纸片扩散法药敏试验的影响因素很多,如培养基,含药纸片,菌悬液浓度,实验过程及结果测量等。
关于MH培养基,不正确的是
A:平板厚度应为4 mm B:pH应为7.2~7.4 C:Mg
和Ca
和等离子的含量不会影响结果 D:普通储存条件(2~8 ℃)下可使用7 d E:MH培养基中的胸腺嘧啶核苷和胸腺嘧啶含量应尽可能低
男,20岁,咳嗽,低热2个月,咯血1周,体检右上肺可闻湿啰音。X线胸片示右上肺有阴影,医生疑为肺结核,欲做痰培养
应选用的培养基是
A:血琼脂平板培养基 B:巧克力色平板培养基 C:罗-琴培养基 D:沙保培养基 E:柯索夫培养基
男,20岁,咳嗽,低热2个月,咯血1周,体检右上肺可闻湿啰音。X线胸片示右上肺有阴影,医生疑为肺结核,欲做痰培养
培养基属于
A:基础培养基 B:营养培养基 C:鉴别培养基 D:选择培养基 E:特殊培养基
患者男, 52岁,幼年患麻疹后常有咳嗽。自30岁起咳嗽症状加重,常有脓痰,有过2次中等量咯血史。近年来常年有脓痰,多次痰培养铜绿假单胞菌生长,对常用抗菌药物多数仍然敏感。CT显示左下叶多段囊状和柱状支气管扩张。1周前发热,脓痰增加,X线显示左下叶大片模糊影,白细胞计数1.1x10
/L,中性0.80。
经过15 d抗菌治疗症状体征大多消失,仍有少量稀薄黄痰。下一步处理应是
A:继续抗菌治疗直至黄痰完全消失 B:继续抗菌治疗直至X线病灶完全吸收 C:继续抗菌治疗直至痰培养细菌转阴 D:根据药敏改用更敏感的药物联合治疗 E:停抗菌药物观察
患者男, 52岁,幼年患麻疹后常有咳嗽。自30岁起咳嗽症状加重,常有脓痰,有过2次中等量咯血史。近年来常年有脓痰,多次痰培养铜绿假单胞菌生长,对常用抗菌药物多数仍然敏感。CT显示左下叶多段囊状和柱状支气管扩张。1周前发热,脓痰增加,X线显示左下叶大片模糊影,白细胞计数1.1x10
/L,中性0.80。
经过15 d抗菌治疗症状体征大多消失,仍有少量稀薄黄痰。下一步处理应是
A:继续抗菌治疗直至黄痰完全消失 B:继续抗菌治疗直至X线病灶完全吸收 C:继续抗菌治疗直至痰培养细菌转阴 D:根据药敏改用更敏感的药物联合治疗 E:停抗菌药物观察
郑女士因拟诊肾盂肾炎在门诊做中段尿培养及药敏试验。
郑女士确诊为肾盂肾炎,给予口服氟哌酸并肌注庆大霉素,护士作以下用药指导,其中错误的是
A:用药前先做尿细菌培养 B:用药后尿检(-)仍需用药3~5d C:停药后再复查尿常规(-)即为痊愈 D:出现眩晕应立即停用庆大霉素 E:口服氟哌酸可能出现厌食,恶心
某女性患者,31岁,咳嗽,咳黄脓痰3天。查体:双肺呼吸音粗,胸片示双肺纹理粗乱,诊断急性气管一支气管炎
已行痰培养+药敏检查,在结果报告之前,不常选用的抗生素是
A:红霉素 B:青霉素 C:妥布霉素 D:头孢克洛 E:左氧氟沙星
纸片扩散法药敏试验的影响因素很多,如培养基、含药纸片、菌悬液浓度、实验过程及结果测量等。
关于MH培养基,不正确的是
A:平板厚度应为4 mm B:pH应为7.2~7.4 C:Mg
和Ca
和等离子的含量不会影响结果 D:普通储存条件(2~8 ℃)下可使用7 d E:MH培养基中的胸腺嘧啶核苷和胸腺嘧啶含量应尽可能低
作为住院医生如何判断肺炎患者入院行痰培养及药敏检查的痰标本是合格的
A:痰涂片在低倍镜见上皮细胞小于10个,白细胞大于25个 B:痰涂片在低倍镜见上皮细胞大于10个,白细胞小于25个 C:痰涂片在低倍镜见上皮细胞大于10个,白细胞大于25个 D:痰涂片在低倍镜见上皮细胞小于10个,白细胞小于25个 E:痰涂片在低倍镜见上皮细胞小于25个,白细胞大于1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