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苗一般指()的秧苗。

秧苗体内充实度高,细胞内部比较紧凑,()的含量增加,()随之增强,这都能提高秧苗()。

束缚水;渗透压;抗逆性

育苗过程中如何防止秧苗老化?

为了比较甲乙两种水稻秧苗谁出苗更整齐,每种秧苗各随机抽取50株,分别量出每株长度,发现两组秧苗的平均长度一样,甲、乙的方差分别是3.5、10.9,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秧苗出苗更整齐 B:乙秧苗出苗更整齐 C:甲.乙出苗一样整齐 D:无法确定甲.乙出苗谁更整齐

培育秧苗时,傍晚在秧苗里多灌些水,这是利用水的_______的特性,使秧田里的温度降得不多,起到保护秧苗作用。

比热容较大

移栽树苗时,其根部总是带有一个土坨,这是为了( )

A:防止秧苗出现萎蔫现象 B:防止秧苗的幼根和根毛受到损伤 C:有利于根系吸收水分和无机盐 D:有利于秧苗根的呼吸

移栽树苗时,其根部总是带有一个土坨,这是为了

A: 防止秧苗出现萎蔫现象 B: 防止秧苗的幼根和根毛受到损伤 C: 有利于根系吸收水分和无机盐 D: 有利于秧苗根的呼吸

2010年3~4月份出现连续低温阴雨天气,导致我国南方各省水稻秧苗大量死亡,对农业生产造成了极大的经济损失。为验证低温是水稻秧苗死亡的原因之一,某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

(一)实验假设:水稻秧苗死亡是由于____造成的。

(二)实验过程:

(1)取两个相同的烧杯并编号A.、B.,分别加入等量的完全培养液,放入____且生长健壮、大小相近的萌发的水稻种子。

(2)A.烧杯置于10℃,B.烧杯置于____(填“0℃”“10℃”或“25℃”)的有光环境中培养,并定时向两烧杯通入空气。

(3)一段时间后,观察和记录A.、B.烧杯中秧苗的生长状况。

(三)实验结果:A.烧杯中水稻秧苗死亡,B.烧杯中水稻秧苗正常生长。

(四)请根据上述实验回答问题:

(1)实验中设计B.烧杯的目的是_____。

(2)水稻秧苗死亡还可能与哪些因素有关? _____。(答对1项即可给满分)

(3)在水稻育苗时期,可以采取哪些措施确保水稻秧苗正常生长,从而避免天气异常对其造成损害?

(一)低温      (二)(1)等量(或数量相等)         (2)25℃

(四)(1)对照  (2)空气(或氧气)、光、自身遗传特征  (3)薄膜育秧或地膜覆盖

【解析】此题考查的是科学探究方法,难度中等。从题干可以看出,水稻秧苗死亡是由于连续低温阴雨天,水稻适于生活在温暖的环境中,低温导致了水稻的死亡;在这个实验过程中,探究的是温度对水稻秧苗的影响,所以实验变量是温度,其他条件都应是相同的,放入的应该是同样的水稻种子;我国南方3~4月份的温度一般情况下应保持在25℃左右,正好适合水稻的生长,探究由于低温造成秧苗死亡,所以应选择10℃的温度。设计B烧杯的目的是和A烧杯形成对照,使实验结果更具有真实性。水稻死亡还有可能是因为空气的污染、光照条件不好、自身遗传等原因造成的。为了防止低温天气对水稻秧苗的影响可采用地膜覆盖等方法,从而可以避免天气异常带来的损害。

与蛋白质功能无直接关系的是( )

A:氧气在血液中的运输 B:水稻的叶肉细胞吸收并固定环境中的CO2 C:生长素由根尖分生区运到根尖成熟区 D:成活的秧苗叶尖出现小水珠现象

3月底4月初正是长江流域水稻秧苗播种与生长期,由于气象部门的准确预报,当地农民可提前采取有效措施预防这次灾害。农民可在降温前采取的有效措施有①将秧苗地灌满水 ②提前播种③在秧苗地搭建薄膜棚 ④在秧苗地大量燃烧烟幕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微信扫码获取答案解析
下载APP查看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