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墙下钢筋混凝土条形基础,采用换填垫层法进行地基处理,垫层材料重度为18kN/m
,土层分布及基础尺寸如图6-14所示,基础底面处相应于作用的标准组合时的平均压力值为280kPa。 
试问,采用下列何类垫层材料最为合理?
A:砂石 B:素土 C:灰土 D:上述A.,B.,C.项均可
某墙下钢筋混凝土条形基础,采用换填垫层法进行地基处理,垫层材料重度为18kN/m
,土层分布及基础尺寸如图6-14所示,基础底面处相应于作用的标准组合时的平均压力值为280kPa。 
垫层z=2.0m相应于作用的标准组合时,垫层底面处的附加压力值p
(kPa),与下列何项数值最为接近?
A:130 B:150 C:170 D:190
某桩下单桩独立基础采用混凝土灌注桩,桩径800mm,桩长20m。相应于荷载的准永久组合时作用在桩顶的附加荷载Q=6000kF,桩身混凝土弹性模量E
=3.15x10
N/mm
。在该桩桩端以下的附加应力(假定按分段线性分布)及土层压缩模量如图16-16所示,不考虑承台分担荷载作用。 提示:按《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08)作答。 
假定桩的桩身弹性压缩量为10mm,该单桩基础最终沉降量s(mm),与下列何项数值最为接近? 提示:沉降计算经验系数ψ=1.0。
A:30 B:40 C:50 D:60 某高层建筑采用筏板基础,筏板尺寸为12mx50m,相应于作用的标准组合时的建筑物(含地下室)的总竖向力F
=204x103kN,轴心受压。地基土层分布如图16-17所示。 
某桩下单桩独立基础采用混凝土灌注桩,桩径800mm,桩长20m。相应于荷载的准永久组合时作用在桩顶的附加荷载Q=6000kF,桩身混凝土弹性模量E
=3.15x10
N/mm
。在该桩桩端以下的附加应力(假定按分段线性分布)及土层压缩模量如图16-16所示,不考虑承台分担荷载作用。 提示:按《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08)作答。 
试问:相应于作用的标准组合时,基础底面处的附加压力值P
(kPa),与下列何项数值最为接近?
A:264 B:285 C:316 D:325
某桩下单桩独立基础采用混凝土灌注桩,桩径800mm,桩长20m。相应于荷载的准永久组合时作用在桩顶的附加荷载Q=6000kF,桩身混凝土弹性模量E
=3.15x10
N/mm
。在该桩桩端以下的附加应力(假定按分段线性分布)及土层压缩模量如图16-16所示,不考虑承台分担荷载作用。 提示:按《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08)作答。 
软弱下卧层层顶处,相应于作用的标准组合时的附加压力值(kPa),与下列何项数值最为接近?
A:250 B:260 C:270 D:280
健康教育工作者希望改变教育对象的不良行为,要提高影响力和说服力,采用相应的,有效劝说。
引起对方注意一说明某种需要一阐明解决问题的途径一讲明改变不良行为的好处和不改变的遗憾是
A:动机激励法 B:主观激励法 C:客观激励法 D:谈话激励法 E:个性吸引法
健康教育工作者希望改变教育对象的不良行为,要提高影响力和说服力,采用相应的,有效劝说。
引导教育对象积极参与各种活动,在参与中改变是
A:个人参与法 B:对方参与法 C:相互参与法 D:情景参与法 E:双方参与法
在进行建筑地基基础设计时,关于所采用的作用效应最不利组合与相应的抗力限值的下述内容,不正确的是()。
A:按地基承载力确定基础底面积时,传至基础的作用效应应按正常使用极限状态下作用效应的标准组合,相应抗力采用地基承载力特征值 B:按单桩承载力确定桩数时,传至承台底面上的作用效应应按正常使用极限状态下作用效应的标准组合,相应抗力采用单桩承载力特征值 C:计算地基变形时,传至基础底面上的作用效应应按正常使用极限状态下作用效应的标准组合,相应限值应为相关规范规定的地基变形允许值 D:计算基础内力,确定其配筋和验算材料强度时,上部结构传来的作用效应组合及相应的基底反力,应按承载力极限状态下作用效应的基本组合,采用相应的分项系数
我国标准采用国际标准或国外先进标准的程度分为等同采用和______两种。
A:参照采用 B:修改采用 C:相应采用 D:等效采用
按照《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 94—2008的要求,下列关于桩基设计时,所采用的作用效应组合与相应的抗力,哪个选项是正确的? ()
A:确定桩数和布桩时,应采用传至承台底面的荷载效应基本组合;相应的抗力应采用基桩或复合基桩承载力特征值 B:计算灌注桩桩基结构受压承载力时,应采用传至承台顶面的荷载效应基本组合;桩身混凝土抗力应采用抗压强度设计值 C:计算荷载作用下的桩基沉降时,应采用荷载效应标准组合 D:计算水平地震作用、风载作用下的桩基水平位移时,应采用水平地震作用、风载效应准永久组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