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男,53岁,因“突发剧烈胸痛4 h”来诊。患者有16年高血压病史,降压治疗不规律,最高血压200/120 mmHg,服用降压药可降至150/90 mmHg。查体:神清,急性面容;右上肢血压160/95 mmHg,左上肢血压145/85 mmHg,右下肢血压140/90 mmHg,左下肢血压测不出;双下肺呼吸音略低,主动脉瓣听诊区可闻及双期轻度杂音;腹平软,无压痛,左下肢皮温凉,腘动脉及足背动脉触不清。
该患者适合的治疗方案有(提示 该患者入急诊2 h,诉左下肢疼痛加重不缓解。主动脉CT:主动脉A型夹层累及头臂血管,窦部直径35 mm,升主动脉直径50 mm,降主动脉直径40 mm左右。超声心动图:主动脉瓣叶形态可,轻中度关闭不全,心电图及心肌酶未见异常。)
A:急诊Bentall手术+全弓置换术+象鼻干手术 B:急诊升主动脉置换+全弓置换术+象鼻干手术+主动脉瓣成形术 C:急诊Bentall手术+部分弓置换术 D:急诊升主动脉置换+部分弓置换术+主动脉瓣成形术 E:术中下肢动脉造影+术中溶栓或取栓手术 F:左下肢局部切开减张术
病历摘要:患者,男性六岁,因活动后心悸气短一年,加重一月入院。查体:胸骨左缘可闻及收缩期杂音,上肢血压高于下肢约20mmHg,足备动脉搏动减弱。
主动脉缩窄的诊断依据包括:
A:上肢血压高于下肢>20mmHg B:胸骨后收缩期,舒张期或连续性杂音 C:主动脉造影 D:超声心动图 E:心导管检查
患者男,72岁,突发双下肢麻木,疼痛15h。既往冠心病史8年,高血压史5年。查体:心房纤颤,双股动脉未及,趾间感觉消失,足趾运动明显受限。就诊医院具备术中血管造影条件。
术前应紧急行的检查是
A:血管双功超声及动脉造影 B:多普勒超声及动脉造影 C:多普勒超声及血管双功超声 D:多普勒超声及血管MRA E:血管双功超声及血管MRA
患者男,80岁,有20年糖尿病病史,因睡觉时右下肢疼痛入院。查体:右下肢皮肤苍白,足背动脉未扪及搏动,趾端冰凉。入院诊断为右下肢闭塞性动脉粥样硬化。
闭塞性动脉粥样硬化诊断的金标准是
A:活动平板 B:节段动脉压 C:血管造影 D:脉搏容积描记 E:MRA
患者男,80岁,有20年糖尿病病史,因睡觉时右下肢疼痛入院。查体:右下肢皮肤苍白,足背动脉未扪及搏动,趾端冰凉。入院诊断为右下肢闭塞性动脉粥样硬化。
闭塞性动脉粥样硬化诊断的金标准是
A:活动平板 B:节段动脉压 C:血管造影 D:脉搏容积描记 E:MRA
患者男,48岁,因“右下肢发凉,麻木1周”来诊。2年前因右下肢急性动脉栓塞,行Fogarty导管取栓术,术后症状有所改善。查体:右下肢皮肤苍白,足部略紫,皮肤干燥,脱屑,足趾温度降低,足背动脉及胫后动脉搏动消失。实验室检查:血浆黏度,血小板聚集性升高。多普勒超声:动脉波形减弱。动脉造影:右腘动脉下方造影剂突然变细。
最可能的诊断是
A:下肢静脉血栓形成 B:动脉硬化性闭塞症 C:动脉栓塞 D:血栓闭塞性脉管炎 E:下肢静脉曲张
某男性患者,55岁,因“右下肢疼痛无力,行走时加剧3年”来诊。曾以腰椎椎管狭窄治疗无效。既往有糖尿病病史15年,口服降糖药物治疗。查体:BP 170/80 mmHg。血常规和尿常规正常。超声:右肾动脉起始部收缩期峰值血流速度2.6 m/s,右腘动脉PW峰值血流速度28 cm/s,加速时间180 ms。
对该患者的下肢行超声检查,尚须补充的重要内容包括
A:腹主动脉 B:髂动脉 C:股动脉 D:左下肢腘动脉 E:腘动脉起始段 F:腓肠肌内侧头与腘动脉的关系 G:胫后动脉 H:下肢动脉超声造影 I:下肢深静脉功能
某男性患者,68岁。右下肢麻、凉、痛一年,逐渐加重,右趾变黑。右下肢股动脉造影:股动脉血管不规则、狭窄,胭动脉壁不光滑。血管彩超:右股动脉中段狭窄,管腔闭塞近四分之三,胭动脉信号消失。
该患者正确的诊断应是
A:右股动脉栓塞 B:下肢血栓闭塞性脉管炎 C:下肢动脉硬化性闭塞症 D:下肢雷诺氏综合征 E:下肢夹层动脉瘤
某男性患者,68岁。右下肢麻、凉、痛一年,逐渐加重,右趾变黑。右下肢股动脉造影:股动脉血管不规则、狭窄,胭动脉壁不光滑。血管彩超:右股动脉中段狭窄,管腔闭塞近四分之三,胭动脉信号消失。
该患者应用哪种方法治疗效果最好
A:扩张血管药应用,如妥拉唑啉等 B:溶栓疗法,如尿激酶等 C:内膜剥脱术 D:髂股动脉旁路转流术 E:右2、3、4腰交感神经节切除术
下肢动脉造影中能更好地观察病变的技术是()。
A:步进技术 B:旋转造影 C:三维重建 D:类CT E:虚拟支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