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男,43岁,风湿性心脏病史多年。近1周活动后出现心慌,心悸,胸闷明显伴气促。查体:血压140/50 mmHg,心率100次/min,S1正常,S2稍增强,胸骨左缘第3肋间可闻及舒张早期叹气样杂音,X线见心影扩大,以左心室增大为主,双肺淤血征,超声心动图提示风湿性主动脉瓣关闭不全(重度)。
判断该患者是否有心力衰竭,最可靠的临床表现是
A:查体心界扩大,有震颤 B:心电图左心室容量负荷增加 C:X线检查示左心室增大 D:阵发性夜间呼吸困难 E:第三心音
患者男,43岁,风湿性心脏病史多年。近1周活动后出现心慌,心悸,胸闷明显伴气促。查体:血压140/50 mmHg,心率100次/min,S
正常,S
稍增强,胸骨左缘第3肋间可闻及舒张早期叹气样杂音,X线见心影扩大,以左心室增大为主,双肺淤血征,超声心动图提示风湿性主动脉瓣关闭不全(重度)。
判断该患者是否有心力衰竭,最可靠的临床表现是
A:查体心界扩大,有震颤 B:心电图左心室容量负荷增加 C:X线检查示左心室增大 D:阵发性夜间呼吸困难 E:第三心音
女性,56岁,胸闷,气促2个月来院就诊。1年前曾因乳腺癌行手术治疗。半年前发现左锁骨上淋巴结肿大。查体时发现心影向两侧扩大,心脏搏动减弱,心音遥远。化验检查血常规,血沉均正常,X线胸片示右肺阴影,心影扩大。
1天来患者气促明显加重,不能平卧,检查:血压80/60mmHg,心浊音界明显扩大,心音弱,心率120次/分,有奇脉。发生以上情况最可能的原因是
A:自发性气胸 B:心脏压塞 C:肺栓塞 D:急性右心衰竭 E:急性左心衰竭
某男性患者,35岁,呼吸困难,下肢浮肿,心电图示T波异常,X线示心影增大和肺淤血,超声提示全心扩大,左心室呈"球形"扩大,左室射血分数为35%
超声表现不包括
A:"大心腔,小开口" B:室壁运动弥漫性减弱 C:各瓣口可见血流反流显像 D:M型超声示二尖瓣呈"钻石样"改变 E:EPSS减小
某男性患者,35岁,因“呼吸困难,下肢水肿2 d”来诊。胸部X线片:心影增大和肺淤血。ECG:T波异常。超声:全心扩大,左心室呈“球形”扩大,左心室射血分数35%。
超声表现不包括
A:大心腔,小开口 B:室壁运动弥漫性减弱 C:各瓣口可见血流反流 D:M型超声示左房室瓣呈“钻石样”改变 E:EPSS减小
某女性患儿,3岁,生后即有发绀,哭闹时尤甚,逐年加重,喜蹲踞,查体:胸骨左缘第3、4肋骨间3/6级收缩期吹风样杂音。胸片示肺纹理稀疏、纤细,肺门影小,心影呈"靴形心"。
该病患者的心影,多表现为
A:明显增大 B:缩小 C:进行性增大 D:正常或轻度增大 E:雪人征
某女性患儿,3岁,生后即有发绀,哭闹时尤甚,逐年加重,喜蹲踞,查体:胸骨左缘第3、4肋骨间3/6级收缩期吹风样杂音。胸片示肺纹理稀疏、纤细,肺门影小,心影呈"靴形心"。
"梨形心"是以下哪种疾病的典型心影
A:心包积液 B:二尖瓣狭窄 C:肺源性心脏病 D:房间隔缺损 E:二尖瓣狭窄并关闭不全
某男性患者,35岁,呼吸困难,下肢浮肿,心电图示T波异常,X线示心影增大和肺淤血,超声提示全心扩大,左心室呈"球形"扩大,左室射血分数为35%
超声表现不包括
A:"大心腔,小开口" B:室壁运动弥漫性减弱 C:各瓣口可见血流反流显像 D:M型超声示二尖瓣呈"钻石样"改变 E:EPSS减小
5岁女童,1周前受凉发热,咳嗽、咳痰;先是咳黏液,近2天咳嗽、咳痰加重,咳脓痰,并伴有呼吸困难。体格检查:体温39℃,脉搏156次/分,呼吸24次/分。急性病容,呼吸急促,面色苍白,口唇发绀,鼻翼扇动。听诊双肺散在中、小水泡音。心音低钝,心率156次/分,心律齐。实验室检查:白细胞20×10
个/L。X线检查:左、右肺下叶散在分布的灶状阴影。入院后经积极治疗症状未见减轻,之后患者很快出现了肝、脾脏肿大,病情逐渐加重,抢救无效死亡。尸检主要见:左、右肺下背叶侧,肺表面和切面均见多灶状和小片分布的实变病灶。肝脏、脾脏和肾脏肿大,被膜紧张。显微镜下:气管和左、右主支气管壁弥漫性炎细胞浸润,以中性粒细胞为主。肺内实变病灶可见细支气管壁充血、水肿、中性粒细胞浸润,管腔内有大量脓细胞和渗出物,其周围肺泡腔内充满纤维素、水肿液和大量变性、坏死的中性粒细胞,部分区域病灶相互融合成片。肝小叶中央静脉和肝窦扩张淤血、脾淤血明显和肾脏髓质血管明显扩张淤血。
本病例,尸检时肝、脾和肾脏肿大。显微镜:肝、脾淤血明显和肾脏明显的淤血,提示该病例有
A:急性右心衰竭 B:慢性左心衰竭 C:体循环淤血 D:右心排出量增多 E:有效循环血容量增加 F:肺间质纤维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