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45岁,近2个月来感胸闷,心悸,气促,乏力,逐渐出现少尿,下肢水肿。查体:颈静脉充盈,血压90/60mmHg,心浊音界向两侧扩大并随体位而改变,心音低钝,肝大,肝颈静脉回流征阳性。X线提示心脏阴影普遍性向两侧扩大,心脏搏动减弱。

体检时可能出现的脉搏是

A:正常脉 B:无脉 C:水冲脉 D:交替脉 E:奇脉

患儿男,生后10 d,因“进行性青紫和气促加重“来诊。查体:口唇发绀,心前区未触及明显震颤,HR 170次/min,肺动脉瓣听诊区第二心音呈单一音,心前区未闻及明显杂音。超声心动图:室间隔完整的肺动脉闭锁;冠状动脉造影排除右心室依赖型冠状动脉循环。

应采取的措施是(提示 改良B-T分流术+跨瓣补片右心室流出道重建术后,出现低心排血量综合征。超声心动图:肺动脉瓣及三尖瓣均存在反流。)

A:结扎动脉导管 B:减少B-T分流 C:增加SVR D:降低SVR E:增加PVR F:降低PVR

 患者女,32岁,因胸闷,气促,乏力,心悸等症状来诊,经检查诊断为先天性心脏病,肺动脉瓣狭窄。

下列描述中不符合肺动脉瓣狭窄的是

A:第一心音正常,第二心音减弱,胸骨左缘第2,3肋间闻及3/6级喷射样收缩期杂音 B:心电图电轴右偏,右心室肥厚 C:X线胸片见肺动脉段突出,心影心尖左移上翘,肺血流减少 D:第二心音固定分裂,主动脉瓣及肺动脉瓣第二心音成分均增强 E:肺动脉瓣狭窄的治疗目前越来越倾向于球囊导管成形术 F:可于胸骨左缘第二肋间闻及粗糙响亮的收缩期杂音,常伴收缩期喀喇音,肺动脉瓣区第二心音减弱并分裂,主动脉瓣区第二心音正常,右心室肥厚,增大,肺动脉主干呈狭窄后扩张 G:右心室压力越高表明肺动脉瓣狭窄越重

患者男,55岁,因“反复胸闷,气促1年余,加重并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3d”来诊。考虑急性左心衰竭。拟行中心静脉置管,以监测中心静脉压。

关于中心静脉置管的指征,叙述错误的是

A:长期接受胃肠外营养 B:需接受大量,快速输血和补液 C:抗生素治疗需静脉给药 D:放置临时起搏器 E:需长期补液,外周静脉穿刺困难者 F:需要进行血流动力学监测动脉血气分析

某中年女性,喘息,咳嗽,每遇情志刺激而诱发,发时突然呼吸短促,但喉中痰声不著,气憋,胸闷,胸痛,咽中如有炙脔,失眠,苔薄,脉弦。

该患者喘证迁延失治,渐至喘促,动则加剧,呼多吸少,痰多,胸闷,舌淡苔腻,治当选用

A:金匮肾气丸 B:苏子降气汤 C:参附汤 D:生脉散 E:补肺汤

某中年女性,喘息,咳嗽,每遇情志刺激而诱发,发时突然呼吸短促,但喉中痰声不著,气憋,胸闷,胸痛,咽中如有炙脔,失眠,苔薄,脉弦。

该病人喘证迁延失治,渐至喘促,动则加剧,呼多吸少,痰多,胸闷,舌淡苔腻,治当选用

A:金匮肾气丸 B:苏子降气汤 C:参附汤 D:生脉散 E:补肺汤

某患者,女性,66岁,患者反复咳喘二十余年,加重3天。于门诊就诊时症见:喘促日久,动则喘甚,呼多吸少,呼则难升,吸则难降,气不得续,形瘦神惫,跗肿,汗出肢冷,面青唇紫,舌淡苔白,脉微细。

若患者经治疗病情控制不佳,进一步加重,症见:喘逆剧甚,张口抬肩,鼻扇气促,端坐不能平卧,稍动则咳喘欲绝,或有痰鸣,心慌动悸,烦躁不安,面青唇紫,汗出如珠,肢冷,脉浮大无根。则选用的方剂为

A:生脉散合补肺汤加减 B:参附汤送服黑锡丹,蛤蚧粉 C:金匮肾气丸合参蛤散加减 D:七味都气丸合生脉散加减 E:六味地黄丸加减

患者陈某,男性,45岁,既往有支气管哮喘病史,1天前感寒后出现呼吸急促,喉中哮鸣有声,胸膈满闷如塞,咳不甚,痰少咯吐不爽,面色晦黯带青,口不渴,或渴喜热饮,天冷或受寒加重,形寒怕冷,舌苔白滑,脉浮紧。

若患者哮病反复发作,喘息鼻扇,张口抬肩,气短息促,烦躁,昏蒙,面青,四肢厥冷,汗出如油,脉细数不清,舌质青黯,苔腻。其首选方剂是

A:参附汤送服黑锡丹、蛤蚧粉 B: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合参附汤加减 C:金匮地黄丸合参蛤散加减 D:回阳救逆汤合生脉饮加减 E:平喘固本汤合补肺汤加减

微信扫码获取答案解析
下载APP查看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