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50岁。2天前无意中发现右乳外上象限包块,约3cmx4cm大小,边界不清,局部皮肤凹陷,右腋窝可及直径1cm淋巴结,质硬,活动度可。

经过术前治疗,包块缩小至2cm。施行保乳手术,其术后必不可少的治疗是

A:放疗 B:内分泌治疗 C:免疫治疗 D:生物治疗 E:抗感染治疗

女性.50岁。2天前无意中发现右乳外上象限包块,约3cmx4cm大小,边界不清,局部皮肤凹陷,右腋窝可及直径1cm淋巴结,质硬,活动度可。

经过术前治疗,包块缩小至2cm。施行保乳手术,其术后必不可少的治疗是

A:放疗 B:内分泌治疗 C:免疫治疗 D:生物治疗 E:抗感染治疗

女性.50岁。2天前无意中发现右乳外上象限包块,约3cmx4cm大小,边界不清,局部皮肤凹陷,右腋窝可及直径1cm淋巴结,质硬,活动度可。

术后病理免疫组化结果显示c-ErbB-2强阳性(+++),其后续治疗还可采取

A:紫杉醇 B:表柔比星 C:氟尿嘧啶 D:他莫昔芬 E:赫赛汀

某男婴,营养状况良好,能坐,见生人即哭,前囟2cm×2cm两个中切齿正在萌出。

其身长约

A:65cm B:70cm C:50cm D:80cm E:85cm

母亲带2岁男孩查体,经检查发现:患儿智力低下,体重12 kg,身长75 cm,前囟未闭,走路不稳,不会喊“爸爸”、“妈妈”,骨龄落后。

如该患儿发育正常,2岁时身高应达到

A:46 cm B:50 cm C:65 cm D:75 cm E:85 cm

某男性患者,47岁,因"发现颈部包块伴乏力、消瘦3月余"入院。患者于3月前无意中发现右颈包块,约2cm×2cm大小,伴四肢无力,身体消瘦,3个月来上述症状逐渐加重,体重下降8kg,为求进一步诊治转入院。查体:T37.6℃,一般情况差,ECOG2级,形体消瘦,体重50kg,双颈可及多个肿大淋巴结,最大者约3cm×3cm,表面红肿,压之部分有疼痛,心肺未见异常,肝脾不大,双上肢手指肿胀,双下肢无浮肿。试验室资料:血常规、肝肾功能正常,LDH明显升高,达1202mmol/L,胸片、肝脾B超检查未见异常;骨髓涂片示三系增生且未见异常细胞。右颈淋巴结活检病理:外周T细胞性淋巴瘤(非特异型)。

若患者CHOP方案化疗2周期后,病情改善不明显,应考虑

A:放疗 B:更改化疗方案 C:继续原方案化疗2周期 D:手术 E:放弃放化疗 F:最佳支持治疗

某男性患者,48岁,因"发现颈部包块伴乏力、消瘦3个月余"入院。患者于3个月前无意中发现右颈包块,约2cm×2cm大小,伴四肢无力,身体消瘦,3个月来上述症状逐渐加重,体重下降8kg,为求进一步诊治转入院。查体:T37.6℃,一般情况差,ECOG 2级,形体消瘦,体重50kg,双颈可及多个肿大淋巴结,最大者约3cm×3cm,表面红肿,压之部分有疼痛,心肺未见异常,肝脾不大,双上肢手指肿胀,双下肢无水肿。实验室资料:血常规、肝肾功能正常,LDH明显升高,达1202mmol/L,胸片、肝脾B超检查未见异常;骨髓涂片示三系增生且未见异常细胞。右颈淋巴结活检病理:外周T细胞性淋巴瘤(非特异型)。

若患者CHOP方案化疗2周期后,病情改善不明显,应考虑

A:放疗 B:更改化疗方案 C:继续原方案化疗2周期 D:手术 E:放弃放化疗 F:最佳支持治疗

母亲带2岁男孩查体,经检查发现:患儿智力低下,体重12 kg,身长75 cm,前囟未闭,走路不稳,不会喊“爸爸”、“妈妈”,骨龄落后。

如该患儿发育正常,2岁时身高应达到

A:46 cm B:50 cm C:65 cm D:75 cm E:85 cm

微信扫码获取答案解析
下载APP查看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