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男,54岁,因甲状腺肿物1周前在当地医院行甲状腺双叶次全切除术,术后病理结果为甲状腺髓样癌。
完善各项检查后,行甲状腺全切除,双侧颈侧方淋巴结改良型清扫术,术后第1天血清降钙素水平为9.87pmol/L,第3天降至4.73pmol/L。下一步治疗正确的是
A:病变切除完整,无需特殊治疗 B:病变切除完整,终身口服甲状腺素片,定期复查 C:行放射性碘治疗 D:无须特殊治疗,但应定期复查甲状腺B超及CT E:病变切除完整,术后需要化疗
患者女,64岁。因“痰中带血2个月”就诊。胸部CT提示右中叶近心缘旁占位,直径3 cm左右,边界清晰,可见胸膜牵拉征。既往有右侧甲状腺肿大病史20年,左侧卵巢性索-间质肿瘤行手术切除史5年。若患者行外科手术切除病灶,术后病理:(右中叶)肺混合型腺癌,2.0 cmx2.0 cmx2.5 cm,侵及肺膜,未侵及支气管,断端阴性;淋巴结转移:隆突下1/5,R4 1/2。
下一步治疗方案,正确的是(提示右中叶近心缘旁占位,直径3 cm左右,边界清晰,可见胸膜牵拉征。既往有右侧甲状腺肿大病史20年,左侧卵巢性索-间质肿瘤行手术切除史5年。若患者行外科手术切除病灶,术后病理:(右中叶)肺混合型腺癌,2.0 cmx2.0 cmx2.5 cm,侵及肺膜,未侵及支气管,断端阴性;淋巴结转移:隆突下1/5,R4 1/2。)
A:术后定期随诊,每3个月复查胸LDCT及肿瘤标志物等; B:术后1个月左右进行辅助化疗 C:术后1个月左右辅助放疗 D:术后辅助化放疗 E:中药及免疫支持治疗
患者女性,48岁,因右甲状腺腺瘤行右甲状腺腺叶切除术。问:
术后进流质食物时出现呛咳,你认为是术中损伤了
A:喉上神经外侧支 B:喉上神经内侧支 C:右侧喉返神经 D:左侧喉返神经 E:术后正常的创伤反应
某女性患者,32岁,因发现颈部肿块一个月入院,入院查体:甲状腺2度肿大,右侧甲状腺可触及一圆形,质中直径约3.5厘米的肿块,无压痛,随吞咽上下活动,颈部没有触及肿大淋巴结,甲状腺吸碘试验提示冷结节。
患者若诊断为甲状腺乳头状癌,那下面哪项治疗方案最佳
A:肿块局部切除 B:右侧甲状腺腺叶切除 C:右侧甲状腺腺叶加峡部切除及颈Ⅵ区清扫 D:右侧甲状腺腺叶加峡部切除及颈Ⅱ~Ⅳ区和Ⅵ区清扫 E:保守治疗
某女性患者,48岁,右侧乳腺浸润性导管癌改良根治术后,6个周期CAF化学治疗后2年,T2N0M0,ER(-),PR(-),HER-2(+)。右侧胸壁有1结节,1.0 cm×1.0 cm×0.5 cm,细针穿刺活检发现癌细胞。进一步检查未发现肿瘤复发或其他部位转移。
诊断为右侧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化学治疗后胸壁复发,治疗首选
A:化学治疗 B:放射治疗 C:内分泌治疗 D:靶向治疗 E:手术切除
某男性患者,40岁。左侧甲状腺肿大5年,近年来增长较快,并伴有乏力、消瘦等症状。入院检查诊断为甲状腺腺癌,需手术治疗。
作甲状腺侧叶切除术,结扎甲状腺上动脉的最佳位置
A:在颈外动脉的起始部 B:紧靠甲状腺侧叶 C:紧靠甲状腺上极 D:远离甲状腺上极 E:远离甲状腺侧叶
某女性患者,33岁,因发现颈部肿块一个月入院,入院查体:甲状腺2度肿大,右侧甲状腺可触及一圆形,质中直径约3.5厘米的肿块,无压痛,随吞咽上下活动,颈部没有触及肿大淋巴结,甲状腺吸碘试验提示冷结节。
患者若诊断为甲状腺乳头状癌,那下面哪项治疗方案最佳
A:肿块局部切除 B:右侧甲状腺腺叶切除 C:右侧甲状腺腺叶加峡部切除及颈Ⅵ区清扫 D:右侧甲状腺腺叶加峡部切除及颈Ⅱ~Ⅳ区和Ⅵ区清扫 E:保守治疗
某女性患者,61岁,多年患结节性甲状腺肿,近2周右侧叶一结节明显增大,质硬,内有砂粒样钙化点,同侧颈淋巴结肿大
若超声显示甲状腺与颈前肌界限不清时,最常见于以下哪些甲状腺疾病
A:甲状腺腺瘤 B:结节性甲状腺肿 C:单纯性甲状腺肿 D:亚急性甲状腺炎 E:甲状腺囊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