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女,45岁,因“低热,焦虑,易怒,心悸,多汗1周”来诊。查体:T 37.6 ℃,P 100次/min;皮肤潮湿;甲状腺可触及,右侧有结节,质硬,压痛阳性,无震颤及血管杂音;舌,手细震颤(+)。

该患者T,T升高,是由于

A:甲状腺激素合成增多 B:甲状腺激素释放增多 C:甲状腺激素合成和释放均增多 D:甲状腺滤泡结构破坏,甲状腺激素释放入血循环 E:外周组织对甲状腺激素不敏感,致其代偿性分泌增多 F:自身免疫性破坏导致甲状腺激素过多释放入血

男,37岁,多食、易饥、大便次数增多、体重下降3个月,发作性软瘫1天。查体:P 110次/分,BP 150/60mmHg,体型匀称,皮肤潮湿。血钾3.0mmol/L。

该患者血钾降低的原因是

A:出汗排钾增加 B:腹泻排钾增多 C:细胞内外钾分布异常 D:钾摄入不足 E:尿钾排出增多

某女,37岁。发现甲状腺肿大伴心慌、多汗3个月余就诊。体检:甲状腺Ⅱ度肿大,质硬韧,表面欠均匀,无压痛,未闻及血管杂音,心率100次/min,律齐,皮肤略潮湿,双手细微震颤(±)。

甲状腺细针穿刺见大量淋巴细胞,此时患者在下列检查中最可能出现哪一组结果

A:TGA(抗甲状腺球蛋白抗体)升高,MCA(抗甲状腺微粒体抗体)升高 B:甲状腺B超示血流丰富 C:周围血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增多 D:血沉加快 E:TSH明显增高

某女性患者,46岁,因“低热、焦虑、易怒、心悸、多汗1周”来诊。查体:T 37.6 ℃,P 100次/min;皮肤潮湿;甲状腺可触及,右侧有结节,质硬,压痛阳性,无震颤及血管杂音;舌、手细震颤(+)。

该患者T、T升高,是由于

A:甲状腺激素合成增多 B:甲状腺激素释放增多 C:甲状腺激素合成和释放均增多 D:甲状腺滤泡结构破坏,甲状腺激素释放入血循环 E:外周组织对甲状腺激素不敏感,致其代偿性分泌增多 F:自身免疫性破坏导致甲状腺激素过多释放入血

某女性患者,44岁,因“低热、焦虑、易怒、心悸、多汗1周”来诊。查体:T 37.6 ℃,P 100次/min;皮肤潮湿;甲状腺可触及,右侧有结节,质硬,压痛阳性,无震颤及血管杂音;舌、手细震颤(+)。

该患者T、T升高,是由于

A:甲状腺激素合成增多 B:甲状腺激素释放增多 C:甲状腺激素合成和释放均增多 D:甲状腺滤泡结构破坏,甲状腺激素释放入血循环 E:外周组织对甲状腺激素不敏感,致其代偿性分泌增多 F:自身免疫性破坏导致甲状腺激素过多释放入血

某男性患者,42岁,心悸,多汗,消瘦2个月。查体:血压150/95mmHg,脉搏110次/分钟,皮肤潮湿多汗,精神兴奋,心尖部收缩期杂音

引起该患者血压增高的病最可能

A: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 B:甲状腺功能亢进 C:原发性高血压 D:肾小球肾炎 E:慢性肾盂肾炎

某女性患者,35岁,心搏增快,乏力,怕热多汗,烦躁易怒、食亢、易饥、消瘦四年,加重月余。其兄有类似病史。体查:T37.0℃,心率120次/分,BP142/70mmHg,甲状腺Ⅱ°增大、质软、右叶可闻及血管杂音、未扪及结节。双眼稍突、皮肤潮湿,双手抖(+)。

若患者I治疗后三个月,体重明显增加,心慌、怕热、多汗、易饿等症状基本消失,出现轻微畏寒、乏力、食欲稍减退,首先应考虑哪些情况

A:甲亢严重 B:甲减 C:甲状腺危象 D:放射性甲状腺炎 E:亚急性甲状腺炎

男,37岁,多食、易饥、大便次数增多、体重下降3个月,发作性软瘫1天。查体:P110次/分,BP150/60mmHg,体型中等,匀称,皮肤潮湿。血钾3.0mmol/L。该患者血钾降低的原因是()

A:出汗排钾增加 B:腹泻排钾增多 C:细胞内外钾分布异常 D:钾摄入不足 E:尿钾排出增多

男,37岁,多食、易饥、大便次数增多、体重下降3个月,发作性软瘫1天。查体:P110次/分,BP150/60mmHg,体型中等,匀称,皮肤潮湿。血钾3.0mmol/L。该患者血钾降低的原因是()

A:出汗排钾增加 B:腹泻排钾增多 C:细胞内外钾分布异常 D:钾摄入不足 E:尿钾排出增多

微信扫码获取答案解析
下载APP查看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