B:应试教育使孩子知识面狭窄 C:应试教育使孩子性情狭隘 D:赞扬少数孩子的卓尔不群
(新疆)少数孩子经历了这样的应试教育,最后还能成长为能够独立思考的人,成长为虚怀若谷、知识渊博的人,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不符合这段话意思的是()。
A:应试教育使孩子丧失独立思考能力 B:应试教育使孩子知识面狭窄 C:应试教育使孩子性情狭隘 D:赞扬少数孩子的卓尔不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