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儿女,12岁,因“发热,腹痛伴黏液脓血粪1个月”来诊。曾在当地医院按“肠炎”予抗感染治疗,未见好转。既往史无特殊。查体:T38.5℃,P110次/min,R24次/min,BP90/50mmHg;体重25kg;口唇稍苍白,口腔黏膜散在阿弗他溃疡;HR110次/min,律齐;双肺呼吸音清;腹软,脐周压痛,无反跳痛,肠鸣音3~4次/min;肛周未见病变。
目前主要考虑的疾病为(提示胃镜:慢性浅表性胃炎和十二指肠球炎。肠镜:回肠末端散在阿弗他溃疡,黏膜呈结节样改变,回盲部及升结肠肠腔狭窄,黏膜呈卵石样改变,局部见纵形溃疡,横,降,乙状结肠散在纵形,不规则形溃疡以及息肉样改变。肠镜病理:回肠末端,回盲部,升结肠黏膜灶性糜烂,黏膜固有层大量淋巴细胞,浆细胞,中性粒细胞浸润,见少许非干酪样肉芽肿形成。胃镜病理:胃,十二指肠黏膜固有层较多淋巴细胞,浆细胞,中性粒细胞浸润。)
A:溃疡性结肠炎 B:肠结核 C:肠淋巴瘤 D:克罗恩病 E:肠阿米巴病 F:贝赫切特综合征
患者男,69岁,因“阴茎包皮出现结节,伴表面破溃”来诊。查体:患者阴茎包皮出现小结节,圆形,直径1 cm,表面破溃形成糜烂,浅溃疡,与周围分界清楚。
可能的病理诊断有(提示 镜下:组织表面被覆鳞状上皮增生,部分上皮坏死,溃疡形成,溃疡处见中性粒细胞浸润;真皮层见大量淋巴细胞,浆细胞及少量单核细胞,中性粒细胞浸润;小血管明显增生,内皮细胞肿胀;血管周围淋巴细胞,浆细胞密集性浸润。)
A:生殖器疱疹 B:软下疳 C:鳞癌 D:恶性淋巴瘤 E:梅毒 F:性病性淋巴肉芽肿
病历摘要: 患者女性,51岁。因反复咳嗽,咳痰4年,气短2年,加重1月入院。缘于4年前开始,患者每因受凉后诱发咳嗽,咯白痰,重时有脓痰,痰多时80~120ml/d,每次发作月余,经止咳,消炎等治疗后好转。近2年出现气短,活动后明显,无咯血及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入院前1个月病情又出现反复,咳嗽,呼吸困难加重。既往20年前曾确诊为慢性鼻窦炎,平时常感鼻塞,流脓鼻涕。无吸烟史。体检:一般情况尚可,口唇,皮肤无紫绀。胸廓略呈桶状,两侧呼吸动度一致,两肺呼吸音粗糙,中下肺可闻及较多细湿啰音及捻发音,偶闻干性啰音。HR84次/min,律齐,未闻及杂音。腹部无异常。双下肢不肿,杵状指(+)。
关于弥漫性泛细支气管炎,以下说法正确的有哪些? 提示:鼻窦X线检查:鼻腔缩小,两上颌窦,蝶窦及筛窦粘膜肥厚。胸部HRCT见右肺中下叶和左肺下叶细网状,小片状和弥漫性小结节影及细支气管扩张。经纤维支气管镜肺活检,病理结果诊断为:细支气管粘膜慢性炎症并灶性淋巴细胞浸润。
A:以呼吸性细支气管为主要病变区域的一种独立的小气道疾病 B:临床以慢性鼻窦炎和慢性支气管炎为主要特征 C:多数预后不良 D:以慢性咳嗽,咳痰,活动后呼吸困难为主要临床表现 E:常发生反复肺部感染,并可诱发呼吸衰竭 F:多与吸烟关系密切 G:典型病理学特征为呼吸性细支气管管壁增厚伴淋巴细胞的浸润 H:HLA B54阳性无助于本病的诊断
患者阴茎头部溃疡,翻花如石榴状,有浆液渗出,腐臭难闻,舌红,苔黄腻,脉弦数.诊为肾岩。
内治方药为
A:龙胆泻肝汤加减 B:导赤散加减 C:清凉甘露饮加减 D:知柏地黄汤加减 E:黄连解毒汤加减
某患者阴茎头部溃疡,翻花如石榴状,有浆液渗出,腐臭难闻,舌红,苔黄腻,脉弦数,诊为肾岩。
内治方药为
A:龙胆泻肝汤加减 B:导赤散加减 C:清凉甘露饮加减 D:知柏地黄汤加减 E:黄连解毒汤加减
患者阴茎头部溃疡,翻花如石榴状,有浆液渗出,腐臭难闻,舌红,苔黄腻,脉弦数,诊为肾岩。
内治方药为
A:龙胆泻肝汤加减 B:导赤散加减 C:清凉甘露饮加减 D:知柏地黄汤加减 E:黄连解毒汤加减
患者女,45岁,牙龈起疱半年,色灰白,不易破溃。镜下见上皮基底层下疱,基底细胞变性,部分区域上皮全层剥脱,结缔组织表面平滑,胶原纤维水肿,其中有大量淋巴细胞、浆细胞及嗜酸性粒细胞浸润。最可能的病理诊断为
A:复发性阿弗他溃疡 B:寻常性天疱疮 C:良性黏膜类天疱疮 D:艾滋病的口腔表现 E:肉芽肿性唇炎
患者女,45岁,牙龈起疱半年,色灰白,不易破溃。镜下见上皮基底层下疱,基底细胞变性,部分区域上皮全层剥脱,结缔组织表面平滑,胶原纤维水肿,其中有大量淋巴细胞、浆细胞及嗜酸性粒细胞浸润。最可能的病理诊断为
A:复发性阿弗他溃疡 B:寻常性天疱疮 C:良性黏膜类天疱疮 D:艾滋病的口腔表现 E:肉芽肿性唇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