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16岁,发热4天伴纳差2天急诊。检查:血压114/70mmHg,左脚拇趾甲沟部红肿破溃,血白细胞计数为20x109/L,中性粒细胞为89%。
经处理3天后病人体温升高,且血压和血小板计数下降,此时病人可能合并有
A:败血症 B:DIC C:感染性休克 D:多器官衰竭 E:菌血症
一男性患者,主述咽部疼痛,吞咽困难,体温39℃。检查见咽部明显充血,扁桃体红肿,颌下淋巴结大,压痛。血象检查:白细胞28x10
/L,中性粒细胞0.86(杆状核细胞为0.08),伴有中毒颗粒,空泡。
正常人中性粒细胞占白细胞分类的比例为
A:0.1~0.3 B:0.2~0.3 C:0.3~0.4 D:0.5~0.7 E:0.7~0.8
患者,男,50岁,低热,乏力,多汗,食欲减退,体重减轻2个月余。体检:脾肿大明显,肝脏轻至中度肿大,胸骨有压痛。外周血白细胞50x10
/L,粒细胞占90%,大量未成熟粒细胞,以中性中幼粒,晚幼粒细胞及以下阶段细胞为主,嗜酸性粒细胞6%,嗜碱性粒细胞4%,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减低。
第1小题病人经治疗后,症状缓解。大约1年后,病人因不明原因的发热,脾脏进行性肿大,骨关节疼痛再次住院,经检查骨髓中原粒细胞≥20%,原粒+早幼粒≥30%,此时应考虑下列何种疾病
A:粒细胞性类白血病反应 B:急性粒细胞白血病(M2型) C: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D:脾脏功能亢进 E: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急性变
男,16岁,发热4天伴纳差2天急诊。检查:血压114/70mmHg,左脚趾甲沟部红肿破溃。血白细胞计数为20x10
/L,中性粒细胞为89%。
经处理3天后病人体温升高,且血压和血小板计数下降,此时病人可能合并有
A:败血症 B:DIC C:感染性休克 D:多器官衰竭 E:菌血症
患者,男,16岁,发热4天伴纳差2天急诊。检查:血压114/70mmHg,左脚趾甲沟部红肿破溃。血白细胞计数为20x10
/L,中性粒细胞为89%。
经处理3天后患者体温升高,且血压和血小板计数下降,此时患者可能合并有
A:败血症 B:DIC C:感染性休克 D:多器官衰竭 E:菌血症
某男性患者,23岁,高热,咳嗽,右侧胸痛一天就诊,胸部透视右下肺片状阴影。白细胞计数22×10
/L,中性粒细胞90%。
以下可致中性粒细胞增多的疾病是
A:再生障碍性贫血 B:水痘 C:伤寒 D:副伤寒 E:急性链球菌感染
一男性患者,主诉咽部疼痛、吞咽困难,体温39℃。检查见咽部明显充血,扁桃体红肿,颌下淋巴结大、压痛。血常规检查:白细胞28×10
/L,中性粒细胞0.86(杆状核细胞为0.08),伴有中毒颗粒、空泡。
正常人中性粒细胞占白细胞分类的比例为
A:0.1~0.3 B:0.2~0.3 C:0.3~0.4 D:0.5~0.7 E:0.7~0.8
患者女,58岁,右大腿外侧红肿剧痛并出现畏寒发热,全身无力3d。3d前患者右大腿外侧红肿,疼痛,经青霉素及其他一般治疗后,病变区仍向四周扩大,红肿,疼痛加重,并出现畏寒,发热,全身无力。体检:体温38.9℃,心率92/min,呼吸26/min。右大腿外侧病变区皮肤呈暗红色,明显水肿,与正常皮肤无明显分界,剧痛,血白细胞数15.0×10
/L,中性粒细胞0.86。
经青霉素及其他一般治疗后,红肿范围扩大。查体:局部有波动感,血白细胞数15.0×10
/L,中性粒细胞0.86。治疗应立即采取
A:即更换抗生素 B:加强全身营养 C:少量多次输新鲜血 D:中药外敷 E:广泛多处切开,加强抗生素治疗
某男性患者,主诉咽部疼痛、吞咽困难,体温39℃。检查见咽部明显充血,扁桃体红肿,颌下淋巴结大、压痛。血常规检查:白细胞28×10
/L,中性粒细胞0.86(杆状核细胞为0.08),伴有中毒颗粒、空泡。
正常人中性粒细胞占白细胞分类的比例为
A:0.1~0.3 B:0.2~0.3 C:0.3~0.4 D:0.5~0.7 E:0.7~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