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男,65岁。主因活动后背部剧烈疼痛5 h,双下肢无力1 h入院。同时伴出汗,心慌,胸闷等不适。既往有高血压病史。体格检查:T 36.5 ℃,BP 140/90 mmHg。口唇发绀。心率86次/min,律齐,主动脉瓣3/6级舒张期杂音。右侧足动脉搏动摸不到,右下肢皮温低。
目前诊断为(提示 经胸超声心动图发现主动脉根部扩张,主动脉壁增厚;CT示:“双腔”主动脉。)
A:特发性肺动脉__ B:主动脉夹层 C:先天性心脏病相关性肺动脉__ D:急性心脏压塞 E:急性心肌梗死 F:急性肺栓塞
患者女,45岁,因“活动后胸闷,气促1年余,加重1周”来诊。查体:意识清楚,精神尚可,BP 155/65 mmHg,HR 104次/min,律齐,主动脉瓣听诊区可闻及I2/Ⅵ级舒张期杂音,双下肢无水肿。
患者超声心动图:主动脉瓣重度关闭不全,主动脉根部及升主动脉增粗(最大直径5.5 cm)。该患者最佳的手术方式是
A:Bentall术 B:Wheat术 C:升主动脉成形术 D:单纯主动脉瓣替换术 E:Cabrol术
患者男,36岁。因“活动后胸闷,气促2年,声音嘶哑1周”来诊。既往史无特殊。查体:T 36.8 ℃,P 87次/min,R 18次/min,BP 140/60 mmHg。意识清楚,唇无发绀,颈动脉搏动明显。HR 87次/min,律齐,主动脉瓣听诊区可闻及I3/Ⅵ级舒张期杂音。双下肢无水肿。
该患者行升主动脉及主动脉弓部手术的适应证包括(提示 患者入院后行超声心动图检查:主动脉瓣重度关闭不全,升主动脉瘤样扩张。胸主动脉增强CT:主动脉根部扩大,升主动脉及主动脉弓部明显增粗。)
A:升主动脉瘤直径>5.0 cm,不论有无症状,均应手术治疗 B:动脉瘤直径在4.0~5.0 cm,随访1年内瘤体直径增加超过0.5 cm者应手术治疗 C:马方综合征或有遗传家族史患者,升主动脉瘤直径>4.5 cm,应手术治疗 D:主动脉瓣病变需行主动脉瓣置换者,升主动脉直径4.0 cm,需同期置换升主动脉 E:有症状的弓部主动脉瘤 F:弓部主动脉瘤直径>6.0 cm G:弓部主动脉瘤增长率>0.5 cm/年,应手术治疗 H:并发升主动脉,主动脉瓣病变或降主动脉瘤需手术治疗者,即使弓部瘤无症状或直径<6.0 cm,也需同期手术治疗
男,70岁。超声检查见主动脉瓣增厚,钙化,开放受限,关闭不拢,升主动脉扩张。诊断为主动脉瓣狭窄伴关闭不全,拟行手术治疗。
该患者主动脉瓣手术的最佳方案是
A:置换机械瓣 B:置换生物瓣 C:自体肺动脉瓣移植 D:主动脉根部移植 E:主动脉瓣成形
男性,70岁。彩色B超检查发现主动脉瓣增厚钙化,开放受限,关闭不拢,升主动脉扩张。临床诊断为主动脉瓣狭窄伴关闭不全。拟行手术治疗。
根据患者情况,最适宜的手术方式是采取
A:置换机械瓣 B:置换生物瓣 C:自体肺动脉瓣移植 D:主动脉根部移植 E:主动脉瓣成形
某男性患者,73岁,因“活动后心悸、胸闷3年余”来诊。查体:心界扩大,心前区Ⅲ/Ⅵ级舒张期杂音。心脏超声:主动脉瓣增厚,回声增强,可见多个强回声斑附着,开放幅度尚可,闭合时可见缝隙。
主动脉瓣反流呈中心性,则测量主动脉瓣反流束频谱的最佳切面为
A:胸骨上窝主动脉弓长轴切面 B:胸骨旁左心长轴切面 C:主动脉根部短轴切面 D:心尖三腔切面 E:心尖五腔切面
某男性患者,19岁,身高1.85米,瘦长体形,有指征、腕征、眼睛高度近视、晶体脱位、心前区闷痛和气短。超声心动图表现为升主动脉内径明显扩张为54mm,主动脉弓35mm,降主动脉30mm,其内未见明显夹层分离。左室、左房增大,二尖瓣前叶收缩期突向左房,深度为0.78cm,左房内见蓝色花彩血流束,面积为12.3cm
,左室流出道内舒张期见红色花彩血流束,面积7.9cm
关于主动脉,可诊断为
A:升主动脉瘤 B:升主动脉夹层动脉瘤 C:主动脉窦瘤 D:假性主动脉瘤 E:降主动脉瘤
某女性患者,49岁,血压150/70mmHg,心底部有舒张期叹气样杂音,以胸骨左缘第二、三肋间最响,A
减弱,X线示"主动脉型心",主动脉增宽,诊断为风湿性主动脉瓣关闭不全。
关于主动脉瓣关闭不全换瓣术后,不正确的是
A:急性关闭不全患者,术后舒张顺应性较差 B:急性关闭不全患者,术后左室收缩力相对较差 C:慢性重度患者,需较高的左室充盈压 D:换瓣术后应选择较低的PCWP E:非窦性心律时PCWP应稍低 F:术后早期由于左室功能低下,可能需要正性肌力药或IABP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