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儿男,4个月,因“发现黄疸1周”来诊。食欲差,尿黄。出生时因患“吸入性肺炎”未接种乙型肝炎疫苗,满月后补种。其母为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查体:全身皮肤及巩膜中度黄染,无皮疹;肝肋下3cm,脾未及。

关于乙型肝炎病毒,叙述正确的有

A:有4种亚型 B:HBsAg效价高,HBeAg检出率也高 C:是近年来引起输血后肝炎的常见病毒 D:新生儿血检出HBeAg表示已感染乙型肝炎病毒 E:新生儿血检出HBsAg表示已感染乙型肝炎病毒 F:新生儿血检出抗HBc表示已感染乙型肝炎病毒

 婴幼儿发生单纯疱疹病毒的原发感染多见于6个月~2岁。因为6个月以后的婴儿来自母体的抗体多数消失,所以此时容易发生HSV-1型原发感染。

婴幼儿发生的HSV-1型原发感染,90%属于

A:混合感染 B:显性感染 C:慢性感染 D:急性感染 E:隐性感染

 婴幼儿发生单纯疱疹病毒的原发感染多见于6个月~2岁。因为6个月以后的婴儿来自母体的抗体多数消失,所以此时容易发生HSV-1型原发感染。

HSV-1型原发感染最常引起的临床症状是

A:疱疹性角膜炎 B:龈口炎 C:疱疹性脑炎 D:疱疹性湿疹 E:生殖器疱疹

 婴幼儿发生单纯疱疹病毒的原发感染多见于6个月~2岁。因为6个月以后的婴儿来自母体的抗体多数消失,所以此时容易发生HSV-1型原发感染。

人体在HSV-1型原发感染后很快产生特异性免疫,能将大部分病毒清除。但少数病毒可长期存留于神经细胞内,无临床表现,潜伏的神经细胞主要位于

A:足趾神经节 B:手指末梢神经节 C:三叉神经节和颈上神经节 D:骶神经节 E:耳后神经节

病人,女,38岁。白带增多,淡黄色脓性,并感腰骶部坠痛近个月。妇科检查:阴道通畅,见宫颈中度糜烂,颗粒型。

该病人宫颈中度糜烂,颗粒型指的是( )。

A:糜烂面占整个宫颈面积的1/3以下,糜烂面为柱状上皮过度增生并伴有间质增生,凹凸不平 B:糜烂面占整个宫颈面积的1/3~2/3,糜烂面为柱状上皮过度增生并伴有间质增生,凹凸不平 C:糜烂面占整个宫颈面积的2/3以上,糜烂面为柱状上皮过度增生,间质增生明显,高低不平 D:糜烂面占整个宫颈面积的1/3~2/3,糜烂面为单层柱状上皮覆盖,表面平坦 E:糜烂面占整个宫颈面积的2/3以上,糜烂面为柱状上皮过度增生并伴有间质增生,凹凸不平

某女性患者,33岁,白带增多2月,性交后出血2次,妇科检查:宫颈中度糜烂,子宫前位,正常大小,双附件(一)。

宫颈中度糜烂是指

A:宫颈糜烂面积<1/3 B:宫颈糜烂面积>2/3 C:宫颈糜烂面积1/3~2/3 D:颗粒型糜烂 E:乳突型糜烂

某女,34岁,白带增多2月,性交后出血2次,妇科检查:宫颈中度糜烂,子宫前位,正常大小,双附件(一)。

宫颈中度糜烂是指

A:宫颈糜烂面积<1/3 B:宫颈糜烂面积>2/3 C:宫颈糜烂面积1/3~2/3 D:颗粒型糜烂 E:乳突型糜烂

宫颈中度糜烂,单纯型是指()

A:糜烂面积在宫颈总面积的1/3之内,表面较光滑 B:糜烂面积在宫颈总面积的1/3~2/3,表面较光滑 C:糜烂面积在宫颈总面积的1/3~2/3,表面有颗粒 D:糜烂面积在宫颈总面积的2/3以上,表面有细小颗粒 E:糜烂面积在宫颈总面积的1/3之内,表面有颗粒

微信扫码获取答案解析
下载APP查看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