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44岁。反复右上腹痛,寒战,发热及黄疸1年,1周前病人又出现腹痛,黄疸,无明显发热,但黄疸加重,Murphy征(-),肝区叩击痛,B超示肝内外胆管扩张,内有强光团伴声影。
行手术治疗,术中发现肝左外叶内胆管有巢状结石及胆总管结石,应首选
A:胆囊造口+胆道探查+T形管引流术 B:胆囊切除+胆道探查+胆肠内引流术 C:胆囊切除+胆道探查+肝左外叶切除术 D:胆囊切除术+胆道探查+T形管引流术 E:胆道探查+肝左外叶切除+胆肠内引流术
患者男,35岁。皮肤,巩膜黄染3年,黄疸进行性加深但存在波动,反复发作高热寒战,上腹痛等症状,合并溃疡性结肠炎,无胆管结石病史。腹部查体无明显阳性体征。
最可能的诊断是(提示TBil175μmol/L,DBil152μmol/L,抗线粒体抗体(-),CA19-9(-),CEA(-)。MRCP示:左右肝管汇合处及肝内胆管管腔多发狭窄,但表面平滑;肝内胆管的分支减少,僵直。)
A:Caroli病 B: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 C: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 D:胆管癌 E:胆管结石 F:自身免疫性肝病
男,24岁,反复右上腹痛,寒热,黄疸12年,此次起病后黄疸持续不退,B超肝内外胆管扩张,内有强光团伴声影。
胆道影像学检查发现肝内外胆管扩张,胆总管下端有杯口状负影最可能的诊断是:
A:壶腹周洞癌 B:下段胆管癌 C:胆道蛔虫病 D:原发性胆管结石 E:继发性胆管结石
女性,58岁。9个月来巩膜及皮肤发黄,伴皮肤瘙痒来诊。体检:巩膜及皮肤明显黄染,肝肋下4 cm,质硬无压痛,脾肋下5 cm,考虑为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
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与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的鉴别诊断主要依靠
A:CT B:B超 C:经皮肝穿刺胆管造影 D:ERCP E:胆囊造影
某男性患者,36岁,皮肤、巩膜黄染3年,黄疸进行性加深但存在波动,反复发作高热寒战、上腹痛等症状,合并溃疡性结肠炎,无胆管结石病史。腹部查体无明显阳性体征。
最可能的诊断是(提示TBil175μmol/L,DBil152μmol/L,抗线粒体抗体(-),CA19-9(-)、CEA(-)。MRCP示左右肝管汇合处及肝内胆管管腔多发狭窄,但表面平滑;肝内胆管的分支减少、僵直。)
A:Caroli病 B: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 C: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 D:胆管癌 E:胆管结石 F:自身免疫性肝病
某女性患者,39岁,因“体检时超声发现肝肿物1 d”来诊。无不适。查体:未见明显异常。肝超声:肝外形正常,内部呈中等回声,左内叶内一个直径3 cm低回声肿物,边界清楚,内部回声均匀,CDFI显示肿物周边及内部有稀疏血流信号,RI=0.67,肝内、外胆管不扩张。
若患者有肝病史,肝表面不光滑,实质回声粗乱,肿瘤周边有低回声晕,最客观的诊断描述是
A:局灶性结节性增生(FNH) B:提示血管瘤 C:腺瘤 D:提示肝细胞肝癌,建议超声造影 E:胆管细胞癌可能
某女性患者,39岁,因“体检时超声发现肝肿物1 d”来诊。无不适。查体:未见明显异常。肝超声:肝外形正常,内部呈中等回声,左内叶内一个直径3 cm低回声肿物,边界清楚,内部回声均匀,CDFI显示肿物周边及内部有稀疏血流信号,RI=0.67,肝内、外胆管不扩张。
若患者无肝病史,肝表面光滑,实质回声均匀,肿瘤周边回声增强,最客观的诊断描述是
A:提示肝脓肿 B:局灶性结节性增生(FNH) C:提示血管瘤,建议超声造影 D:肝细胞肝癌,建议超声造影 E:胆管细胞癌可能
某女性患者,43岁,既往健康,近2个月出现巩膜、皮肤黄染,呈进行性加重,无腹痛,略消瘦,体检见:肝肋下可触及,右上腹扪及肿大之胆囊,无触痛,无发热。
B超显示肝内外胆管扩张,则梗阻部位可能在
A:第一肝门处 B:Vater壶腹周围 C:胆总管下端 D:第二肝门处 E:肝总管与胆囊管汇合处 F:肝内胆管阻塞
某男性患者,74岁,肝区偶感不适,腹胀、消瘦乏力,行MRI检查,如图。 
肝门区胆管癌(Klatskin瘤)最常见的MRI表现为
A:肝门区大肿块 B:肝门区胆管腔内充盈缺损 C:肝内胆管扩张,肝总管及胆总管无扩张 D:胆囊明显缩小 E:肝内及淋巴结转移病灶 F:周围见多个淋巴结肿大
肝胆管结石( )
A:在我国发病率较高 B:不如胆囊结石多 C:在肝内时多在左肝管 D:多为胆色素结石 E:常合并肝外胆管结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