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儿男,5岁4个月,因“皮肤淤点,淤斑10+d”在当地按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给予肾上腺皮质激素和大剂量丙种球蛋白治疗,效果不佳转来本院。当地初诊时血常规仅显示血小板减少。查体:T37.1℃,P110次/min,R25次/min,BP88/56mmHg;轻度贫血貌,皮肤偶见陈旧性淤斑,颈部未触及肿大淋巴结;心,肺检查无异常,肝,脾不大。
目前诊断主要考虑(提示多部位骨髓增生减低,巨核细胞明显减少或消失,染色体正常,没有病态造血现象。)
A:急性白血病 B: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症(PNH) C: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 D:再生障碍性贫血 E:免疫性全血细胞减少症 F:巨核细胞减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使用糖皮质激素治疗各种疾病,请选择剂量与治疗法
减轻对肾上腺皮质功能抑制的疗法为
A:大剂量突击疗法 B:小剂量替代疗法 C:一般剂量长期疗法 D:隔日疗法 E:局部外用
使用糖皮质激素治疗各种疾病,请选择剂量与治疗法
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A:大剂量突击疗法 B:小剂量替代疗法 C:一般剂量长期疗法 D:隔日疗法 E:局部外用
使用糖皮质激素治疗各种疾病,请选择剂量与治疗法
肾上腺皮质功能不全
A:大剂量突击疗法 B:小剂量替代疗法 C:一般剂量长期疗法 D:隔日疗法 E:局部外用
某女,35岁。因突然发生四肢软瘫伴头晕来诊。体检:神清,面红,全身皮肤较黑,多痤疮,口周小须,毳毛增生。胸、腹部脂肪肥厚,下腹部可见紫纹,宽1.0cm。空腹血糖10.2mmol/L,尿17-羟皮质类固醇581μmol/24h(21mg/24h)。
为病人进行小剂量地塞米松抑制试验后,尿17-羟皮质类固醇.55.21xmol/24h(20.1mg/24h),应进一步做下列哪项检查
A:大剂量地塞米松抑制试验 B:血浆皮质醇分泌节律测定 C:ACTH刺激试验 D:ACTH分泌节律测定 E:螺内酯(安体舒通)试验
某男性患者,46岁,半年来面部色素沉着、厌食、乏力,时有恶心呕吐。呼吸、心率正常,血压100/70mmHg,血皮质醇、24小时尿17-羟、17-酮类固醇和24小时尿游离皮质醇低于正常,血浆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升高,低钠血症,高血钾。
适用于糖皮质激素小剂量替代疗法治疗的疾病为
A:肾上腺皮质次全切除术后 B:中毒性感染 C:顽固性支气管哮喘 D:淋巴细胞性白血病 E:恶性淋巴瘤
某男性患者,46岁,半年来面部色素沉着、厌食、乏力,时有恶心呕吐。呼吸、心率正常,血压100/70mmHg,血皮质醇、24小时尿17-羟、17-酮类固醇和24小时尿游离皮质醇低于正常,血浆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升高,低钠血症,高血钾。
以下关于医源性肾上腺皮质激素功能不全的说法正确的是
A:长期大量应用糖皮质激素减量过快或突然停药可引起肾上腺皮质功能不全 B:少数病人遇到严重应激情况时可发生肾上腺危象 C:发生肾上腺危象的表现为恶心、呕吐、肌震颤、高血糖、高血压、昏迷等 D:发生肾上腺危象时应及时补充糖皮质激素 E:为避免医源性肾上腺皮质功能不全的发生,应尽量延长用药时间,停药前缓慢减量
某男性患者,46岁,半年来面部色素沉着、厌食、乏力,时有恶心呕吐。呼吸、心率正常,血压100/70mmHg,血皮质醇、24小时尿17-羟、17-酮类固醇和24小时尿游离皮质醇低于正常,血浆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升高,低钠血症,高血钾。
长期、大量应用糖皮质激素可能导致
A:诱发或加重感染 B:诱发或加重消化道溃疡 C:医源性肾上腺素皮质功能亢进症 D:诱发精神病或癫痫 E:水钠潴留
某女性患者,37岁,因突然发生四肢软瘫伴头晕来诊。体检:神清,面红,全身皮肤较黑,多痤疮,口周小须,毳毛增生。胸、腹部脂肪肥厚,下腹部可见紫纹,宽1.0cm。空腹血糖10.2mmol/L,尿17-羟皮质类固醇581μmol/24h(21mg/24h)。
为病人进行小剂量地塞米松抑制试验后,尿17-羟皮质类固醇552μmol/24h(20.1mg/24h),应进一步做下列哪项检查
A:大剂量地塞米松抑制试验 B:血浆皮质醇分泌节律测定 C:ACTH刺激试验 D:ACTH分泌节律测定 E:螺内酯(安体舒通)试验
测定24小时尿17-羟皮质类固醇含量可反映哪项功能( )
A:胰岛功能 B:腺垂体功能 C:甲状腺功能 D:甲状旁腺功能 E:肾上腺皮质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