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年某月某日,某电化厂液氯工段发生液氯钢瓶爆炸,使该工段414㎡厂房全部摧毁,相邻的冷冻厂厂房部分倒塌,两个厂房内设备,管线全部损毁,并造成附近办公楼及厂区周围280余间民房不同程度的损坏。液氯工段当班的8名工人当场死亡。更为严重的是,由于电化厂设在市区,与周围居民区距离较近。爆炸后扩散的10.2 t氯气波及7.53 k㎡,事故共导致779人氯气中毒,59人死亡。直接经济损失达63万元。 事故调查确认: (1)最初爆炸的1只液氯钢瓶是由某药物化工厂(以下简称"药化厂",该厂液化石蜡工段以液化石蜡和液氯为原料生产氯化石蜡)送到电化厂来充装液氯的。由于药化厂在生产设备与液氯钢瓶连接管路上没有安装逆止阀,缓冲罐或其他防倒灌装置,致使氯化石蜡倒灌入液氯钢瓶中。 (2)电化厂液氯工段工人违章操作,在充装液氯前没有对欲充装的钢瓶检查和清理,就进行液氯充装。充装时,钢瓶内的氯化石蜡和液氯发生化学反应,温度,压力升高,致使钢瓶发生粉碎性爆炸,并导致一连串钢瓶爆炸。
下列选项中,属于气瓶安全附件的是( )。
A:色环 B:爆破片 C:瓶帽 D:减压阀
某年某月某日,某电化厂液氯工段发生液氯钢瓶爆炸,使该工段414㎡厂房全部摧毁,相邻的冷冻厂厂房部分倒塌,两个厂房内设备,管线全部损毁,并造成附近办公楼及厂区周围280余间民房不同程度的损坏。液氯工段当班的8名工人当场死亡。更为严重的是,由于电化厂设在市区,与周围居民区距离较近。爆炸后扩散的10.2 t氯气波及7.53 k㎡,事故共导致779人氯气中毒,59人死亡。直接经济损失达63万元。 事故调查确认: (1)最初爆炸的1只液氯钢瓶是由某药物化工厂(以下简称"药化厂",该厂液化石蜡工段以液化石蜡和液氯为原料生产氯化石蜡)送到电化厂来充装液氯的。由于药化厂在生产设备与液氯钢瓶连接管路上没有安装逆止阀,缓冲罐或其他防倒灌装置,致使氯化石蜡倒灌入液氯钢瓶中。 (2)电化厂液氯工段工人违章操作,在充装液氯前没有对欲充装的钢瓶检查和清理,就进行液氯充装。充装时,钢瓶内的氯化石蜡和液氯发生化学反应,温度,压力升高,致使钢瓶发生粉碎性爆炸,并导致一连串钢瓶爆炸。
气瓶在充装前必须进行检查。在检查中,发现( )等情况时,禁止充装。
A:瓶内混有可能与所装气体产生化学反应的物质 B:气瓶外皮有污垢 C:易燃液化气体中的氧含量达到或者超过规定值 D:气瓶存在严重缺陷
以下关于燃气设备的设置要求,有误的是( )。
A:安装燃气灶的房间净高不得低于1.2m B:户内燃气灶应安装在通风良好的厨房,阳台内或其他非居住房间内 C:燃气设备严禁设置在卧室内 D:燃气灶与可燃或难燃烧的墙壁之间应采取有效的防火隔热措施
某男性患者,39岁,因“鼻塞2年”就诊。曾于外院就诊,诊断为“鼻息肉”,并行手术切除(非内镜手术),术后1个月症状又复发,遂来我院就诊,按“鼻息肉”收入院。专科检查:右侧鼻腔有粉红色新生物突出于中鼻道,堵塞鼻腔,表面略呈桑葚状,表面少许粘脓性分泌物附着,触之易出血。右侧上颌窦有压痛。余未见明显异常。
患者可能的诊断是什么 提示:患者自诉有时涕中带血,鼻窦 CT示:右侧中鼻道及右侧上颌窦、前组筛窦内软组织密度影,窦壁骨质有破坏。
A:鼻息肉 B:鼻腔内翻性乳头状瘤 C:鼻腔癌 D:上颌窦癌 E:鼻咽纤维血管瘤 F:鼻咽癌 G:真菌性鼻窦炎
贮存可燃气体气瓶的库房,其照明、换气装置等电气设备,均须采用防爆型的;电气开关和熔断器应装在房()。
A:内; B:外; C:内外均可。
燃气用户应当遵守安全用气规则,使用合格的燃气燃烧器具和气瓶,及时更换()等,并按照约定期限支付燃气费用。
A:国家明令淘汰的燃气燃烧器具 B:使用年限已届满的燃气燃烧器具、连接管 C:非燃气经营者提供的燃气燃烧器具 D:已使用超过一年的燃气燃烧器具
下列哪种情况不符合燃气管道设施安装要求()。
A:燃气管道安装在地柜内,但便于检修,且具备通气条件 B:燃气管道安装在密闭的天花板内 C:燃气管道安装在浴室内 D:燃气管道安装在卧室内 E:燃气管道安装在厨房内
关于瓶装燃气充装,以下哪种说法是正确的()
A:遵守操作规程 B:严禁在储罐和槽车罐体的取样阀上充装燃气 C:可以用槽车向气瓶充装燃气或者气瓶间相互充装燃气
货舱灭火瓶安装在何处()
A:前货舱侧壁板内; B:后货舱侧壁板内; C:客舱。
用于测量电瓶电流的传感器装在哪里?()
A:装在电瓶内部 B:装在接地线上 C:装在馈线上 D:BCL内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