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破坏计量器具准确度、损害消费者利益的违法行为,计量行政部门可对违法者给予下列行政处罚:()。
A:没收全部违法所得 B:并处罚款 C:吊销营业执照
法律责任是指违法者对其违法行为承担的具有()的法律后果。
A:强制性 B:犯罪性 C:违法性
某市乙公司获准使用该市一块土地,用途是设置综合农场,发展农业。2014年3月26日,该市规划局查获知乙公司在地块内陆续建房,搭脚手架,但并没有用来发展农业,而是以“乙农庄”的名义对外经营。规划局遂于2014年4月2日向乙农庄作出《关于拆除违法建设的通告》,要求乙公司在通告之日起四日之内,自行无条件拆除违法建设房屋。该行政决定未告知乙公司所依据的事实、法规,也未告知乙公司依法享有的陈述、申辩的权利。同月3日,规划局直接在乙农庄门口张贴该通告,未通过其他任何方式向乙公司送达。同月18日,规划局组织有关人员对违法建筑物实施强制拆除。拆除期间未申请公证机构对现场拆除情况、财务清点情况进行证据保全和临时保管,亦未出具任何财务的交接手续,只由该市某镇法律服务所于当日制作了《用品清单》,有规划局、某镇政府、村委会和乙农庄一名员工的签名。5月19日,乙公司向某公证处出具了《公证书》,乙公司据此于2014年8月15日提起诉讼,要求该市规划局予以赔偿。
根据案例,该市规划局行为违法之处有( )。
A:未告知乙公司作出行政决定的理由和依据 B:要求乙公司四日内自行拆除违法建筑物 C:未告知乙公司依法享有的陈述、申辩的权利 D:未向乙公司送达《通告》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面的题目。
2011年发现违法用地行为7.0万件,涉及土地5.0万公顷(耕地1.8万公顷),同比分别上升5.8%、11.0%(耕地下降2.4),立案查处违法用地案件4.2万件,涉及土地4.4万公顷(耕地1.5万公顷),同比分别上升2.5%、11.4%(耕地下降5.7万公顷)。依法拆除违法构建物1289.8万平方米,收回土地3791.2公顷(耕地1064.7公顷),罚没款26.5亿元。
2006—2011年我国违法用地案件查处情况(一)
2006—2011年我国违法用地案件查处情况(二)

2011年,发现违法但未立案的违法用地行为占发现违法用地行为总数的比重约为多少?
A:59.5% B:40.5% C:38.5% D:61.5%
某市乙公司获准使用该市一块土地,用途是设置综合农场,发展农业。2014年3月26日,该市规划局查获知乙公司在地块内陆续建房,搭脚手架,但并没有用来发展农业,而是以“乙农庄”的名义对外经营。规划局遂于2014年4月2日向乙农庄作出《关于拆除违法建设的通告》,要求乙公司在通告之日起四日之内,自行无条件拆除违法建设房屋。该行政决定未告知乙公司所依据的事实、法规,也未告知乙公司依法享有的陈述、申辩的权利。同月3日,规划局直接在乙农庄门口张贴该通告,未通过其他任何方式向乙公司送达。同月18日,规划局组织有关人员对违法建筑物实施强制拆除。拆除期间未申请公证机构对现场拆除情况、财务清点情况进行证据保全和临时保管,亦未出具任何财务的交接手续,只由该市某镇法律服务所于当日制作了《用品清单》,有规划局、某镇政府、村委会和乙农庄一名员工的签名。5月19日,乙公司向某公证处出具了《公证书》,乙公司据此于2014年8月15日提起诉讼,要求该市规划局予以赔偿。
根据案例,该市规划局行为违法之处有( )。[2017增]
A:未告知乙公司作出行政决定的理由和依据 B:要求乙公司四日内自行拆除违法建筑物 C:未告知乙公司依法享有的陈述、申辩的权利 D:未向乙公司送达《通告》
2011年发现违法用地行为7.0万件,涉及土地5.0万公顷(耕地1.8万公顷),同比分别上升5.8%、11.0%(耕地下降2.4%)。立案查处违法用地案件4.2万件,涉及土地4.4万公顷(耕地1.5万公顷),同比分别上升2.5%、11.4%(耕地下降5.7%)。依法拆除违法构建物1289.8万平方米,收回土地3791.2公顷(耕地1064.7公顷),罚没款26.5亿元。2006~2011年我国违法用地案件查处情况(一) 
2011年,发现违法但未立案的违法用地行为占发现违法用地行为总数的比重约为多少?()。
A:59.5% B:40.5% C:38.5% D: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