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32岁,肝,脾肿大,血红蛋白69g/L,网织红细胞15%,白细胞,血小板正常,骨髓红细胞系统增生明显活跃,Coombs试验阴性;Ham试验阴性,红细胞渗透脆性试验正常;自溶试验增强,加葡萄糖不纠正,加ATP纠正,疑为遗传性溶血性贫血。

网织红细胞15%,可排除哪种贫血 ( )

A: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 B: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 C:再生障碍性贫血 D:G-6-PD缺乏症 E:不稳定血红蛋白病

 患者女,57岁。患糖尿病10年,高热1周前来就诊。实验室检查:Hb 106 g/L,PLT 412x10/L,WBC 38x10/L,中性中幼粒细胞0.10,中性晚幼粒细胞0.15,中性杆状核粒细胞0.15,中性分叶核粒细胞0.34,嗜酸粒细胞0.01,嗜碱粒细胞0.01,淋巴细胞0.20,单核细胞0.04,成熟中性粒细胞可见中毒颗粒和空泡。

该患者若是类白血病反应,其与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的鉴别要点是

A:有原发疾病 B: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染色积分显著增高 C:嗜酸及嗜碱性粒细胞增多 D:无Auer小体 E:无Ph染色体 F:骨髓铁染色正常 G:硝基四氮唑蓝试验呈阳性反应 H:维生素B12水平常升高

男,19岁,发热,牙龈出血10天,实验室检查:Hb75g/L,WBC2.0x10/L,细胞分类示:中性粒细胞70%,淋巴细胞25%,单核细胞5%,PLT23x10/L,骨髓检查显示增生明显活跃,原始细胞占35%,早幼粒细胞占16%。

骨髓,血象增生极度活跃,原始细胞40%,原始细胞化学染色结果:POX(+),NAP积分5分,NBE(-)。最可能的诊断是

A:急性粒细胞白血病 B:慢性粒细胞白血病 C: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 D: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E:急性巨核细胞白血病

患者。男,23岁,重度贫血2个月,发热3天,伴皮肤出血点和鼻出血。外周血检查:RBC2.1x10/L,Hb40g/L,WBC2.8x10/L;白细胞分类:原粒细胞4%,早幼粒细胞47%,中幼粒细胞3%,中性粒细胞22%,淋巴细胞24%;血小板40x10/L

三分群血细胞分析仪白细胞直方图上主要的异常为

A:小细胞区异常 B:小细胞区左侧区域异常 C:大细胞区右侧区域异常 D:小细胞区正常,中间细胞区与大细胞区融合增高 E:中间细胞区降低

女,56岁,右上腹痛伴发热一周,有糖球病病史。体检:腹肌紧张,右上腹有压痛和反跳痛;检验结果:血红蛋白114g/L,血小板312x10/L,白细胞35x10/L。白细胞分类:中性成熟粒细胞85%,淋巴细胞8%,单核细胞2%,幼稚细胞5%,粒细胞可见毒性改变

白细胞增多首先考虑下列哪种疾病

A:CML B: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C:急性白血病 D:类白血病反应 E:骨髓纤维化

患者贫血临床表现,肝,脾肿大,血红蛋白74g/L,网织红细胞15%,白细胞,血小板正常,骨髓红细胞系统增生明显活跃,Coombs试验阴性;Ham试验阴性,红细胞渗透脆性试验正常;自溶试验增强,加葡萄糖不纠正,加ATP纠正,诊断为遗传性溶血性贫血

该例中网织红细胞15%,可除外哪种贫血

A:再生障碍性贫血 B: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 C: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 D:G-6-PD缺乏症 E:不稳定血红蛋白病

男,33岁,有贫血临床表现,肝,脾肿大;血红蛋白74g/L,网织红细胞15%,白细胞,血小板正常,骨髓红细胞系统增生明显活跃,Coombs试验(-);Ham试验(-),红细胞渗透脆性试验正常;自溶试验增强,加葡萄糖不纠正,加ATP纠正,诊断为遗传性溶血性贫血

该例中网织红细胞15%,可除外哪种贫血

A:再生障碍性贫血 B: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 C: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 D:G6PD缺乏症 E:不稳定血红蛋白病

女性,55岁。患类风湿关节炎多年,长期服用阿司匹林,血红蛋白90g/L,平均红细胞体积59fl,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28%,网织红细胞计数2.5%,血清铁450μg/L,总铁结合力4800μg/L。

如果此病人改用其他止痛药物治疗后,粪便隐血阴性,血红蛋白升至100g/L,网织红细胞计数1.2%,此后口服和肌肉注射铁剂难以再改善贫血状态,则引起贫血的次要原因还可能有

A:缺铁 B:自身免疫性溶血 C:慢性炎症 D:血红蛋白合成异常 E:骨髓红细胞增生不良

某患者女性,30岁,Hb80g/L,涂片可见椭圆形红细胞增多

若椭圆形红细胞占18%,主要见于

A:正常人 B:缺铁性贫血 C:大细胞性贫血 D:镰形细胞贫血 E:遗传性椭圆形细胞增多症

某患者女性,30岁,Hb80g/L,涂片可见椭圆形红细胞增多

若椭圆形红细胞占55%,主要见于

A:骨髓纤维化 B:缺铁性贫血 C:大细胞性贫血 D:镰形细胞贫血 E:遗传性椭圆形细胞增多症

微信扫码获取答案解析
下载APP查看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