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女,64岁,因低热乏力,刺激性干咳伴活动后呼吸困难2周就诊。X线胸片示两侧肺门对称性淋巴结肿大伴两肺散在结节影,SACE 68 U (正常33+_10 U),PPD 5 U皮试阴性,经纤维支气管镜支气管黏膜活检,病理报告见类上皮细胞堆集成肉芽肿,请结合临床考虑。

处理方法是(提示 口服泼尼松后病情明显好转,每隔2周递减泼尼松5 mg/d,至治疗后第6个月时,泼尼松已减至5 mg/d,两肺微结节明显增多,DLco下降,证实因泼尼松减量过快引起复发。)

A:加用其他免疫抑制剂 B:换用其他免疫抑制剂 C:加用皮质激素吸入治疗 D:将泼尼松剂量恢复至开始剂量直至病情明显好转后,缓慢递减剂量 E:继续观察

 患者女,15岁,因“低热,盗汗,乏力15d, 头痛,畏光5d”来诊。查体:精神萎靡,颈强直 ,克尼格征(+)。PPD试验(+++);脑脊液常 规:WBC320x10/L,N0.40,L0.60, 蛋白(+)。胸部X线片:正常。

应用泼尼松的目的除外

A:减轻症状,缩短病程 B:抑制炎症渗出 C:减轻脑水肿 D:降低颅内压 E:防止脑室孔道及颅底部纤维粘连

患者女,64岁,因低热乏力,刺激性干咳伴活动后呼吸困难2周就诊。X线胸片示两侧肺门对称性淋巴结肿大伴两肺散在结节影,SACE 68 U正常(33+_10 U),PPD 5 U皮试阴性,经纤维支气管镜支气管黏膜活检病理报告见类上皮细胞堆集成肉芽肿,请结合临床考虑。

处理方法应选择(提示 口服泼尼松后病情明显好转,每隔2周递减泼尼松5 mg/d,至治疗后第6个月时,泼尼松已减至5 mg/d,两肺微结节明显增多,DL下降,证实因泼尼松减量过快引起复发。)

A:加用其他免疫抑制剂 B:换用其他免疫抑制剂 C:加用皮质激素吸入治疗 D:将泼尼松剂量恢复至开始剂量直至病情明显好转后,缓慢递减剂量 E:继续观察

女性,55岁,诊断为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经泼尼松治疗1年后,血小板加x10/L,但仍在维持服用泼尼松30mg/d

应进一步选择的治疗方法是

A:泼尼松加量 B:脾切除 C:服用叶酸 D:预防性输血小板 E:骨髓移植

患儿6岁,以明显水肿,尿少,尿蛋白(++++),诊断为肾病综合征,每天泼尼松1.5mg/kg,分3次口服己服4周,查尿蛋白已转阴。

为了达到良好的治疗效果,泼尼松的疗程是

A:4~6个月 B:8周 C:1~2年 D:9~12周 E:4周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经泼尼松治疗1年后,血小板20x10/L,但仍在维持服用泼尼松30mg/d。

应进一步选择的治疗方法是

A:泼尼松加量 B:脾切除 C:服用叶酸 D:预防性输血小板 E:骨髓移植

某女性患者,53岁,因“SLE口服泼尼松(20~40 mg/d)6年,病情加重伴身材变矮和腰痛6个月”来诊。查体:BP 155/100 mmHg;身高159 cm(2年前身高163 cm),体重58 kg;明显向心性肥胖、多血质;甲状腺未扪及;HR 76次/min,律齐;肺(-),肝、脾(-);脊柱胸椎、腰椎、胸骨有压痛;双下肢无水肿。实验室检查:血清钙、磷正常。

应采取的治疗是(提示:经减量泼尼松(10 mg/d),降压,补充钾盐、钙剂及其他对症治疗后,血电解质恢复正常,但患者的骨痛缓解不明显。)

A:卓能膦酸钠 B:雄激素 C:降钙素 D:钙剂加维生素D E:双膦酸盐 F:雌激素治疗

某女,55岁,诊断为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经泼尼松治疗1年后,血小板加×10/L,但仍在维持服用泼尼松30mg/d

应进一步选择的治疗方法是

A:泼尼松加量 B:脾切除 C:服用叶酸 D:预防性输血小板 E:骨髓移植

某女性患者,56岁,诊断为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经泼尼松治疗1年后,血小板20×10/L,但仍在维持服用泼尼松30mg/d。

应进一步选择的治疗方法是

A:泼尼松加量 B:脾切除 C:服用叶酸 D:预防性输血小板 E:骨髓移植

泼尼松()

A:效价与可的松相同,经肝脏代谢后起效,持续4~6小时 B:效价是可的松5倍,经肝脏代谢后起效,持续24小时 C:效价是可的松5倍,不经肝脏代谢而直接起效,持续24小时 D:效价是可的松30倍,不经肝脏代谢而直接起效,持续24小时 E:效价是可的松30倍,不经肝脏代谢而直接起效,持续72小时

微信扫码获取答案解析
下载APP查看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