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年某月某日晚,某人造革厂三分厂牛津布车间发生爆燃并引发火灾。造成4人死亡,2人受伤,火灾烧毁车间内部分成品及半成品,烧损一套涂层生产线,火灾面积达670 ㎡,直接经济损失折款25万余元。事故经过:某人造革厂三分厂牛津布车间在生产时突然发生爆燃,并引燃车间内堆放的成品及半成品,火势迅速蔓延扩大,当班工人随即报警。18时53分,消防大队接警后立即派遣3辆消防车赶赴现场;19 时13分,消防车赶到现场,此时车间已是一片火海,火势正在向邻近厂房迫近,消防官兵迅速展开扑救。19时30分左右,消防大队领导赶到现场,指挥灭火及救援工作。经紧急排查,认定现场还有四名职工。19时43分,进入火灾现场救援人员搜寻到两名工人,并确认已死亡;20 时05分,大火被彻底扑灭;20时10分,另两名工人在火场被找到,确认也已死亡。火灾中另有两名工人受伤。 据调查,该厂生产涂层布所用涂层原料主要是丙烯酸酯树脂涂层胶(主要成分为丙烯酸酯树脂和甲苯,其中甲苯含量为80%-81%,经取样测定样品的开口闪点低于19℃)和958稀释剂(经取样测定样品中含60%的甲苯,样品的开口闪点低于19℃)混合后的胶料。事发当日下午该车间正常生产170 t涂层布,其用胶料量为每平方米布32 g,布料行走速度为每分钟34 m。到18时左右,开始转为生产600D涂层布,其用胶料量为每平方米布80 g,布料行走速度调至为每分钟17 m,至事故发生时已生产600D涂层布约650 m。由于转产600D涂层布后,用胶料量大为增加,而烘箱内加热温度不变,排风量不变,因而在烘箱内的挥发量增大。 经调查分析,该涂层生产线在烘干过程中,产生大量含有甲苯等可燃性混合气体(蒸气),由于烘箱不能及时将烘箱内挥发出的可燃性混合气体(蒸气)排出,烘箱内充满可燃性混合气体(蒸气);另外整个涂层生产线没有消静电装置,尤其卷料部分没有消除静电的措施,在涂布干燥后的卷取作业中,产生较高的静电位。卷取端涂布的表层首先开始燃烧,火焰很快传播至烘箱,引爆烘箱内的爆炸性混合气体,并导致厂房内发生火灾。 经调查分析,该企业对化学危险物品的采购,保管,领用等没有规定。所购买的化学原料无危险标志,安全标签和无安全技术说明书;企业对化学危险物品管理没有严格的检验入库,领用等制度,没有对职工进行必要的化学危险物品的危害,防护,应急等知识的教育。大量成品,半成品放置在生产车间内,厂区内化学危险物品乱堆乱放情况严重。没有安全操作规程,没有安全防火责任制,没有对职工进行三级安全教育。
火焰传播至烘箱,引爆烘箱内的混合气体,说明混合气体( )。
A:达到了爆炸极限 B:有毒 C:有很__力 D:有很高温度
下列属于从防止燃烧,爆炸系统的形成方面防止火灾,爆炸事故发生的是( )。
A:控制明火和高温表面 B:防止摩擦和撞击产生火花 C:设置阻火装置 D:替代
爆炸造成的后果大多非常严重,在化工生产作业中,爆炸不仅会使生产设备遭受损失,而且使建筑物破坏,甚至致人死亡。因此,科学防爆是非常重要的一项工作。防止可燃气体爆炸的一般原则有()。
A:防止可燃气向空气中泄漏 B:控制混合气体中的可燃物含量处在爆炸极限以外 C:减弱爆炸压力和冲击波对人员、设备和建筑的损坏 D:使用惰性气体取代空气 E:用惰性气体冲淡泄漏的可燃气体
防止爆炸性气体混合物的形成,或缩短爆炸性气体混合物滞留时间,宜采取()。
A:工艺装置宜采取露天或开敞式布置 B:在爆炸危险环境内设置正压室 C:对区域内易形成和积聚爆炸性气体混合物的地点设置自动测量仪器装置,当气体或蒸汽浓度接近爆炸下限值的50%时,应能可靠地发出信号或切断电源 D:在区域内应采取消除或控制电气设备线路产生火花、电弧或高温的措施
气瓶充装前的检查,一项重要的内容是检查气瓶是否有余压,如果有余压就可对瓶内气体的性质进行签定,签定采用洗耳橡胶球从瓶阀出气口处抽取气样,然后吹向点燃的条香或蚊香,出现以下()情况时可以判断瓶内的气体已形成爆鸣性混合气体。
A:发生剧烈燃烧并呈光亮现象; B:火焰呈红色并发出“噗、噗”的轻度爆鸣声; C:条香或蚊香明火遇气熄灭; D:气遇火发生爆鸣声响,或洗耳橡胶球弹离手握而爆破。
()是物质因状态或压力发生突变而形成的爆炸,如锅炉爆炸.压缩气体.液化气体超压引起的爆炸。
A:物理性爆炸 B:化学性爆炸 C:一般性爆炸
防止可燃可爆系统的形成主要通()。
A:防止可燃物外溢泄漏 B:通风置换 C:惰性气体保护 D:安全检测及连锁 E:根据物质的危险性进行控制
从理论上讲,防止火灾、爆炸事故发生的基本原则中,防止燃烧爆炸形成的做法有( )。
A:控制明火和高温表面 B:防止摩擦和撞击产生火花 C:替代、密闭和惰性气体保护 D:采用防爆电气设备避免电气火花
爆炸造成的后果大多非常严重。在化工生产作业中,爆炸不仅会使生产设备遭受损失,而且使建筑物破坏,甚至致人死亡。因此,科学防爆是非常重要的一项工作。防止可燃气体爆炸的一般原则有()。
A:防止可燃气向空气中泄漏 B:控制混合气体中的可燃物含量处在爆炸极限以外 C:减弱爆炸压力和冲击波对人员、设备和建筑的损坏 D:使用惰性气体取代空气 E:用惰性气体冲淡泄漏的可燃气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