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男,30岁,农民,因“不规则发热45 d,全身泛发水疱伴疼痛5 d”来诊。3年前因外伤曾输血。查体:口唇发红,干裂,急性病容,全身浅表淋巴结肿大,全身泛发潮红斑,上有簇状分布的水疱,大疱,部分疱液内容物呈血性或形成血痂,部分皮疹中心坏死,形成黑褐色痂皮。实验室检查:Hb 108 g/L,RBC 4.2x10
/L,WBC 3.5x10
//L,N 0.78,L 0.09,PLT 102x10
//L;尿,粪常规正常;肝,肾功能正常;HIV抗体(+)。
该患者诊断考虑为
A:泛发性带状疱疹 B:泛发性单纯疱疹 C:成人水痘 D:AIDS合并带状疱疹 E:AIDS合并单纯疱疹
患者,男性,35岁,双侧下肢,臀部泛发性紫癜,血疱,水疱,部分皮疹呈暗红色结节样,少数溃疡,附血痂,见少数萎缩性瘢痕。病程中伴发热,自觉皮疹疼痛明显,血常规正常,尿常规提示隐血++,RBC2~3/HP。
根据临床表现,该患者最可能诊断为:
A:过敏性紫癜 B: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C:变应性皮肤血管炎 D:多形红斑 E:急性发热性嗜中性皮病
泛制水丸时,挥发性药物应
A:制成干浸膏 B:用于起模 C:用乙醇溶解后,喷于干燥后的丸粒表面 D:泛于丸粒中层 E:用于盖面
某男,46岁,胃痛病史5年,每遇饮食生冷或遇劳则发,疼痛呈阵发性,空腹时较重,食后减轻。两天前因气候寒冷再发,诊见上腹隐痛,喜温喜按,偶泛吐清水,精神疲倦,四肢欠温。舌淡苔白,脉虚弱。
若病人兼泛吐清水应
A:加平胃散 B:加左金丸 C:加吴茱萸、干姜 D:加半夏、茯苓、陈皮、干姜 E:改用附子理中汤
某男性患者,36岁,双侧下肢、臀部泛发性紫癜、血疱、水疱,部分皮疹呈暗红色结节样,少数溃疡,附血痂、见少数萎缩性瘢痕。病程中伴发热,自觉皮疹疼痛明显,血常规正常,尿常规提示隐血++、RBC2~3/HP。
根据临床表现,该患者最可能诊断为
A:过敏性紫癜 B: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C:变应性皮肤血管炎 D:多形红斑 E:急性发热性嗜中性皮病
某患者,男性,44岁,胃痛病史5年,每遇饮食生冷或遇劳则发,疼痛呈阵发性,空腹时较重,食后减轻。两天前因气候寒冷再发,诊见上腹隐痛,喜温喜按,偶泛吐清水,精神疲倦,四肢欠温。舌淡苔白,脉虚弱。
若病人兼泛吐清水应
A:加平胃散 B:加左金丸 C:加吴茱萸、干姜 D:加半夏、茯苓、陈皮、干姜 E:改用附子理中汤
某患儿,男,4岁。今晨家长发现其眼眶周围密集针尖大小的出血点,经实验室检查诊断为:原发性(急性型)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该病在发病前有急性病毒感染史,常发生在发病前
A:1~2个月 B:4~6周 C:1~3周 D:4~5天 E:1~3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