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男,47岁,中学教师。因腰骶部痛3个月,加重1个月入院。曾在院外服用芬必得等多种非甾体抗炎药治疗,症状无好转。同时患者有无力,消瘦,食欲减退和低热。追问病史,近1年来进食时有上腹部堵塞感。无呕吐或腹泻。3个月来体重减轻4 kg。3年前胃镜诊断为萎缩性胃炎,以后未复查。 查体: T 37.0 ℃,P 84次/min,R 20次/min。发育正常,消瘦,左颈部扪及黄豆大小淋巴结。皮肤无蜘蛛痣。颈软,心,肺扣诊和听诊无异常。腹部平软,无压痛,无包块。肝,脾未触及。第4胸椎和髂骨上棘有明显压痛。四肢及手掌关节无异常。实验室检查:血红蛋白93 g/L,RBC 3.84x10/L,MCV 70 fl,BPT 150x10/L,WBC 14.2x10/L,ALT,Cr,BUN均正常,抗溶血性链球菌素“O”和类风湿因子正常。粪隐血(+)。

为进一步确诊,优先检查的项目中最重要的是

A:全套血常规和出,凝血指标 B:乙肝表面抗原和胃镜 C:肠镜检查 D:全消化道钡餐检查 E:肝功能检查和病毒性肝炎标志 F:钡剂灌肠

患者女性,32岁。反复干咳,喘息,无诱因,季节性,伴乏力,纳差,少痰。当地医院诊断:支气管哮喘。给抗平喘,消炎,对症治疗,症状好转不明显,既往否认过敏史,无鼻炎史。病程中无发热,时有盗汗。查体:体温36.8℃,脉搏88次/L,双肺可闻及散在哮呜音。实验室检查:WBC:8.9x10,N:0.75,EOS正常。肺功能:FEV1:2.1L/S,占正常预计值73%,用药后增加210ml,缓解率11%。胸片:双肺可见散在斑点状阴影,双肺中野明显,右肺中野病灶似“树芽状”。

按哮喘规范治疗1周,PEF改善,但仍未达正常。胸CT:双肺中野斑点状阴影,大小不均匀,延支气管走行分布,双下肺也可见散在病灶,血沉:34mm,活动性结核抗阳性,经纤支镜肺泡灌洗术检查,BALF中查到大量结核杆菌,结核-DNA阳性。肺TB新的临床分类是

A:肺外结核 B:干酪性肺炎 C:肺结核球 D:原发性肺结核 E:继发性肺结核 F:结核性胸膜炎 G:血行播散性肺结核 H:浸润型肺结核 I:空洞型肺结核 J:原发综合征

患者女性,58岁。25年前曾患右上肺结核,经INH,SM和PAS治疗约1年。4年前病灶复发,痰结核杆菌(++),应用2HRZ/4HR治疗,痰菌转阴,病灶吸收满意。近1个月咳嗽痰中带血再次就诊。X线示右上肺前段阻塞性炎症,支气管分层示前段支气管阻塞。痰脱落细胞检查和抗酸杆菌检查均阴性,痰培养有白色念珠菌生长。吸烟史20年。

为确诊,进一步检查应首选

A:支气管造影 B:MRI C:核素扫描 D:肺癌标志物 E:纤维支气管镜检查

患者,女性,急性化脓性骨髓炎。

急性化脓性骨髓炎最可靠的诊断

A:X线检查 B:CT检查 C:白细胞计数增高 D:局部分层穿刺 E:血沉加快

某男性患者,65岁,30年前曾患右上肺结核,经INH、SM和PAS治疗约1年。5年前病灶复发,痰结核杆菌(++),应用2HRZ/4HR治疗,痰菌转阴,病灶吸收满意。近1个月咳嗽、痰中带血再次就诊。X线示右上肺前段阻塞性炎症,支气管分层示前段支气管阻塞。痰脱落细胞检查和抗酸杆菌检查均阴性,痰培养有白色念珠菌生长。重度吸烟史30余年,近年上二楼稍感气急

为确诊,进一步检查应首选

A:支气管造影 B:MRI C:纤维支气管镜检查 D:肺癌标志物 E:核素扫描

某女性患者,55岁,右膝关节痛。实验室检查:类风湿因子阳性,除外膝关节类风湿性关节炎。X线检查结果如下图。

判断类风湿性关节炎活动性的检查方法是

A:CR B:CT C:MRI D:MRI增强检查 E:动态增强MRI

某女性患者,59岁,25年前曾患右上肺结核,经INH、SM和PAS治疗约1年。4年前病灶复发,痰结核杆菌(++),应用2HRZ/4HR治疗,痰菌转阴,病灶吸收满意。近1个月咳嗽、痰中带血再次就诊。X线示右上肺前段阻塞性炎症,支气管分层示前段支气管阻塞。痰脱落细胞检查和抗酸杆菌检查均阴性,痰培养有白色念珠菌生长。吸烟史20年。

为确诊,进一步检查应首选

A:支气管造影 B:MRI C:核素扫描 D:肺癌标志物 E:纤维支气管镜检查

某女性患者,31岁,右上腹持续性痛,腹胀,胸闷,食欲减退,消瘦。实验室检查,甲胎蛋白血清AFP试验阳性血清碱性磷酸酶(ALP)增高,CT示肝右前叶病灶。

以下有关原发性肝癌的MRI表现,论述不正确的是

A:巨块型肝癌内常有脂肪变性、出血、坏死等改变,于TWI及TWI可出现不均匀性混杂信号 B:在TWI上呈稍低信号,边界常不清楚;在TWI上信号稍高于正常肝组织 C:原发性肝癌在TWI和TWI上均为低信号 D:增强后肝癌实质部分增强,边界更清楚 E:MRI门静脉造影可清楚显示有无门静脉癌栓形成

微信扫码获取答案解析
下载APP查看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