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儿男,7岁,因“不规则发热伴颈部肿物1月余,活动后气促,偶伴双膝关节痛1周”来诊。既往史无特殊,家中无结核病患者。查体:T37.8℃,P106次/min,R35次/min,BP95/60mmHg;无皮疹及水肿,结膜不充血;双侧颈部可触及多个肿大淋巴结,质地中等或较硬,部分融合成块,边界不清;双侧扁桃体I2度肿大;心脏无杂音,双肺底呼吸音减低,未闻及啰音;肝,脾不大。

为尽快明确诊断进一步检查应考虑(提示胸部CT:纵隔巨大肿物;胸腔积液未见明显增多而不宜做胸腔穿刺;颈淋巴结穿刺活检仍为增生性淋巴结炎;颈淋巴结摘除活检未实施。)

A:微创性纵隔肿块穿刺活检 B:骨髓穿刺细胞学检查 C:再次颈淋巴结穿刺活检 D:胸部MRI E:复查血常规 F:颈淋巴结摘除活检

病历摘要:男性,62岁,主因体检发现左上肺肿物一周入院。查体:双锁骨上淋巴结不肿大,双肺呼吸音清,无干湿性啰音。胸片示左上肺前段2x2cm肿物,边界不清。

对此患者纵隔镜检查未见淋巴结转移,决定行手术治疗,你认为应采用以下哪种术式

A:左上肺楔形切除 B:左全肺切除 C:肿瘤切除术 D:左上肺切除+纵隔肺门淋巴结清扫

女性,27岁。乳癌家族史。洗澡时发现左乳下方肿物,直径约1cm,活动,光滑,与皮肤无粘连,2个月来,肿物无明显增大,腋窝淋巴结阴性。

B超示肿物质地不均,后壁衰减,钼靶示弥散沙粒样钙化,建议手术切检,病理证实为重度不典型增生,部分为小叶原位癌,部分为浸润性小叶癌。最适宜的治疗是

A:乳腺局部切除+腋窝淋巴结清扫 B:乳房单纯切除+术后放疗 C:改良根治术 D:乳腺区段切除+腋窝淋巴结清扫 E:乳房单纯切除

男性50岁,因尿呈乳白色伴下肢浮肿10余天就诊。患者劳累后常骤然出现尿液呈乳白色,有时呈粉红色。发作前有时畏寒,发热,腰及大腿根部疼痛。下肢浮肿明显伴阴囊肿大,病程2年。曾以"淋巴管炎"治疗,效果欠佳。体检:T38.6℃,慢性病容,下肢浮肿且皮肤粗糙,腹股沟淋巴结肿大。心肺腹未见异常。阴囊肿大,透光试验阳性。尿液静置分三层,镜检有红细胞,白细胞,淋巴细胞。

本病例应首先考虑的诊断是

A:慢性血吸虫病 B:慢性钩虫病 C:慢性丝虫病 D:慢性淋巴结核 E:慢性淋巴管炎

男性50岁,因尿呈乳白色伴下肢浮肿10余天就诊。患者劳累后常骤然出现尿液呈乳白色,有时呈粉红色。发作前有时畏寒,发热,腰及大腿根部疼痛。下肢浮肿明显伴阴囊肿大,病程2年。曾以"淋巴管炎"治疗,效果欠佳。体检:T38.6℃,慢性病容,下肢浮肿且皮肤粗糙,腹股沟淋巴结肿大。心肺腹未见异常。阴囊肿大,透光试验阳性。尿液静置分三层,镜检有红细胞,白细胞,淋巴细胞。

如确诊最有意义的检查是

A:外周血常规检查 B:尿液检查到微丝蚴 C:皮内试验 D:肿大淋巴结活检 E:阴囊B超

某女性患者,36岁,因“左侧耳鸣6个月,双侧颈部上段肿物2个月”来诊。查体:鼻咽左侧壁肿物,左颈Ⅱ区触及1枚淋巴结,3.5 cm×3.5 cm,右颈Ⅱ区触及1枚淋巴结,2 cm×3 cm,质中,活动,无压痛;脑神经无麻痹。影像学检查:鼻咽部肿物侵犯顶后壁、左侧头长肌、左侧咽旁间隙、左侧翼内肌及翼外肌,颅底骨质无破坏,双颈Ⅱ区淋巴结肿大,最大3 cm×3 cm;未发现远处转移。鼻咽肿物活检:未分化型非角化性癌。

经根治性放射治疗,颈部肿物消失。2年后右颈上段再现肿物。查体鼻咽部未见肿物,右颈上段触及1枚淋巴结,3 cm×4 cm,质硬,活动,无明显压痛。影像学检查鼻咽未见明显复发,右颈Ⅱ区1枚淋巴结,2.5 cm×3.5 cm,中央坏死,未侵犯颈总动脉、颈内动脉和颈外动脉;未发现远处转移。首选治疗方案是

A:诱导化学治疗+颈部同步放射化学治疗 B:颈部同步放射化学治疗+辅助化学治疗 C:颈淋巴结清扫术 D:顺铂+5-FU+西妥昔单抗化学治疗 E:颈淋巴结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

某女性患者,41岁,因“颈前生长性肿物5年,声嘶6个月”来诊。查体:左侧颈前区触及3 cm×2 cm结节,质硬,随吞咽稍动;左颈中段可触及直径2 cm淋巴结,质硬、活动。

颈淋巴结的处理应采用

A:颈淋巴结切除术 B:功能性颈淋巴结清扫术 C:根治性颈淋巴结清扫术 D:区域性颈淋巴结清扫术 E:暂不处理

淋巴液由组织间进入淋巴管,流经淋巴结后,最终回到()中。

A:淋巴管 B:淋巴结 C:动脉 D:静脉

微信扫码获取答案解析
下载APP查看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