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儿男,4岁6个月,因“入睡打鼾,张口呼吸伴呼吸暂停2年”来诊。查体:T,R,P,BP均正常;面色,口唇无发绀;可见张口呼吸,无鼻翼扇动,无三凹征;鼻腔通畅,鼻黏膜无充血,鼻中隔无偏曲;咽无充血,双侧扁桃体I3度肿大,无红肿;腭垂居中,软腭无塌陷;双肺呼吸音清,无啰音,无颈静脉怒张;心音有力,心律齐,各瓣膜区未闻及杂音;腹部软,无压痛,肝,脾不大;四肢活动好,双下肢不肿;甲床无苍白及发绀,无杵状指/趾。

可能的诊断是(提示血常规:Hb125g/L,WBC8.2x10/L,N0.60,L0.40;CRP<8g/L。鼻咽X线片(侧位):腺样体增大,扁桃体平面狭窄。)

A:支气管炎 B:腺样体,扁桃体肥大 C: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D:肺炎 E:鼻炎 F:中枢神经系统感染

患儿男,4岁6个月,因“入睡打鼾,张口呼吸伴呼吸暂停2年”来诊。查体:T,R,P,BP均正常;面色,口唇无发绀;可见张口呼吸,无鼻翼扇动,无三凹征;鼻腔通畅,鼻黏膜无充血,鼻中隔无偏曲;咽无充血,双侧扁桃体I3度肿大,无红肿;腭垂居中,软腭无塌陷;双肺呼吸音清,无啰音,无颈静脉怒张;心音有力,心律齐,各瓣膜区未闻及杂音;腹部软,无压痛,肝,脾不大;四肢活动好,双下肢不肿;甲床无苍白及发绀,无杵状指/趾。

为进一步明确诊断,首选的措施是(提示结合临床表现考虑为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A:鼻咽镜 B:纤维支气管镜 C:痰细菌培养 D:心脏超声 E:多导睡眠监测 F:变应原筛查

患儿男,4岁6个月,因“入睡打鼾,张口呼吸伴呼吸暂停2年”来诊。查体:T,R,P,BP均正常;面色,口唇无发绀;可见张口呼吸,无鼻翼扇动,无三凹征;鼻腔通畅,鼻黏膜无充血,鼻中隔无偏曲;咽无充血,双侧扁桃体I3度肿大,无红肿;腭垂居中,软腭无塌陷;双肺呼吸音清,无啰音,无颈静脉怒张;心音有力,心律齐,各瓣膜区未闻及杂音;腹部软,无压痛,肝,脾不大;四肢活动好,双下肢不肿;甲床无苍白及发绀,无杵状指/趾。

下一步的治疗措施是(提示多导睡眠监测:睡眠中有鼾声,可见阻塞性呼吸事件,其中,阻塞性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21.9,阻塞性呼吸暂停指数(OAI)11.4,最低血氧饱和度81%。故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诊断成立。)

A:抗生素治疗 B:抗过敏治疗 C:单纯腺样体切除术 D:单纯扁桃体切除术 E:无创通气治疗 F:腺样体+扁桃体切除术

患者男,36岁,身高172cm,体重92kg。因睡眠打鼾10年伴憋醒1年入院。多导睡眠监测(PSG)提示为重度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专科检查显示口咽腔狭小,软腭低垂I3度,舌根肥大I2度并且双侧咽侧索肥厚。

提问: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者的病理生理特点通常包括哪些?

A:长期反复呼吸暂停导致低氧和高碳酸血症 B:肺或(和)体循环__ C:冠心病,心律失常 D:贫血 E:潜在猝死性 F:凝血功能减弱

患者男,36岁,身高172cm,体重92kg。因睡眠打鼾10年伴憋醒1年入院。多导睡眠监测(PSG)提示为重度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专科检查显示口咽腔狭小,软腭低垂I3度,舌根肥大I2度并且双侧咽侧索肥厚。

提示:患者发现血压高5年,不规则服用降压药治疗;近几月常有醒后胸闷感,心电图示窦性心律,I2,I3,avF导联T波改变;2年前因急性阑尾炎行阑尾切除术,术中辅用哌替啶(杜冷丁)50mg及氟哌利多2.5mg后曾出现严重呼吸道梗阻;本次术前血常规示Hb16.4g/dl。提问:下述麻醉处理不当或错误的是?

A:为减少麻醉操作引起的疼痛,术前肌注哌替啶100mg B:围手术期确保气道通畅最为关键 C:患者在气管插管全麻下完成手术,神志尚未恢复但烦躁不能耐受气管插管,宜尽早拔除之 D:术中严密监测呼吸功能及维持血流动力学稳定,适当血液稀释处理 E:常规经口咽部判断插管困难程度的方法可排除困难插管可能 F:术后宜采用侧卧位或坐位并密切观察患者呼吸和SpO变化,备好面罩和气管切开包

患者女,45岁,因"睡眠打鼾10年加重伴阵发性睡眠呼吸暂停1年"入院,否认其他重要脏器疾病史。睡眠呼吸监测提示:重度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查体:身高155cm,体重73ks,BP150/90mmHg,HR70次/分。拟行腭咽成形术。

提问: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者的麻醉特点主要有?

A:长期缺氧和呼吸性酸中毒易导致肺动脉__,周围血管痉挛,肺心病,高血压,冠心病,甚至呼吸衰竭,造成对麻醉药物耐受性降低 B:大多体形肥胖,颈粗短,上颌骨位置偏后,硬腭,软腭和舌体明显增长,造成气管插管困难和术后呼吸道管理困难 C:根据病史,体征,Mallampati法和鼻咽镜检查综合评定和预测气道插管的困难程度 D:合并高血压患者应常规服用降压药,控制血压在150/90mmHg(20/12kPa)以下,对难治性高血压,右心衰及呼吸衰竭的患者,行降压,强心和呼吸机治疗 E:麻醉维持用药应选用对循环功能影响小,长效的药物 F:术后有发生呼吸阻塞的可能,应采用侧卧位或坐位

有关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正确的是

A:成人于7小时的夜间睡眠内,至少有30次呼吸暂停 B:成人于7小时的夜间睡眠内,至少有40次呼吸暂停 C:每次发作时,口、鼻气流停止流通至少10s以上 D:呼吸暂停指数>10 E:呼吸暂停指数>5

某男性患者,59岁,肥胖,体重104公斤,有高血压病及冠心病病史,有夜间睡眠打鼾及睡眠中憋醒出现,家属诉有睡眠中呼吸暂停情况。

提示:患者做多导睡眠图监测。提问: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指

A:每晚7小时睡眠中,呼吸暂停反复发作20次以上或睡眠紊乱指数大于等于10 B:每晚7小时睡眠中,呼吸暂停反复发作30次以上或睡眠紊乱指数大于等于10 C:每晚7小时睡眠中,呼吸暂停反复发作30次以上或睡眠紊乱指数大于等于5 D:每晚7小时睡眠中,呼吸暂停反复发作25次以上或睡眠紊乱指数大于等于5 E:每晚10小时睡眠中,呼吸暂停反复发作30次以上或睡眠紊乱指数大于等于5 F:每晚10小时睡眠中,呼吸暂停反复发作25次以上或睡眠紊乱指数大于等于10

某男性患者,59岁,肥胖,体重104公斤,有高血压病及冠心病病史,有夜间睡眠打鼾及睡眠中憋醒出现,家属诉有睡眠中呼吸暂停情况。

以下叙述错误的是

A:睡眠呼吸暂停是指睡眠时口和鼻气流停止达10秒以上 B:混合性睡眠呼吸暂停一次呼吸暂停过程中,开始出现阻塞性呼吸暂停,随后出现中枢性呼吸暂停 C: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指每晚7小时睡眠中,呼吸暂停反复发作30次以上或睡眠紊乱指数≥5 D:睡眠紊乱指数指平均每小时睡眠呼吸暂停次数加上低通气次数 E: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指每晚7小时睡眠中,呼吸暂停反复发作20次以上或睡眠紊乱指数≥5 F:睡眠呼吸暂停分为阻塞性、中枢性、混合性三种 G: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期间,口鼻无气流,但仍存在胸腹式呼吸运动 H:中枢性睡眠呼吸暂停期间,口鼻腔气流与胸腹式呼吸运动同时消失

成人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0SAHS)是一种主要因上呼吸道的结构或功能异常,引起睡眠期间气道狭窄或阻塞、出现反复发作的呼吸变浅或停止,可出现导致反复低氧血症和高碳酸血症的临床综合征。病理性呼吸暂停指睡眠时,经口鼻气流停止超过10秒。以阻塞型睡眠呼吸暂停最常见,约占80%~90%。混合型睡眠呼吸暂停(MSA)指一次呼吸暂停过程中,开始时出现中枢型呼吸暂停,继之膈肌运动恢复之后延续为阻塞型呼吸暂停()。

A:病理性呼吸暂停:睡眠时,经口鼻气流停止超过15秒 B:OSAHS是指成人于7小时的夜间睡眠时间内至少有30次呼吸暂停,每次呼吸暂停时间至少10秒 C:睡眠呼吸暂停疾病以混合型睡眠呼吸暂停最常见 D:阻塞型睡眠呼吸暂停时胸腹式呼吸同时消失

微信扫码获取答案解析
下载APP查看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