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男,66岁,因“发现颈右侧结节”来诊。查体:右侧颈部可扪及多个肿大的淋巴结,直径1~3 cm,质中偏硬。B型超声:颈,腋下,腹股沟区以及腹腔内多发性低密度结节影,脾轻度肿大。实验室检查:外周血白细胞30.13x10
/L,淋巴细胞0.60。
该患者的诊断可能是
A:结节性淋巴细胞为主型霍奇金淋巴瘤 B:急性前淋巴细胞白血病 C:套细胞淋巴瘤 D: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小淋巴细胞性淋巴瘤 E:脾边缘区淋巴瘤 F:经典型霍奇金淋巴瘤
患者男,66岁,因“发现颈右侧结节”来诊。查体:右侧颈部可扪及多个肿大的淋巴结,直径1~3 cm,质中偏硬。B型超声:颈,腋下,腹股沟区以及腹腔内多发性低密度结节影,脾轻度肿大。实验室检查:外周血白细胞30.13x10
/L,淋巴细胞0.60。
该例的病理诊断应为(提示 颈淋巴结活检形态学如下图所示。免疫组织化学染色:CD20(+),CD3(-),CD5(+),CD10(-),CD23(+),CD38(-),CD43(+),cyclin D1(-),Ki-67 15%。)

A:结节性淋巴细胞为主型霍奇金淋巴瘤 B:急性前淋巴细胞白血病 C:套细胞淋巴瘤 D: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小淋巴细胞性淋巴瘤 E:脾边缘区淋巴瘤 F:经典型霍奇金淋巴瘤 G:浆细胞骨髓瘤
对于急性HIV感染期的描述,错误的是 ( )
A:少数患者感染后出现的临床表现症状比较轻微,为非特异性 B:周围血淋巴细胞中可培养出HIV病毒 C:多数人在感染初期无任何症状与体现 D:血浆抗HIV抗体阳性
患者男,47岁,乏力,低热,脾肋下1cm。血常规化验结果:RBC 3.7x10
/L, Hb100 g/L, WBC 130x10
/L, PLT 100x10
/L。外周血分类:中性粒细胞0.90,以中性中幼,晚幼和杆状核粒细胞居多,嗜酸粒细胞0.03,嗜碱粒细胞0.05,淋巴细胞0.02。
通过进一步检查确诊为“慢性粒细胞白血病”。该疾病可表现为
A:低热,乏力,多汗,体重减轻等症状 B:病程中可发生骨髓纤维化 C:NAP阳性率及积分明显降低 D:治疗无效者进行性白细胞计数增加,红细胞和血红蛋白降低 E:加速期脾进行性肿大 F:急变期有髓外浸润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也称艾滋病病毒,属反转录病毒科慢病毒属中的灵长类免疫缺陷病毒亚属。电镜下病毒颗粒呈球形,直径100~120 nm。典型的HIV-1颗粒由包膜和核心两部分组成。
HIV的结构中不包括
A:包膜 B:GPl20 C:反转录酶 D:正链RNA的二聚体 E:血凝素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也称艾滋病病毒,属反转录病毒科慢病毒属中的灵长类免疫缺陷病毒亚属。电镜下病毒颗粒呈球形,直径100~120 nm。典型的HIV-1颗粒由包膜和核心两部分组成。
HIV的结构中不包括
A:包膜 B:GPl20 C:反转录酶 D:正链RNA的二聚体 E:血凝素
患者男,66岁,因“发现颈右侧结节”来诊。查体:右侧颈部可扪及多个肿大的淋巴结,直径1~3cm,质中偏硬。B型超声:颈、腋下、腹股沟区以及腹腔内多发性低密度结节影,脾轻度肿大。实验室检查:外周血白细胞30.13×109/L,淋巴细胞0.60。
该例的病理诊断应为()。(提示颈淋巴结活检形态学如下图所示。免疫组织化学染色:CD20(+),CD3(-),CD5(+),CD10(-),CD23(+),CD38(-),CD43(+),cyclinD1(-),Ki-6715%。)
A:结节性淋巴细胞为主型霍奇金淋巴瘤 B:急性前淋巴细胞白血病 C:套细胞淋巴瘤 D: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小淋巴细胞性淋巴瘤 E:脾边缘区淋巴瘤 F:经典型霍奇金淋巴瘤 G:浆细胞骨髓瘤
对于急性HIV感染期的描述,错误的是( )
A:多数人在感染初期无任何症状与体现 B:少数患者感染后出现的临床表现症状比较轻微,为非特异性 C:周围血淋巴细胞中可培养出HIV病毒 D:血浆抗HIV抗体阳性
对于急性HIV感染描述错误的是()
A:通常发生在接触HIV后1-2周左右 B:周围血淋巴细胞中可培养出HIV病毒 C:CD4/CD8T淋巴细胞倒置 D:大多数患者表现为发热、乏力、咽痛及全身不适症状 E:感染后血清中立刻可以检测出抗HIV抗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