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儿女,4岁,因“尿频1周”来诊。入睡后无尿频。曾查尿常规示隐血(+~++),无其他不适。

多次查尿常规示RBC0~偶见/HP,最可能的诊断为

A:急性肾炎 B:外阴炎 C:IgA肾病 D:胡桃夹现象 E:高钙尿症

女,23岁,尿频,尿急,尿痛1年余,有时尿混浊,服用多种抗生素治疗效果不好。尿常规检查:PH5.0,比重1.020,红细胞30~40/HP,白细胞和脓球满视野,蛋白(++)。

在尿常规检查中下列哪一项对该病的诊断最没有价值 ( )

A:尿pH5.0 B:尿比重1.020 C:尿红细胞30~40/HP D:尿蛋白()(++) E:尿白细胞和脓球满视野

35岁,农民女性。间断腰痛,乏力二年余,偶有低热及尿频,无明显血尿,尿痛,近期夜尿2~3次,门诊查血压140/95mmHg,右肾区叩痛(+),尿常规蛋白1g/L,白细胞10~15个/HP,红细胞3~5个/HP,晨尿比重1.016

病人经输液抗炎治疗后,腰痛好转,体温正常,尿常规正常

A:立即停用抗生素 B:停用抗生素,每周复查一次尿常规 C:一次尿培养阴性即停用抗生素 D:根据药敏采用联合用药,轮流使用,总疗程2~4个月 E:根据尿培养选择另外二种抗生素再用2周

女性,67岁。反复尿频,尿急,尿痛15年,再发伴发热2天,尿常规白细胞25~30/HP,蛋白(+),中段尿培养(+),尿pH7.5,尿SG 1.015,血Cr 128μmol/L,BUN 7.5mmol/L。

患者经治疗2周后症状消失,复查尿常规(-),进一步的处理是

A:停用抗生素1周及1个月后复查尿常规及尿培养 B:继续使用至4周后停用 C:改用另一敏感抗生素继续治疗2周,如此交替,共2~4个月后停用 D:联用另一敏感抗生素继续治疗2周后停用 E:改用低剂量抗菌药物抑制疗法

某女性患者,32岁,2天来出现尿频、尿急、尿痛,发冷发热39℃,腰痛,化验尿常规脓细胞成堆,红细胞(+),血常规白细胞14×10/L,中段尿细菌培养大肠杆菌菌落计数14×10/ml

该患者化验尿常规检查可见

A:白细胞管型 B:红细胞管型 C:大量蛋白尿 D:上皮细胞管型 E:颗粒管型

某女性患者,68岁,反复尿频、尿急、尿痛15年,再发伴发热2天,尿常规白细胞25~30/HP,蛋白(+),中段尿培养(+),尿pH7.5,尿SG 1.015,血Cr 128μmol/L,BUN 7.5mmol/L。

患者经治疗2周后症状消失,复查尿常规(-),进一步的处理是

A:停用抗生素1周及1个月后复查尿常规及尿培养 B:继续使用至4周后停用 C:改用另一敏感抗生素继续治疗2周,如此交替,共2~4个月后停用 D:联用另一敏感抗生素继续治疗2周后停用 E:改用低剂量抗菌药物抑制疗法

某女性患者,67岁,反复尿频、尿急、尿痛15年,再发伴发热2天,尿常规白细胞25~30个/HP,尿蛋白(+),中段尿培养(+),尿pH7.5,尿SG1.015,血Cr128μmol/L,BUN7.5mmol/L。

患者经治疗2周后症状消失,复查尿常规(-),进一步的处理是

A:停用抗生素1周及1个月后复查尿常规及尿培养 B:继续使用至4周后停用 C:改用另一敏感抗生素继续治疗2周,如此交替,共2~4个月后停用 D:联用另一敏感抗生素继续治疗2周后停用 E:改用低剂量抗菌药物抑制疗法

某女,33岁,2天来出现尿频、尿急、尿痛,发冷发热39℃,腰痛,化验尿常规脓细胞成堆,红细胞(+),血常规白细胞14×10/L,中段尿细菌培养大肠杆菌菌落计数14×10/ml

该患者化验尿常规检查可见

A:白细胞管型 B:红细胞管型 C:大量蛋白尿 D:上皮细胞管型 E:颗粒管型

4、女,32岁,2天来出现尿频、尿急、尿痛,发冷发热39℃,腰痛,化验尿常规脓细胞成堆,红细胞(+),血常规白细胞14×109/L,中段尿细菌培养大肠杆菌菌落计数14×105/ml。

该患者化验尿常规检查可见

A:白细胞管型 B:红细胞管型 C:大量蛋白尿 D:上皮细胞管型 E:颗粒管型

微信扫码获取答案解析
下载APP查看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