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药典》规定下列药物的含量测定方法为

阿司匹林

A:以中性乙醇为溶剂,酚酞作指示剂,用氢氧化钠滴定液滴定 B:以中性乙醇为溶剂,甲基红作指示剂,用硫酸滴定液滴定 C:以中性乙醇为溶剂,酚酞作指示剂,用氢氧化钠滴定液中和后,加入定量过量的氢氧化钠滴定液,在水浴上加热15分钟,放冷,用硫酸滴定液回滴 D:以磷酸盐缓冲液为溶剂,在222nm的波长处测定吸光度,按吸收系数(E)为449计算 E:以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固定相的HPLC法

阿司匹林片于1893年合成,至今已有110余年历史。它不仅出现在复方解热镇痛药中,近年来还发现具有新的药理作用、新临床用途,还发现了其一些典型的不良反应。

以下关于阿司匹林的作用机制正确的是

A:较低剂量的阿司匹林选择性抑制COX-1 B:较低剂量的阿司匹林选择性抑制COX-2 C:阿司匹林能抑制COX-1、COX-2 D:阿司匹林能抑制COX-1、COX-2和脂氧合酶 E:阿司匹林能抑制PGE的产生 F:阿司匹林能抑制IL-1、TNF、IL-6和PGE的产生 G:阿司匹林在肝脏代谢成水杨酸后方具有活性

阿司匹林片于1893年合成,至今已有110余年历史。它不仅出现在复方解热镇痛药中,近年来还发现具有新的药理作用、新临床用途,还发现了其一些典型的不良反应。

关于阿司匹林使用的注意事项,哪些是正确的

A:一旦血中水杨酸浓度过高,酸化尿液可加速其排泄 B:阿司匹林应餐后服用或同服抗酸药 C:肾上腺素可完全缓解阿司匹林哮喘 D:维生素K可预防长期使用阿司匹林导致的出血 E:阿司匹林的最大耐受剂量为6g/日 F:大剂量治疗类风湿关节炎时,应监测病人的血药浓度

阿司匹林

A:可抗血小板聚集和抗血栓形成 B:主要用于肝素过量引起的出血 C:直接激活纤溶酶原转变为纤溶酶,起到溶血栓作用 D:主要用于恶性贫血和巨幼红细胞性贫血 E:用于香豆素类引起自发性出血的解救

阿司匹林过量可引起()

A:水杨酸反应 B:锥体外系反应 C:成瘾性 D:高血压症 E:糖皮质激素分泌亢进

阿司匹林过量可引起()

A:水杨酸反应  B:锥体外系反应  C:成瘾性  D:高血压症  E:糖皮质激素分泌亢进

阿司匹林()

A:以中性乙醇为溶剂,酚酞作指示剂,用氢氧化钠滴定液滴定 B:以中性乙醇为溶剂,甲基红作指示剂,用硫酸滴定液滴定 C:以中性乙醇为溶剂,酚酞作指示剂,用氢氧化钠滴定液中和后,加入定量过量的氢氧化钠滴定液,在水浴上加热15分钟,放冷,用硫酸滴定液回滴 D:以磷酸盐缓冲液为溶剂,在222nm的波长处测定吸光度,按吸收系数()为449计算 E:以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固定相,醋酸盐缓冲液-乙腈(40:60)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63nm,用外标法测定

阿司匹林片()

A:以中性乙醇为溶剂,酚酞作指示剂,用氢氧化钠滴定液滴定 B:以中性乙醇为溶剂,甲基红作指示剂,用硫酸滴定液滴定 C:以中性乙醇为溶剂,酚酞作指示剂,用氢氧化钠滴定液中和后,加入定量过量的氢氧化钠滴定液,在水浴上加热15分钟,放冷,用硫酸滴定液回滴 D:以磷酸盐缓冲液为溶剂,在222nm的波长处测定吸光度,按吸收系数()为449计算 E:以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固定相,醋酸盐缓冲液-乙腈(40:60)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63nm,用外标法测定

微信扫码获取答案解析
下载APP查看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