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细胞渗出与红细胞漏出是 ( )

A:相互独立的两个过程 B:先有白细胞渗出再有红细胞漏出 C:同时在相同的机制下发生 D:白细胞渗出后产生炎症介质可对红细胞漏出产生趋化作用 E:同时渗出

 患者女,29岁,既往身体健康,因出现尿频,尿急,尿痛和血尿而就诊。尿液干化学分析仪检查结果:尿蛋白(++),白细胞(++),红细胞(+++),亚硝酸盐阳性。尿沉渣显微镜镜检示:白细胞(++),脓细胞(+++),红细胞0~4个/HPF,肾小管上皮细胞(++)。

尿干化学分析仪红细胞检查结果阳性,其可能原因是尿液中含有

A:氧化剂 B:亚硝酸盐 C:肌红蛋白 D:大量细菌 E:大量VitC F:还原剂

患者男,48岁,牧民(养羊),因“全身无力,出汗,肌肉酸痛,头晕,头痛1个月”来诊。5个月前被羊咬伤,1个月开始出现全身无力,出汗,肌肉酸痛,头晕,头痛等。查体:皮肤有出血点和淤斑;肝,脾,淋巴结有不同程度肿大。血常规:Hb 86.0 g/L,RBC 2.6x10 /L,WBC 1.7x10 /L。粪隐血(+)。尿红细胞(+++)。末梢血涂片姬姆萨染色镜检见许多短杆状,圆形和椭圆形蓝紫色小体附着在红细胞上,血浆中有大量形态多样的折光小体在血浆中做直线或翻滚运动,有些存在于红细胞表面。

关于附红细胞体病,叙述不准确的是

A:病原体寄生于人和动物红细胞表面,血浆及骨髓内,以贫血,黄疸,发热等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人畜共患传染病 B:在畜禽感染率较高,人体感染病例较少,多呈隐性感染,在机体抵抗力下降或某种应激状态时发病 C:传播方式主要有接触,血液,垂直和媒介昆虫传播 D:临床表现不典型,且症状轻,不易受到关注,常规检查很难诊断,易造成误诊和漏诊 E:目前治疗药物较少,有效药物有青霉素,链霉素等

有一个患者,常规血型鉴定时,出现患者的红细胞与抗A凝集,与抗B强凝集;患者的血清与A1细胞凝集为1+,与B细胞不凝集。

该患者做了进一步血型鉴定,预测患者血清与试剂红细胞不可能出现的反应格局是

A:A2细胞阳性 B:A2细胞阴性 C:B细胞阴性 D:O细胞阴性 E:A1细胞阳性

某男性患者,37岁。因间断发热2个月,皮下及牙龈出血半个月入院。血常规:Hb80g/L,WBC9.8×10[~9.gif" />/L,N48%,淋巴细胞52%。骨髓象示M6红白血病期。血型:正定:抗A(-),抗B(++++);反定:A标准红细胞(+),B标准红细胞(-)。化疗期间,输注红细胞4个单位,同时配合药物治疗,病情有所改善。化疗间歇期间,因高热咽痛6天再次入院。血常规:Hb66g/L,WBC4.8×10[~9.gif" />/L,M66%,淋巴细胞34%,幼稚细胞为10%。申请输血,复查血型发现,正定型:抗A(-),抗B(-);反定型:A标准红细胞(+),B标准红细胞(-)。

第一次入院化疗期间,理论上可以给患者输注的红细胞制剂有

A:A型悬浮红细胞 B:B型悬浮红细胞 C:O型悬浮红细胞 D:AB型悬浮红细胞 E:O型洗涤红细胞 F:B型洗涤红细胞

某男性患儿,12个月。家长发现患儿发育比其他同龄婴儿慢而就诊。营养发育史:3~4个月能抬头,现12个月不能独坐,不会爬。面部表情呆滞,对逗笑反应较前差。单纯牛乳喂养,未添加辅食。查体:生长发育可,面色苍黄,体重7.5kg,精神反应差,表情淡漠,眼神欠灵活,肢体活动少,呼吸40次/分。全身皮略干燥、粗糙;无明显舌震颤。心肺无明显异常,腹软,肝、脾轻度大,质软。四肢肌张力略低,肌肉略松弛,跟、膝腱反射活跃。实验室检查:WBC4.9×10/L,N35%,L61%,M4%,RBC1.97×10/L,Hb69g/L,Hct0.212,PLT90×10/L,RDW21.2%。网织红细胞3%。尿常规(-),粪常规(-)。

如果对患儿的骨髓细胞进行检查,红细胞系统可能出现的现象有

A:有核细胞增生明显活跃 B:以红细胞系统增生明显为主,粒红比值降低 C:正常形态幼红细胞减少 D:可见核畸形、碎裂和多核巨幼红细胞 E:原巨幼红细胞和早巨幼红细胞比例增高 F:核分裂象易见 G:细胞核发育较细胞质成熟

白细胞渗出与红细胞漏出是( )

A:同时在相同的机制下发生 B:相互独立的两个过程 C:先有白细胞渗出再有红细胞漏出 D:白细胞渗出后产生炎症介质可对红细胞漏出产生趋化作用 E:同时渗出

白细胞的渗出:()

A:可清除消灭致病因子 B:可稀释毒素 C:可使炎症局限 D:可增强吞噬细胞的吞噬功能 E:可加重组织损伤

白细胞的渗出:()

A:可清除消灭致病因子 B:可稀释毒素 C:可使炎症局限 D:可增强吞噬细胞的吞噬功能 E:可加重组织损伤

微信扫码获取答案解析
下载APP查看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