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女,3个月,因“全身皮肤水疱,红斑,色素沉着,结痂3个月”来诊。患儿出生后4 d,双下肢出现散在水疱,数日后蔓延至躯干。水疱糜烂,结痂后新的水疱出现。1个月后出现红斑,结节,疣状斑块及涡旋状色素沉着。否认家族类似病史及父母近亲婚配。查体:四肢,躯干见网状,漩涡状色素沉着及红斑,疣状结节,散在水疱。

该病的遗传方式是

A:常染色体隐性遗传 B:常染色体显性遗传 C:多基因遗传 D:X连锁遗传 E:Y连锁遗传

患儿,男,165天,因"频发的四肢抽搐2周"入院,每次发作前无明显诱因,发作形式为婴儿痉挛样;母孕期无家禽接触史,现智能发育与同龄儿相似,家族中无遗传病史记载。查体:T36.3℃,体重7.5kg,身高75cm,眼距增宽明显,前胸见大小不等,散在分布色素脱失斑5处,与周边皮肤分界清楚;神经系统检查无阳性体征。血常规,脑脊液检查正常。头颅CT:侧脑室旁见散在钙化灶。

该病的遗传方式是

A:常染色体隐性遗传 B:X连锁遗传 C:常染色体显性遗传 D:多基因遗传 E:Y连锁遗传

患者,男性,4岁,乳牙。人工喂养,乳磨牙近中关系,乳前牙反,反覆中度,下颌前突,位置前移,下前牙无散在间隙,否认家族遗传史。

矫治描述错误的是

A:常见于吮拇指,咬物习惯,以及乳磨牙与牙槽骨粘连 B:不良习惯所致的开可用舌刺,舌屏,腭网,指套等装置 C:乳牙列期和混合牙列初期开多为牙性开 D:去除不良习惯后成年患者开自行纠正 E:遗传,先天因素,佝偻病等可致骨性开

 患者女,35岁,因“渐进性走路不稳3年”来诊。无外伤及中毒病史。家族史:母亲58岁健在,父亲30岁时因车祸死亡,祖母72岁因走路不稳已不能独立行走10年。查体:智力好;吟诗样语言;慢眼动,突眼,水平眼震,眼轮匝肌及面表情肌可见束颤;指鼻,跟膝胫试验明显不稳,下肢腱反射活跃,未发现感觉障碍。

该家系的遗传方式是

A:常染色体显性遗传 B:常染色体隐形遗传 C:性连锁显性遗传 D:性连锁隐性遗传 E:线粒体遗传

以下血液病患者可能具有的家族遗传史是

男性,15岁。幼儿时即发现有面色苍白,近2月头昏,乏力来诊。化验:Hb80g/L,白细胞及血小板正常,网织红细胞0.11(11%),红细胞渗透脆性增加。

A:父亲有脾肿大及贫血史 B:母亲有酱油样小便及贫血史 C:外祖父有膝关节血肿及肌肉血肿史 D:母亲有膝关节血肿及肌肉血肿史 E:兄有白血病史

以下血液病患者可能具有的家族遗传史是

女性,16岁。因发热服复方新诺明6片,2d后头昏,皮肤发黄。化验:Hb6%/L,WBC13.2x10/L,血小板正常,高铁血红蛋白还原试验(+)。自体溶血试验增强,可被葡萄糖和ATP纠正。

A:父亲有脾肿大及贫血史 B:母亲有酱油样小便及贫血史 C:外祖父有膝关节血肿及肌肉血肿史 D:母亲有膝关节血肿及肌肉血肿史 E:兄有白血病史

患者,男性,32岁,腰部胀痛1周,家族史:父亲死于尿毒症。查体:BP 175/100mmHg,P 80次/分。尿常规:红细胞4~12/HP,血红蛋白123g/L,血肌酐700μmol/L。腹部B超显示双肾可见多个大小不等的囊肿。明确诊断为多囊肾。

多囊肾的常见遗传方式为

A:X染色体隐性遗传 B:常染色体显性遗传 C:常染色体隐性遗传 D:Y染色体显性遗传 E:遗传突变

某男性患者,33岁,腰部胀痛1周,家族史:父亲死于尿毒症。查体:BP 175/100mmHg,P 80次/分。尿常规:红细胞4~12/HP,血红蛋白123g/L,血肌酐700μmol/L。腹部B超显示双肾可见多个大小不等的囊肿。明确诊断为多囊肾。

多囊肾的常见遗传方式为

A:X染色体隐性遗传 B:常染色体显性遗传 C:常染色体隐性遗传 D:Y染色体显性遗传 E:遗传突变

某男性患儿,165天。因"频发的四肢抽搐2周"入院,每次发作前无明显诱因,发作形式为婴儿痉挛样;母孕期无家禽接触史,现智力发育与同龄儿相似,家族中无遗传病史记载。查体:T36.3℃,体重7.5kg,身高75cm,眼距增宽明显,前胸见大小不等、散在分布色素脱失斑5处,与周边皮肤分界清楚;神经系统检查无阳性体征。血常规、脑脊液检查正常。头颅CT:侧脑室旁见散在钙化灶。

该病的遗传方式是

A:常染色体隐性遗传 B:X连锁遗传 C:常染色体显性遗传 D:多基因遗传 E:Y连锁遗传

微信扫码获取答案解析
下载APP查看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