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女,26岁,因“活动后心悸,胸闷,气短8年余,加重1年”来诊。查体:身高157 cm,体重53 kg。口唇无发绀,颈静脉无怒张,双肺呼吸音清,HR 84次/min,律齐,胸骨左缘第2~4肋间可闻及I3/Ⅵ级喷射样收缩期杂音,P2不亢进。心电图:异常Q波(I1,aVL,V2~V4),电轴左偏,ST-T改变。全胸X线片基本正常。UCG:LVDd 5.55 cm,EF 54%,LAD 3.69 cm;CDFI:二尖瓣轻至中度反流。右冠状动脉开口处增宽(约0.6 cm)。冠状动脉造影:右冠状动脉开口增粗,右冠状动脉显影后显示右冠状动脉增粗,迂曲,通过侧支循环左冠状动脉逆行性显影,左冠状动脉显影后肺动脉显影;在主动脉窦部未找到左冠状动脉开口;肺动脉显影后未见明确冠状动脉显影。

该患者二尖瓣关闭不全的最佳处理是

A:同期行二尖瓣机械瓣置换 B:同期行二尖瓣成形术 C:不作处理,术后随访观察 D:同期行二尖瓣生物瓣置换 E:二期行二尖瓣置换术

患者,男性,28岁。自幼好发扁桃体炎,8年前于劳动时出现呼吸困难,后咳粉红色泡沫痰及双下肢水肿,诊断为慢性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及主动脉关闭不全。

在心尖区可听到舒张期杂音,其瓣膜病变是

A:肺动脉瓣狭窄 B:主动脉瓣关闭不全 C:主动脉瓣狭窄 D:二尖瓣关闭不全 E:二尖瓣狭窄

女性,45岁,劳累后胸闷,心悸3年,加重2个月,曾有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及咳血性泡沫痰病史;咯血2次,为痰中血丝。双下肢无明显水肿。既往有四肢关节酸痛史。听诊:心尖区舒张期隆隆样杂音,肺动脉瓣区第二音增强。

如果超声心动图发现该患者有二尖瓣关闭不全存在,则最合适的治疗方法为

A:二尖瓣替换术 B:二尖瓣球囊扩张术 C:二尖瓣直视分离术 D:二尖瓣闭式分离术 E:不需手术

女性,38岁,常有胸前区隐痛,头颈部搏动感,着急时常有眩晕发作,心脏闻及病理性杂音,收缩压升高,舒张压降低,脉压增宽,拟诊为主动脉瓣关闭不全。

主动脉瓣关闭不全最主要的体征是

A:胸骨左缘第3肋间有高调递减型哈气样杂音 B:心尖部有舒张期隆隆样杂音 C:主动脉瓣区收缩期喷射性杂音 D:肺动脉瓣区第二心音亢进 E:主动脉瓣第二音减弱或消失

某女性患者,29岁,劳累性呼吸困难,进行性加重,乏力,气短,时有咯血,听诊心尖区有舒张期隆隆样杂音,临床诊断为风心病、二尖瓣狭窄。

二尖瓣的改变包括

A:二尖瓣增厚,反光强 B:二尖瓣有钙化 C:二尖瓣城墙样改变 D:二尖瓣前后叶同向运动 E:二尖瓣吊床样改变 F:二尖瓣前后叶反向运动 G:二尖瓣前后叶粘连

某女,36岁。超声心动图检查诊断为: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中度关闭不全。

此病症通常可能合并有

A:三尖瓣狭窄 B:二尖瓣狭窄 C:主动脉瓣狭窄 D:主动脉瓣关闭不全 E:三尖瓣关闭不全

某女,36岁。超声心动图检查诊断为: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中度关闭不全。

此病症通常可能合并有

A:三尖瓣狭窄 B:二尖瓣狭窄 C:主动脉瓣狭窄 D:主动脉瓣关闭不全 E:三尖瓣关闭不全

某女性患者,49岁,血压150/70mmHg,心底部有舒张期叹气样杂音,以胸骨左缘第二、三肋间最响,A减弱,X线示"主动脉型心",主动脉增宽,诊断为风湿性主动脉瓣关闭不全。

关于主动脉瓣关闭不全换瓣术后,不正确的是

A:急性关闭不全患者,术后舒张顺应性较差 B:急性关闭不全患者,术后左室收缩力相对较差 C:慢性重度患者,需较高的左室充盈压 D:换瓣术后应选择较低的PCWP E:非窦性心律时PCWP应稍低 F:术后早期由于左室功能低下,可能需要正性肌力药或IABP支持

微信扫码获取答案解析
下载APP查看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