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省地方病预防控制所为了解和掌握该省国营牧场职业人群布鲁氏菌病的流行情况,对3家牧场的职业人群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在966名调查对象中,有l22人感染布鲁氏菌,在这122人中,有57人患布鲁氏菌病。
关于布鲁氏菌病的流行病学特点,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该病在我国主要分布于东北西北华北等地区 B:该病只有成人易感 C:在我国该病的主要传染源为骆驼 D:该病的发生率性别差异显著 E:该病的主要传播途径为呼吸道传播
某省地方病预防控制所为了解和掌握该省国营牧场职业人群布鲁氏菌病的流行情况,对3家牧场的职业人群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在966名调查对象中,有l22人感染布鲁氏菌,在这122人中,有57人患布鲁氏菌病。
所调查职业人群中布鲁氏菌的患病率为
A:5.90% B:46.72% C:12.63% D:50.10% E:15.57%
女性患者,67岁。右手抖动,行走缓慢己4年,经过神经科检查后考虑为帕金森病。
此病的主要病理生化改变为黑质变性,在纹状体内可以出现
A:多巴胺含量显著减少 B:多巴胺含量显著增高, C:乙酰胆碱含量显著减少 D:乙酰胆碱含量显著增高 E:高香草酸含量增高
某男性患者,64岁,左肢体抖动6年,右肢体抖动3年,行走困难1年。外院诊断为“帕金森病”,给予左旋多巴制剂治疗,早期效果好,近期疗效减退,现口服美多巴250mg,每日3次。既往无特殊病史。体检:神清,面具脸,言语含糊不清,四肢静止性震颤,左侧为重。四肢肌张力明显增高。行走起步困难,步幅小,呈前冲步态。
帕金森病常需要同下列哪些疾病鉴别
A:原发性震颤 B:肝豆状核变性 C:Huntington舞蹈病 D:Alzheimer病 E:West综合征 F:Lennox-Gastaut综合征 G:Foster-Kennedy综合征
某男性患者,64岁,左肢体抖动6年,右肢体抖动3年,行走困难1年。外院诊断为“帕金森病”,给予左旋多巴制剂治疗,早期效果好,近期疗效减退,现口服美多巴250mg,每日3次。既往无特殊病史。体检:神清,面具脸,言语含糊不清,四肢静止性震颤,左侧为重。四肢肌张力明显增高。行走起步困难,步幅小,呈前冲步态。
帕金森病的治疗药物包括下列哪些种类
A:抗胆碱能药 B:金刚烷胺 C:复方左旋多巴 D:多巴胺受体激动剂 E:MAO-B激动剂 F:COM-T激动剂 G:MAO-B抑制剂 H:COMT抑制剂
某男性患者,64岁,左肢体抖动6年,右肢体抖动3年,行走困难1年。外院诊断为“帕金森病”,给予左旋多巴制剂治疗,早期效果好,近期疗效减退,现口服美多巴250mg,每日3次。既往无特殊病史。体检:神清,面具脸,言语含糊不清,四肢静止性震颤,左侧为重。四肢肌张力明显增高。行走起步困难,步幅小,呈前冲步态。
目前临床治疗帕金森病的手术方法包括下列哪些
A:大脑脚切断术 B:立体定向苍白球毁损术 C:立体定向丘脑腹外侧核毁损术 D:立体定向丘脑底核毁损术 E:脑深部电极植入苍白球刺激术 F:脑深部电极植入丘脑刺激术 G:脑深部电极植入丘脑底核刺激术
某女性患者,68岁,右手抖动、行走缓慢己4年,经过神经科检查后考虑为帕金森病。
此病的主要病理生化改变为黑质变性,在纹状体内可以出现
A:多巴胺含量显著减少 B:多巴胺含量显著增高、 C:乙酰胆碱含量显著减少 D:乙酰胆碱含量显著增高 E:高香草酸含量增高
某男性患者,71岁,诊断帕金森病已10年,目前医嘱服用药物:美多巴、息宁、恩托卡朋(柯丹)。
抗帕金森药物的不良反应除外
A:直立性低血压 B:胃肠道反应 C:幻觉、错觉 D:肝损害 E:异动症
某男性患者,73岁,化工厂退休工人,因“间断晕厥6个月”来诊。患者4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系鞋带困难,未重视;3年前起床、翻身困难,诊断为帕金森病,一直服用美多巴、息宁、金刚烷胺。近6个月来,多次在站立或爬楼时出现晕厥。患者便秘,粪便干结,4~6d排粪1次。糖尿病病史6年,血糖控制在正常范围。其兄患帕金森病。查体:T36.4℃,P70次/min,R18次/min,BP110/70mmHg;意识清楚、面具脸,双上肢铅管样肌张力增高。颅脑MRI:脑萎缩。
该患者患帕金森病的主要因素有
A:年龄老化 B:糖尿病 C:长期在工作环境中接触某些有毒化学物 D:遗传因素 E:脑动脉硬化 F:脑萎缩
帕金森氏病属于()
A:间歇性运动障碍 B:发作性运动障碍 C:诱发性运动障碍 D:随意运动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