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磷酸葡萄糖脱氢酶缺乏时,易发生溶血性贫血的生化机制是
A:磷酸戊糖途径被抑制,导致磷酸戊糖缺乏 B:缺乏NADPH+H
使红细胞GSH减少 C:G-6-P进入糖无氧分解途径,生成丙酮酸和乳酸 D:G-6-P转变成G-1-P合成糖原 E:缺乏NADH+H
使红细胞GSH减少
红细胞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陷症
A:红细胞脆性增加 B:红细胞脆性降低 C:红细胞酶缺陷 D:血清铁蛋白减少 E:Coomb"s试验
红细胞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乏症( )
A:服用某些具有氧化特性药物诱发 B:长期服用抗癫痫药物可引起 C:由于免疫性疾病引起 D:由于珠蛋白基因缺失或点突变所致 E:肠息肉、梅克尔憩室、钩虫病可引起
关于红细胞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乏症的描述,下述哪一项是错误的()
A:呈X-连锁不完全显性遗传 B:全世界有2亿以上的人患有红细胞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乏症 C:蚕豆病是其中一型 D:不表现为先天性非球形细胞性溶血性贫血 E:是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常见原因
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6PD)缺乏症的病因是()
A:无氧糖酵解途径酶缺陷 B:遗传性红细胞膜缺陷 C:戊糖磷酸途径酶缺陷 D:血红素异常 E:先天性红细胞卟啉代谢异常
关于红细胞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乏症的描述,下述哪一项是错误的()
A:呈X-连锁不完全显性遗传 B:全世界有2亿以上的人患有红细胞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乏症 C:蚕豆病是其中一型 D:不表现为先天性非球形细胞性溶血性贫血 E:是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常见原因
6-磷酸葡萄糖脱氢酶缺乏时,易发生溶血性贫血的生化机制是()
A:磷酸戊糖途径被抑制,导致磷酸戊糖缺乏 B:缺乏NADPH使红细胞GSH减少 C:G-6-P进入糖无氧分解途径,生成丙酮酸和乳酸 D:G-6-P转变成G-1-P合成糖原 E:缺乏NADH使红细胞CSH减少
红细胞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陷症()
A:红细胞脆性增加 B:红细胞脆性降低 C:红细胞酶缺陷 D:血清铁蛋白减少 E:Coomb’s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