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男性患者,41岁,近来反复发作胸骨后疼痛,其发作与劳累无关,含硝酸甘油胸痛可缓解。胸痛发作时可见V~V导联ST段抬高,数分钟后心电图恢复正常。

该患者冠状动脉造影发现左前降支近段85%狭窄,运动负荷心肌灌注显像最可能的表现为

A:前壁节段性放射性稀疏或缺损 B:后壁节段性放射性稀疏或缺损 C:下壁节段性放射性稀疏或缺损 D:后侧壁节段性放射性稀疏或缺损 E:无明显变化

某男性患者,47岁。饮酒后剧烈胸痛伴大汗40分钟,急查心电图示Ⅱ、Ⅲ、aVF导联ST段弓背向上抬高0.2~0.3mV,ST-T呈单向曲线,aVL、V、V导联ST抬高0.1~0.2mV,相关导联未见坏死型Q波。

根据病史及心电图改变,应首先考虑为

A:急性前侧壁心肌梗死 B:急性下壁非Q波型心肌梗死 C:急性下壁ST段抬高心肌梗死 D:急性心包炎 E:急性下壁、侧壁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某男性患者,47岁。饮酒后剧烈胸痛伴大汗40分钟,急查心电图示Ⅱ、Ⅲ、aVF导联ST段弓背向上抬高0.2~0.3mV,ST-T呈单向曲线,aVL、V、V导联ST抬高0.1~0.2mV,相关导联未见坏死型Q波。

如果心电图仅显示Ⅱ、Ⅲ、aVF导联抬高,伴aVL导联ST段下移,Ⅲ导联ST段抬高大于Ⅱ导联ST段抬高,则梗死相关动脉最可能为

A:右冠状动脉 B:左主干 C:左前降支 D:左回旋支 E:左前降支的第一对角支

某男性患者,49岁,发作性胸骨后疼痛2天,含硝酸甘油可缓解,1小时前再发胸痛伴大汗,含硝酸甘油不能缓解就诊,急查心电图示V~V导联ST段抬高0.5~0.8mV,呈单向曲线,未见坏死型Q波。

如果ST段抬高持续时间>2个月,抬高幅度≥0.2mV,同时伴有坏死型Q波,则高度提示

A:再次心肌梗死 B:室壁瘤形成 C:心肌梗死后综合征 D:冠状动脉溶栓未通 E:心脏破裂

某男性患者,40岁,近来反复发作胸骨后疼痛,其发作与劳累无关,含硝酸甘油胸痛可缓解。胸痛发作时可见V~V导联ST段抬高,数分钟后心电图恢复正常。

该患者冠状动脉造影发现左前降支近段85%狭窄,运动负荷心肌灌注显像最可能的表现为

A:前壁节段性放射性稀疏或缺损 B:后壁节段性放射性稀疏或缺损 C:下壁节段性放射性稀疏或缺损 D:后侧壁节段性放射性稀疏或缺损 E:无明显变化

某男性患者,47岁。饮酒后剧烈胸痛伴大汗40分钟,急查心电图示Ⅱ、Ⅲ、aVF导联ST段弓背向上抬高0.2~0.3mV,ST-T呈单向曲线,aVL、V、V导联ST段抬高0.1~0.2mV,相关导联未见坏死性Q波。

根据病史及心电图改变,应首先考虑为

A:急性前侧壁心肌梗死 B:急性下壁非Q波型心肌梗死 C:急性下壁ST段抬高心肌梗死 D:急性心包炎 E:急性下壁、侧壁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某男性患者,47岁。饮酒后剧烈胸痛伴大汗40分钟,急查心电图示Ⅱ、Ⅲ、aVF导联ST段弓背向上抬高0.2~0.3mV,ST-T呈单向曲线,aVL、V、V导联ST段抬高0.1~0.2mV,相关导联未见坏死性Q波。

如果心电图仅显示Ⅱ、Ⅲ、aVF导联抬高,伴aVL导联ST段下移,Ⅲ导联ST段抬高大于Ⅱ导联ST段抬高,则梗死相关动脉最可能为

A:右冠状动脉 B:左主干 C:左前降支 D:左回旋支 E:左前降支的第一对角支

某男性患者,49岁,发作性胸骨后疼痛2天,含服硝酸甘油可缓解,1小时前再发胸痛伴大汗,含服硝酸甘油不能缓解就诊,急查心电图示V~V导联ST段抬高0.5~0.8mV,呈单向睦线,未见坏死性Q波。

如果ST段抬高持续时间>2个月,抬高幅度≥0.2mV,同时伴有坏死性Q波,则高度提示

A:再次心肌梗死 B:室壁瘤形成 C:心肌梗死后综合征 D:冠状动脉溶栓未通 E:心脏破裂

关于运动试验期间出现ST段抬高,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ST段抬高可发生在运动诱发心肌缺血时 B:基础心电图有病理性Q波的导联出现ST段抬高提示严重心肌缺血 C:ST段抬高的导联具有心肌缺血解剖定位价值 D:运动期间出现ST段抬高常为良性早期复极 E:运动期间出现ST段抬高常提示相应冠状动脉阻塞性病变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超急期心电图改变是()

A:ST段明显抬高 B:异常宽深的Q波 C:T波高耸 D:T波倒置 E:R波降低

微信扫码获取答案解析
下载APP查看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