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现最早、分布最普遍的天然生长素是:()

A:萘乙酸 B:4-氯-3-吲哚乙酸 C:3-吲哚乙酸

发现最早分布最普遍的天然生长素是()。

A:苯乙酸() B:4—氯—3—吲哚乙酸 C:3—吲哚乙酸 D:吲哚丁酸

1934年,科学家首先从人尿中分离出具有生长素效应的化学物质---吲哚乙酸,吲哚乙酸的结构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吲哚乙酸的说法正确的是()

A:吲哚乙酸的分子式是C10H10NO2 B:吲哚乙酸苯环上的二氯代物共有四种(不考虑立体异构) C:吲哚乙酸可以发生取代反应、加成反应、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 D:1mol吲哚乙酸与足量氢气发生加成反应时,最多可以消耗5 mol H2

科学家首次从人尿中分离出具有生长素效应的化学物 质——吲哚乙酸,吲哚乙酸的结构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吲哚乙酸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吲哚乙酸不能使酸性高锰酸钾褪色 B:吲哚乙酸可以发生取代反应、加成反应、氧化反应,不可以发生还原反应 C:1 mol吲哚乙酸与足量氢气发生加成反应时,可以消耗5 mol H2 D:吲哚乙酸苯环上的二氯代物共有六种结构

1934年,科学家首先从人尿中分离出具有生长素效应的化学物 质——吲哚乙酸,吲哚乙酸的结构如右图所示。 下列有关吲哚乙酸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吲哚乙酸与苯丙氨酸互为同分异构体 B:吲哚乙酸可以发生取代反应、加成反应、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 C:1 mol吲哚乙酸与足量氢气发生加成反应时,可以消耗5 mol H2 D:吲哚乙酸苯环上的二氯代物共有四种结构

在农业生产上,用生长素类似物萘乙酸诱导无子果实的效果比用天然的生长素吲哚乙酸要明显,最可能的原因是

A:萘乙酸成本低、用量大,而吲哚乙酸成本高、用量少,影响效果 B:萘乙酸分子上有两个作用基团,而吲哚乙酸分子上只有一个作用基团 C:植物体内没有分解萘乙酸的酶,可长时间发挥作用,而植物体内有分解吲哚乙酸的酶,所以吲哚乙酸不能长时间发挥作用 D:萘乙酸化学性质稳定,不易挥发,可长时间发挥作用,而吲哚乙酸化学性质不稳定,易挥发,不能长时间发挥作用

吲哚乙酸最早在人体尿液中提取,下列有关吲哚乙酸的叙述,正确的是

A:吲哚乙酸不是生长激素 B:吲哚乙酸是生长素,能促进人体的生长发育 C:吲哚乙酸是生长素,在人体内由色氨酸转化而来 D:吲哚乙酸可用IBA表示

在植物细胞中,吲哚乙酸主要由色氨酸经一系列酶催化生成。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 )

A. 植物体中含有大量吲哚乙酸

B. 吲哚乙酸至少含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

C. 吲哚乙酸是一种具有调节作用的有机物

D. 过量的色氨酸可抑制吲哚乙酸的合成

C


解析:

吲哚乙酸即生长素,是一种化学物质。激素的含量是微量的。

在植物细胞中,吲哚乙酸主要由色氨酸经一系列酶催化生成。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 )

A: 植物体中含有大量吲哚乙酸 B: 吲哚乙酸至少含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 C: 吲哚乙酸是一种具有调节作用的有机物 D: 过量的色氨酸可抑制吲哚乙酸的合成

微信扫码获取答案解析
下载APP查看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