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历摘要:男,43岁,育3子,因头昏乏力,面色苍白一年来就诊。既往有十二指肠球部溃疡20年;检验结果:红细胞2.5x10
/L,Hb 60g/L,白细胞及血小板正常;血清铁蛋白10μg/L。诊断为缺铁性贫血。
下列哪些符合巨幼细胞性贫血
A:中性粒细胞左移 B:DNA合成减缓引起巨幼细胞性贫血 C:可见无效红细胞生成 D:多起源于营养不良 E:严重巨幼细胞性贫血时可见全血细胞减少
病历摘要:男,43岁,育3子,因头昏乏力,面色苍白一年来就诊。既往有十二指肠球部溃疡20年;检验结果:红细胞2.5x10
/L,Hb 60g/L,白细胞及血小板正常;血清铁蛋白10μg/L。诊断为缺铁性贫血。
下列哪些符合巨幼细胞性贫血表现
A:起病隐伏,慢性进行性贫血 B:我国以叶酸缺乏多见 C:幼红细胞染色质疏松断裂 D:有细胞过度凋亡现象 E:有重度溶血性黄疸
女性,50岁,3个月来乏力,面色苍白伴双侧颈部无痛性进行性淋巴结肿大,无发热,光过敏和出血表现,肝脾肋下未触及,化验Hb 75g/L,MCV 86fl,网织红细胞10%,WBC 7x10
/L,PLT 110x10
/L,尿胆红素(-),尿胆原强阳性,诊断为溶血性贫血。
患者溶血性贫血的原因首选考虑
A:白血病 B: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C:淋巴瘤 D:G-6-PD缺乏症 E:特发性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
某女性患者,51岁,3个月来乏力、面色苍白伴双侧颈部无痛性进行性淋巴结肿大,无发热、光过敏和出血表现,肝脾肋下未触及,化验Hb 75g/L,MCV 86fl,网织红细胞10%,WBC 7×10
/L,PLT 110×10
/L,尿胆红素(-),尿胆原强阳性,诊断为溶血性贫血。
患者溶血性贫血的原因首选考虑
A:白血病 B: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C:淋巴瘤 D:G-6-PD缺乏症 E:特发性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
皮肤刺激试验是指皮肤接触化学毒物后局部产生的可逆性炎性变化,可以表现为充血、红斑、水肿、丘疹和溃疡等。该试验已列入化学物质安全性评价的内容之一。
该试验结束时间应以完整地观察到可逆或不可逆刺激作用为准,一般推荐不超过
A:1天 B:5天 C:7天 D:14天 E:30天
无环流可逆调速系统除了逻辑无环流可逆系统外,还有()。
A:控制无环流可逆系统 B:直流无环流可逆系统 C:错位无环流可逆系统 D:借位无环流可逆系统
关于可逆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可逆过程是可以反向进行的过程 B:凡是可以反向进行的过程均是可逆过程 C:可逆过程一定是准静态过程 D:准静态过程一定是可逆过程
关于可逆过程的判断正确的是()。
A:可逆热力学过程一定是准静态过程 B:准静态过程一定是可逆过程 C:可逆过程就是能向相反方向进行的过程 D:凡无摩擦的过程,一定是可逆过程
关于可逆过程的判断()。
A:可逆热力学过程一定是准静态过程 B:准静态过程一定的可逆过程 C:可逆过程就是能向相反方向进行的过程 D:凡无摩擦的过程,一定的可逆过程
关于可逆过程的判断,下列正确的是( )。
A:可逆过程就是可以向相反方向进行的过程 B:准静态过程一定是可逆过程 C:可逆热学过程一定是准静态过程 D:凡无摩擦的过程,一定是可逆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