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幼儿发生单纯疱疹病毒的原发感染多见于6个月~2岁。因为6个月以后的婴儿来自母体的抗体多数消失,所以此时容易发生HSV-1型原发感染。
婴幼儿发生的HSV-1型原发感染,90%属于
A:混合感染 B:显性感染 C:慢性感染 D:急性感染 E:隐性感染
婴幼儿发生单纯疱疹病毒的原发感染多见于6个月~2岁。因为6个月以后的婴儿来自母体的抗体多数消失,所以此时容易发生HSV-1型原发感染。
人体在HSV-1型原发感染后很快产生特异性免疫,能将大部分病毒清除。但少数病毒可长期存留于神经细胞内,无临床表现,潜伏的神经细胞主要位于
A:足趾神经节 B:手指末梢神经节 C:三叉神经节和颈上神经节 D:骶神经节 E:耳后神经节
患者男,2岁,1周前因低热,轻咳曾诊断为“上呼吸道感染”,经治疗后好转。2 d前又出现低热,入院当天发现患儿不能站立。查体:体温37.5 ℃,心,肺(-),右下肢腱反射消失,肌张力低,感觉尚正常,脑膜刺激征(+)。
该患儿诊断首先考虑
A:周期性瘫痪 B:急性脊髓炎 C:肌营养不良 D: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E:脊髓灰质炎 F:感染性多发性神经根炎
患者男,2岁,1周前因低热,轻咳曾诊断为“上呼吸道感染”,经治疗后好转。2 d前又出现低热,入院当天发现患儿不能站立。查体:体温37.5 ℃,心,肺(-),右下肢腱反射消失,肌张力低,感觉尚正常,脑膜刺激征(+)。
对于该病的病原体,叙述正确的是
A:基因组为单股正链RNA B:该病的控制主要依赖于被动免疫 C:主要经粪-口途径传播 D:若血清抗体有4倍或以上增长,有诊断意义 E:病后产生的抗体持续时间短 F:可导致多数患者出现脑膜炎症状
男性,18岁,上呼吸道感染后2天出现血尿,尿常规蛋白阴性,尿红细胞满视野。
提示:住院后给予抗感染治疗,全身症状好转,但仍有血尿,行肾活检,诊断为IgA肾病。提问:主要依据是
A:肾小球系膜区有免疫复合物沉积 B:肾小球系膜内有以IgA为主的免疫复合物沉积 C:上感后3天内突发血尿 D:发热 E:肾小球系膜细胞增生 F:肾小管空泡变性
男性,32岁,风心病史5年,2周前"感冒"后一直低热,咽痛,1周来心悸,胸闷较前加重,乏力,多汗。查体:面色苍白,心尖部闻及乐音样收缩期杂音
此患者低热原因最可能为( )
A: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 B:真菌感染 C:立克次体感染 D:草绿色链球菌感染 E:衣原体感染
某男,45岁,一月前行脾切除术后经锁骨下静脉导管输液,因肝功能异常转入感染科,3天后病人出现发热,体温:38℃,穿刺部位有弥散性红斑和炎性分泌物,并有疼痛感。
此感染应属于
A:穿刺部位感染 B:穿刺部位感染属于医院感染 C:穿刺部位感染不属于医院感染 D:穿刺部位无菌化脓不属于感染 E:以上都不是
某男性患者,19岁,上呼吸道感染后2天出现血尿,尿常规蛋白阴性、尿红细胞满视野。
提示 住院后给予抗感染治疗,全身症状好转,但仍有血尿,行肾活检,诊断为IgA肾病。提问主要依据是
A:肾小球系膜区有免疫复合物沉积 B:肾小球系膜内有以IgA为主的免疫复合物沉积 C:上感后3天内突发血尿 D:发热 E:肾小球系膜细胞增生 F:肾小管空泡变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