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女性,56岁,双眼异物感,烧灼感十余年,体检见上睑内翻伴倒睫,睑结膜乳头及滤泡增生,以上睑结膜显著,睑板下沟处见白色线状瘢痕,角膜上方见垂帘状血管翳,角膜缘见滤泡瘢痕样改变。
下列哪项不属于该病诊断标准
A:上睑结膜5个以上滤泡 B:上睑结膜1mm以上的乳头 C:睑结膜瘢痕 D:角膜缘滤泡 E:角膜血管翳
患者女性,56岁,双眼异物感,烧灼感十余年,体检见上睑内翻伴倒睫,睑结膜乳头及滤泡增生,以上睑结膜显著,睑板下沟处见白色线状瘢痕,角膜上方见垂帘状血管翳,角膜缘见滤泡瘢痕样改变。
该病常见的并发症包括
A:睑内翻倒睫,上睑下垂,角膜内皮失代偿 B:上睑下垂,睑球粘连,角膜营养不良 C:睑球粘连,角膜混浊,干眼 D:干眼,慢性泪囊炎,角膜脂质沉积 E:慢性泪囊炎,角膜脂质沉积,睑内翻倒睫
某男性患儿,5岁,双眼平视前方时上睑缘位于瞳孔上缘的稍下方。查体:上直肌功能正常,上睑缘上提的幅度6mm。
提上睑肌的肌力或功能为
A:肌力为零 B:肌力弱 C:肌力中等 D:肌力良好 E:肌力稍弱但可不做手术
某男性患儿,5岁,双眼平视前方时上睑缘位于瞳孔上缘的稍下方。查体:上直肌功能正常,上睑缘上提的幅度6mm。
有关手术方法的选择,下面最正确的是
A:必须选用提上睑肌迁徙术 B:必须选用提上睑肌缩短术 C:借用上直肌的手术可作为首选 D:必须选用额肌悬吊手术 E:可以选择提上睑肌缩短术或额肌悬吊手术
某男性患儿,5岁,双眼平视前方时上睑缘位于瞳孔上缘的稍下方。查体:上直肌功能正常,上睑缘上提的幅度6mm。
如采用上睑提肌缩短术后1周发现矫正不足,应采取如下措施
A:不必特殊处理,嘱加强术后肌肉功能锻炼即可 B:立即再次手术,进一步缩短提上睑肌或改用额肌悬吊 C:术后1个月再行提上睑肌缩短或额肌悬吊 D:术后半年再行提上睑肌缩短或额肌悬吊 E:暂时不手术,待近成年能配合手术以后再施行手术
某男,5岁,双眼平视前方时上睑缘位于瞳孔上缘的稍下方。查体:上直肌功能正常,上睑缘上提的幅度为6mm。
目前,患儿的上睑提肌肌力评估为
A:肌力为零 B:肌力弱 C:肌力中等 D:肌力良好 E:肌力稍弱
某男,5岁,双眼平视前方时上睑缘位于瞳孔上缘的稍下方。查体:上直肌功能正常,上睑缘上提的幅度为6mm。
手术提升上睑位置,平视时睑缘应在角膜上缘位置平面下的
A:与角膜上缘平齐 B:1mm C:2mm D:3mm E:5mm
某男,5岁,双眼平视前方时上睑缘位于瞳孔上缘的稍下方。查体:上直肌功能正常,上睑缘上提的幅度为6mm。
手术方法宜选用
A:上睑提肌前移术 B:上睑提肌缩短术 C:借用上直肌 D:自体筋膜悬吊术 E:膨体聚四氟乙烯材料悬吊术
某男患儿,5岁,双眼平视前方时上睑缘位于瞳孔上缘的稍下方。查体:上直肌功能正常,上睑缘上提的幅度6mm
提上睑肌的肌力或功能为
A:肌力为零 B:肌力弱 C:肌力中等 D:肌力良好 E:肌力稍弱但可不做手术
某男患儿,5岁,双眼平视前方时上睑缘位于瞳孔上缘的稍下方。查体:上直肌功能正常,上睑缘上提的幅度6mm
如采用上睑提肌缩短术后1周发现矫正不足,应采取如下措施
A:不必特殊处理,嘱加强术后肌肉功能锻炼即可 B:立即再次手术,进一步缩短提上睑肌或改用额肌悬吊 C:术后1个月再行提上睑肌缩短或额肌悬吊 D:术后半年再行提上睑肌缩短或额肌悬吊 E:暂时不手术,待近成年能配合手术以后再施行手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