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10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抗震设防烈度8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0.2g,首层层高为4.5m,其余各层层高均为4m。在多遇地震下进行结构水平位移计算,经计算得知,第10层的弹性水平位移δ=61mm,第9层的弹性水平位移δ=53mm,第二层的弹性水平位移δ=18mm,第一层的弹性水平位移δ=10mm。在罕遇地震作用下,第二层的弹性水平位移δ=26mm,第一层的弹性水平位移δ=12mm。已知第1层楼层屈服强度系数ξ=0.4,该值是相邻上层该系数平均值的0.9倍。

第10层的弹性层间位移与层高之比Δu/h与规程规定的限值[Δu/h]之比值,与下列何项数值最为接近?

A:0.91 B:1.04 C:0.86 D:1.10

患者女,11岁,面中1/3略突,面下1/3高度正常,上下前牙略唇倾,磨牙中性关系,I2度深覆,覆盖3mm,上颌拥挤12mm,下颌拥挤10mm

该患者的拥挤程度为

A:0度拥挤 B:I1度拥挤 C:I2度拥挤 D:I3度拥挤 E:以上都不是

患儿胡某,女性,12岁,面中1/3略突,面下1/3高度正常,上下前牙略唇倾,磨牙中性关系,Ⅱ度深覆,覆盖3mm,上颁拥挤12mm,下颌拥挤10mm

对该患者的诊断可能为

A:安氏Ⅰ类错 B:牙性安氏Ⅱ类错 C:骨性安氏Ⅱ类错 D:安氏Ⅱ类2分类错 E:安氏Ⅲ类错

患儿胡某,女性,12岁,面中1/3略突,面下1/3高度正常,上下前牙略唇倾,磨牙中性关系,Ⅱ度深覆,覆盖3mm,上颁拥挤12mm,下颌拥挤10mm

对该患者的矫治设计最可能的是

A:非拔牙 B:拔除上颌第一双尖牙和下颌第一双尖牙 C:拔除上颌第一双尖牙和下颌第二双尖牙 D:拔除上颌第二双尖牙和下颌第一双尖牙 E:拔除上颌第二双尖牙和下颌第二双尖牙

某女性患者,11岁,面中1/3略突,面下1/3高度正常,上下前牙略唇倾,磨牙中性关系,Ⅱ度深覆,覆盖3mm,上颌拥挤12mm,下颌拥挤10mm

对此患者的诊断可能为

A:安氏Ⅰ类错 B:牙性安氏Ⅱ类错 C:骨性安氏Ⅱ类错 D:安氏Ⅱ类2分类错 E:安氏Ⅲ类错

某女性患者,11岁,面中1/3略突,面下1/3高度正常,上下前牙略唇倾,磨牙中性关系,Ⅱ度深覆,覆盖3mm,上颌拥挤12mm,下颌拥挤10mm

治疗中支抗设计是

A:轻度支抗 B:腭杠加强支抗 C:Nance弓加强支抗 D:口外弓加强支抗 E:以上都不是

砖砌体的灰缝应横平竖直,厚薄均匀,水平灰缝厚度及竖向灰缝宽度宜为10mm,但不应小于8mm,也不应大于12mm。水平灰缝厚度的检验方法用尺量()皮砖砌体高度折算;竖向灰缝宽度用尺量2m砌体长度折算。

A:3 B:5 C:10 D:15

墙体的水平灰缝厚度和竖向灰缝宽度宜为10mm,但不应小于8mm,也不应大于12mm。水平灰缝厚度检验方法用尺量()皮小砌块的高度折算;竖向灰缝宽度用尺量2m砌体长度折算。

A:3 B:5 C:10 D:15

【背景资料】某医院门诊楼,位于市中心区域,建筑面积10000㎡,地下1层,地上10层,檐高45m。现浇混凝土框架一剪力墙结构,筏板基础,基础埋深7.8m,底板厚度1100mm,混凝土强度等级C30,抗渗等级P8。基础施工时,根据地质勘察资料的情况报告,确定基础基坑采用深基坑开挖形式。室内地面铺设实木地板,工程精装修交工。
施工过程中发生如下事件:
事件一:基坑开挖到设计标高后,总承包施工单位技术负责人组织、建设、设计、勘察、监理等单位的项目技术负责人共同检验,经检验基坑符合要求。
事件二:在底板混凝土浇筑时,为控制裂缝,拌制水泥采用低水化热的矿渣水泥,混凝土浇筑后及时进行覆盖并开始浇水,按规定时间进行浇水养护。
事件三:主体结构施工,施工单位在梁板模板工序上严格均按规范要求起拱,确保构件的平整度。在该工程混凝土结构子分部工程完工后,项目经理部提前按验收合格的标准进行了自查。
事件四:室内地面面层施工时,对木搁栅采用沥青防腐处理,木搁栅和毛地板与墙面之间未留空隙,面层木地板与墙面之间留臵了10mm缝隙。
请根据上述背景资料完成以下选项。

毛地板与墙之间留出()的缝隙。

A:6~10mm B:8~10mm C:6~12mm D:8~12mm

钢筋焊接网长度不宜超过12mm,宽度不宜超过10mm。( )

微信扫码获取答案解析
下载APP查看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