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女,35岁,未婚。因怕热、多汗消瘦2月余来诊。体检:甲状腺Ⅰ度肿大,杂音(-),心率120次/min,律齐。甲状腺吸碘率:3小时36%;24小时90%。

患者于治疗4月时,渐感双手及面部肿胀,甲状腺肿大Ⅱ度,此时应做下列哪项处理最合适

A:立即停药 B:补充甲状腺素 C:增加抗甲状腺药物剂量 D:加用碘剂 E:将抗甲状腺药物减量同时补充甲状腺素

某女,35岁,未婚。因怕热、多汗消瘦2月余来诊。体检:甲状腺Ⅰ度肿大,杂音(-),心率120次/min,律齐。甲状腺吸碘率:3小时36%;24小时90%。

停药后半年,患者妊娠2个月,自觉又出现心慌、多汗。复查FT3、FT4偏高,TSH 0.01 mU/L.(0.01μU/ml),考虑甲状腺功能亢进复发,此时最佳处理方案为

A:终止妊娠加口服丙硫氧嘧啶 B:维持妊娠加甲状腺大部切除 C:维持妊娠加小剂量甲巯咪唑(他巴唑) D:维持妊娠加小剂量丙硫氧嘧啶 E:维持妊娠加小剂量I治疗

某女性患者,29岁,未婚。心慌多汗1月余就诊。曾有哮喘史。体检:甲状腺二度肿大,双上极可闻及血管杂音,HR120次/分,T3.2ng/ml,T196ng/ml。吸碘率:3h39%、24小时92%。

在抢救甲状腺功能亢进危像时应首选

A:甲巯咪唑 B:丙硫氧嘧啶 C:糖皮质激素 D:复方碘液 E:大量普萘洛尔

某男性患者,26岁,心悸,多食,消瘦,易激动4个月,甲状腺Ⅰ°腺大,甲状腺吸碘率3小时60%,24小时72%。

进一步治疗时,以下哪些方案是正确的

A:定期随访 B:定期查FT、FT C:定期查WBC+DC D:症状消失,甲状腺功能正常时可停药 E:抗甲状腺药物治疗2周后,可考虑加甲状腺制剂

 某男性患者,28岁。因反复颈粗、突眼、心悸、乏力、消瘦j年余,抗甲状腺药物治疗复发,前来做吸碘率测定.测定前已停用他巴唑2个月,甲功生化:FT3:11.2pgml(1.8~4.1);FT4:5.45ng/di(0.81~1.89);TSH:0.01μIU/ml。TRAb:289IU/L(<13);TgAb:10IU/ml(<115);TPOAb:6.95IU/ml(<34)。血沉:正常。甲状腺B超:甲状腺增大,双叶甲状腺未见囊实性结节。吸碘率测定结果:2h、4h及24h分别为:5.2%、11.2%、20.7%,结论:甲状腺吸碘率曲线偏低。

吸碘率偏低的原因考虑为

A:近期曾行吸碘率测定的干扰 B:近期行甲状腺TcO显像 C:近期含碘食物及药物干扰 D:考虑病人为甲状腺炎症所致甲状腺激素水平增高而吸碘率曲线偏低的"分离现象" E:考虑他巴唑等药物干扰

某女性患者,32岁,因发现颈部肿块一个月入院,入院查体:甲状腺2度肿大,右侧甲状腺可触及一圆形,质中直径约3.5厘米的肿块,无压痛,随吞咽上下活动,颈部没有触及肿大淋巴结,甲状腺吸碘试验提示冷结节。

如果甲状腺吸碘试验提示热结节,我们要考虑

A:结节性甲状腺肿 B:甲舌囊肿 C:高功能甲状腺瘤 D:甲状腺癌 E:桥本氏瘤

某女性患者,66岁,心悸、多汗2年,曾不规律服用甲巯咪唑半年,症状缓解不佳。目前:ECG:不正常心电图,房颤。内分泌科建议I治疗。甲功生化:FT:5.6pg/ml(1.8~4.1);FT:2.Ing/dl(0.81~1.7),TSH:0.011μIU/ml。来核医学科行甲状腺吸I率测定。甲状腺I摄取率测定,2小时吸碘率为15%,24小时吸碘率为27%。

病人TRAb;5IU/ml(<13);TPOAb:10IU/ml(<34);TgAb:11.3IU/m1(<115)。B超示甲状腺右叶下极3.1cm×2.1cm低回声结节,形态规则,内部回声均匀,伴囊性改变,CDFI:结节内部血流丰富,周边血流环绕,内部血流穿入规则,提示滤泡病变。其甲状腺显像可能为

A:甲状腺右叶下极"冷"结节 B:甲状腺右叶下极"凉"结节 C:甲状腺右叶下极"热"结节 D:甲状腺右叶下极"温"结节 E:甲状腺显像未见异常

某女性患者,66岁,心悸、多汗2年,曾不规律服用甲巯咪唑半年,症状缓解不佳。目前:ECG:不正常心电图,房颤。内分泌科建议I治疗。甲功生化:FT:5.6pg/ml(1.8~4.1);FT:2.Ing/dl(0.81~1.7),TSH:0.011μIU/ml。来核医学科行甲状腺吸I率测定。甲状腺I摄取率测定,2小时吸碘率为15%,24小时吸碘率为27%。

触诊发现甲状腺右叶下极可触及3cm左右结节,质软,无触痛,活动度可。进一步考虑做下列检查,但应除外

A:甲状腺B超 B:TRAb C:TPOAb、TgAb D:甲状腺高锝[Tc]酸盐显像 E:F-FDG PET显像

某男性患者,28岁。因反复颈粗、突眼、心悸、乏力、消瘦5年余,抗甲状腺药物治疗复发,前来做吸碘率测定,测定前已停用他巴唑2个月,甲功生化:FT3:11.2pg/ml(1.8~4.1);FT4:5.45ng/dl(0,81~1.89);TSH;0.01μIU/ml。TRAb:2891U/L(<13);TgAb:10IU/ml(<115);TPOAb:6.951U/ml(<34)。血沉:正常。甲状腺B超:甲状腺增大,双叶甲状腺未见囊实性结节。吸碘率测定结果:2h、4h及24h分别为:5.2%、11.2%、20.7%,结论:甲状腺吸碘率曲线偏低。

吸碘率偏低的原因考虑为

A:近期曾行吸碘率测定的干扰 B:近期行甲状腺TcO显像 C:近期含碘食物及药物干扰 D:考虑病人为甲状腺炎症所致甲状腺激素水平增高而吸碘率曲线偏低的"分离现象" E:考虑他巴唑等药物干扰 F:近期服用倍他乐克的干扰

某女性患者,33岁,因发现颈部肿块一个月入院,入院查体:甲状腺2度肿大,右侧甲状腺可触及一圆形,质中直径约3.5厘米的肿块,无压痛,随吞咽上下活动,颈部没有触及肿大淋巴结,甲状腺吸碘试验提示冷结节。

如果甲状腺吸碘试验提示热结节,我们要考虑

A:结节性甲状腺肿 B:甲舌囊肿 C:高功能甲状腺瘤 D:甲状腺癌 E:桥本氏瘤

微信扫码获取答案解析
下载APP查看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