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女,5岁,因“恶性淋巴瘤”行化学治疗。化学治疗6d后出现发热,腹痛3d,少尿1d。查体:T39.5℃,P160次/min,R30次/min,BP80/40mmHg;体重20kg;意识清楚,嗜睡,面色苍白;双肺呼吸音对称,未及啰音;心音有力,律齐;腹软,肝,脾肋下未及,肠鸣音减低;四肢暖,足背动脉搏动可及,四肢肌张力正常,CRT5s。SaO
95%。
进一步处理为(提示经上述治疗和处理1h后,查体:T38.1℃,P140次/min,R30次/min,BP85/40mmHg;双肺呼吸音对称;心音有力,律齐;足背动脉搏动可及,CRT4s。)
A:气管内插管 B:肾替代治疗 C:静脉滴注25%葡萄糖溶液80ml D:多巴胺5.0μg·kg-1·min-1 E:静脉滴注丙种球蛋白 F:皮下注射胰岛素10U G:血交叉配型,输注红细胞悬液
病历摘要:某青年25岁,车祸致脑外伤昏迷30分钟,清醒5小时后又转入昏迷并伴右侧瞳孔散大,左侧肢体瘫痪入院。经多项检查诊断后3小时后入手术室。入手术室时仍昏迷,呼吸10次/min,血压140/95mmHg,心率60次/min,室性早搏4次/min。
甘露醇的利尿起效时间是在用完后
A:40min B:30min C:20min D:15min E:5min
患儿男,1 d。孕38周剖宫产出生。出生后2 h出现口唇发绀。超声心动图:TGA/IVS,卵圆孔未闭,直径0.3 cm,PDA 0.2 cm。目前患儿呼吸平稳,HR 146次/min,BP 70/40 mmHg。
合理的措施包括(提示 患儿已转运至专科医院,但发绀较前加重,经皮氧饱和度(SpO
)70%,HR 160次/min,R 45次/min,BP 65/40 mmHg。听诊双肺呼吸音清,胸骨左缘第2肋间I1/Ⅵ级连续性杂音。肝肋下0.5 cm,质软。)
A:血气分析 B:静脉应用多巴胺维持 C:静脉应用肾上腺素维持 D:鼻导管吸氧 E:面罩吸氧 F:头罩吸氧 G:静脉应用前列腺素维持
患者男,17岁,中学生,因“发热4 d,行走 困难2 d”于8月20日来诊。患者4 d前发热,体 温39.5 ℃,伴头痛,乏力,食欲下降,初以为 患“感冒”,自服“感冒清”等药物治疗,但疗 效欠佳。体温继续升高,最高达40.2 ℃。同时 出现全身肌肉酸痛,并逐渐加重,以至于出现行 走困难,由家属抬入病房。既往身体健康,否认 “关节炎”,“肝炎”及结核病等病史。查体: T 40 ℃,P 126次/min,R 40次/min,BP 100/66 mmHg;急性病容;咽充血,结膜充血; 腹股沟可触及数个蚕豆大的淋巴结,轻压痛;肝 肋下1 cm,双肾区轻扣痛;双下肢小腿部肌肉明 显压痛,四肢关节无红,肿,痛,病理反射未引 出。
该患者治疗中出现上述病情变化的原因是 (提示 青霉素皮试(-),静脉滴注青霉素40 万U,滴注完约4 min时,患者突然出现寒战,体 温迅速升高达40.9 ℃,并感心悸,气促;P 153 次/min,R 40次/min,BP 81/58 mmHg。)
A:感染性休克 B:赫斯海默反应 C:低血容量性休克 D:青霉素变态反应 E:心源性休克 F:精神紧张
患者女,63岁,因“气促,咳嗽,发绀3h”来诊。查体:R30次/min,BPl00/60mmHg。动脉血气分析:pH7.35,PaCO
40mmHg,PaO
45mmHg。拟诊: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
对该患者采用PSV通气模式机械通气,吸入氧浓度(FiO
)为80%,潮气量10ml/kg,R20次/min。30min后,复查动脉血气:pH7.36,PaCO
50mmHg,PaO
49mmHg,最合理的调整方案是
A:加用PEEP B:FiO
增至100% C:潮气量增至14ml/kg D:呼吸频率增至30次/min E:潮气量减小至5ml/kg
患者26岁。孕40周,G
P
,宫口开全2h,胎头棘下2cm,宫缩较前减弱,胎膜已破,胎心120次/min,产妇一般情况较好
胎头吸引器总牵引时间一般不超过
A:10min B:15min C:20min D:25min E:30min
患者26岁。孕40周,G
P
,宫口开全2h,胎头棘下2cm,宫缩较前减弱,胎膜已破,胎心120次/min,产妇一般情况较好
胎头吸引器总牵引时间一般不超过
A:10min B:15min C:20min D:25min E:30min
水泥浆搅拌结束至压入管道的时间间隔不得超过()min。
A:20min B:30min C:40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