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气血流比值失调是肺部疾患引起呼吸衰竭最常见,最重要的机制。
关于肺泡通气血流比值失调,叙述错误的是
A:可以是部分肺泡通气不足 B:可以是部分肺泡血流不足 C:是肺部病变引起呼吸衰竭的最重要机制,此时肺总通气量可不减少 D:PaO
降低而PaCO
不升高 E:可见于气道阻塞,总肺泡通气量降低而肺血流量未减少时
患者男,36岁,身高172cm,体重92kg。因睡眠打鼾10年伴憋醒1年入院。多导睡眠监测(PSG)提示为重度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专科检查显示口咽腔狭小,软腭低垂I3度,舌根肥大I2度并且双侧咽侧索肥厚。
提问: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者的病理生理特点通常包括哪些?
A:长期反复呼吸暂停导致低氧和高碳酸血症 B:肺或(和)体循环__ C:冠心病,心律失常 D:贫血 E:潜在猝死性 F:凝血功能减弱
某男性患者,41岁,因吸入光气后呼吸费力2小时入院,给予面罩吸氧及激素、抗感染等治疗,患者病情无好转,呼吸困难加重,予BiPAP无创通气。
若患者需要呼吸机治疗时,其最佳的通气模式是
A:呼气末正压通气 B:压力支持通气 C:压力控制通气 D:容量控制通气 E:同步间歇指令通气
低通气
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为()
A:夜间睡眠1h内呼吸暂停和低通气的次数 B:夜间睡眠中每小时呼吸暂停和低通气的平均次数 C:夜间睡眠中每小时呼吸暂停和低通气的平均时间 D:7h的夜间睡眠时间内出现的呼吸暂停的平均次数 E:7h的夜间睡眠时间内出现的呼吸暂停的平均时间
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为()。
A:夜间睡眠1h内呼吸暂停和低通气的次数 B:夜间睡眠中每小时呼吸暂停和低通气的平均次数 C:夜间睡眠中每小时呼吸暂停和低通气的平均时间 D:7h的夜间睡眠时间内出现的呼吸暂停的平均次数 E:7h的夜间睡眠时间内出现的呼吸暂停的平均时间
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为:()
A:夜间睡眠1 h内呼吸暂停和低通气的次数 B:夜间睡眠中每小时呼吸暂停和低通气的平均次数 C:夜间睡眠中每小时呼吸暂停和低通气的平均时间 D:7 h的夜间睡眠时间内出现的呼吸暂停的平均次数 E:7 h的夜间睡眠时间内出现的呼吸暂停的平均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