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男,77岁,因“胆囊炎,胆囊结石”拟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合并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多年;曾经因反复胸闷,心前区不适查心电图:左室高电压,I2,I3导联ST段压低,T波倒置。心脏彩超:左心室下壁运动减弱,射血分数55%。术前血压150/98mmHg,未规律服药控制血压。
如果采用丙泊酚靶控输注(TCI)的方法实施麻醉诱导和维持,叙述错误的是
A:丙泊酚诱导血浆靶控浓度可以分步设定 B:术中维持效应室靶浓度为3μg/ml C:术毕患者苏醒时丙泊酚的血浓度为1~2μg/ml D:设定丙泊酚的起始效应室靶浓度为4μg/ml E:合并使用雷米芬太尼可以降低诱导靶浓度
女性,41岁。半小时前被车撞伤,主诉左胸剧烈疼痛,胸闷,呼吸困难。查体:口唇发绀,左下胸壁反常呼吸运动。
急诊室急救处理应首先采取
A:气管切开或气管插管 B:胸壁切开内固定,控制反常呼吸运动 C:胸壁加压包扎,控制反常呼吸运动,保持呼吸道通畅 D:胸壁牵引,控制反常呼吸运动 E:胸腔闭式引流
患者女,29岁,因“发现左胸壁局限性隆起1个月”来诊。查体:左侧胸壁第6肋间腋后线有一包块,胸部X线片显示骨质和肺无异常。
其治疗原则为(提示 患者诊断为胸壁肿瘤。)
A:只有恶性肿瘤需要切除 B:只有良性肿瘤能够切除 C:不论良性或恶性,均不需要手术切除 D:不论良性或恶性,在条件许可下均应及早手术切除 E:转移性胸壁肿瘤无须切除 F:胸壁转移性肿瘤,如原发病灶已切除时亦可考虑手术治疗 G:恶性或具有恶性生物学行为的肿瘤,需切除包括病变上下各一根正常肋骨,所有附着肋骨及肿瘤的肌肉软组织和壁层胸膜 H:切缘应距肿瘤边缘3~5 cm
男,45岁。反复胸闷,心悸,端坐呼吸,胸腔积液半年。查体:呼吸短促,两肺广泛细湿啰音,心浊音界扩大,心率100次/分,呈舒张期奔马律,偶发期前收缩。X线胸片示心胸比率0.65,两肺水肿。心电图示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偶见室性期前收缩。超声心动图提示左心室明显增大,舒张末期内径70mm,左室整体运动减弱,射血分数(EF)为24%,缩短分数(FS)为12%。
如果给予常规强心,利尿,扩血管药等治疗,效果不好,患者仍反复出现左心衰并逐步加剧,需用多巴胺,多巴酚丁胺等维持治疗,生活不能自理的情况下,应选择下列哪项治疗最好
A:主动脉气囊反搏 B:离心泵左心辅助转流 C:同种异体原位心脏移植 D:继续药物治疗 E:以上都不是
急性广泛前壁心肌梗死患者,间歇房颤病史8年,出院前超声心动检查发现左室附壁血栓,血栓附着部位向外扩张,呈矛盾运动。
最可能的原因是 ( )
A:房颤 B:室壁瘤形成 C:心衰 D:卧床有关 E:抗凝治疗不足
男性,45岁。反复胸闷,心悸,端坐呼吸,胸腔积液6个月。查体:呼吸短促,两肺广泛细湿啰音,心浊音界扩大,心率100次/分,听诊可闻及舒张期奔马律,偶发期前收缩。X线胸片检查:心胸比率0.65,两肺水肿。心电图检查: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偶见室性期前收缩。超声心动图提示左心室明显增大,舒张末期内径70mm,左室整体运动减弱。射血分数(EF)为24%,缩短分数(FS)为12%。
给予常规强心,利尿,扩血管药物等治疗,疗效不好。患者仍反复出现左心衰并逐步加重,需用多巴胺,多巴酚丁胺等维持,生活不能自理。根据患者情况,最有效的治疗方式是
A:主动脉气囊反搏 B:离心泵左心辅助转流 C:同种异体原位心脏移植 D:继续药物治疗 E:以上都不是
运动减弱
A:左室收缩幅度增加,心肌收缩速度加快 B:左室节段性室壁运动减弱 C:左室壁节段性相反运动 D:左室壁节段性运动消失 E:左室收缩期时相延长
矛盾运动() |运动减弱() |运动增强()
A:左室收缩幅度增加,心肌收缩速度加快 B:左室节段性室壁运动减弱 C:左室壁节段性相反运动 D:左室壁节段性运动消失 E:左室收缩期时相延长
运动减弱
A:左室收缩幅度增加,心肌收缩速度加快 B:左室节段性室壁运动减弱 C:左室壁节段性相反运动 D:左室壁节段性运动消失 E:左室收缩期时相延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