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36岁。发现颈前包块3个月,近2周包块增长较快,无声嘶。查体:右甲状腺可触及一3cmx3cm包块,中等硬度,尚光滑,随吞咽上下活动。颈部淋巴结无肿大。B超检查为实性包块,放射性核素扫描为"冷结节"。
根据患者情况,正确的手术方式是
A:包块局部切除 B:右甲状腺次全切除 C:右甲状腺次全切除+峡部切除 D:右侧甲状腺全切除 E:右甲状腺次全切除送冰冻切片,根据病理结果再决定术式
女性,42岁。因发现颈部包块1周来诊,查体发现右甲状腺有一直径1cm左右质硬结节,患者无发热,无声嘶,无情绪改变。
如查体及甲状腺B超检查发现颈部有肿大淋巴结,甲状腺核素扫描提示甲状腺冷结节,则考虑诊断为
A:甲状腺腺瘤 B:结节性甲状腺肿 C:甲状腺癌 D:颈部淋巴结炎 E:颈淋巴结结核 F:甲状舌骨囊肿
患者女,50岁,颈前正中区右侧肿块1年余,近两个月增大较快,查肿块:质硬,表面不光滑,无压痛,随吞咽活动,甲状腺核素扫描为冷结节,边缘较模糊,B超检查为实性。
该患者初步诊断为
A:甲状腺腺瘤 B:结节性甲状腺肿 C: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 D:甲状腺癌 E:桥本氏甲状腺炎 F:甲状腺功能亢进
患者女,50岁,颈前正中区右侧肿块1年余,近两个月增大较快,查肿块:质硬,表面不光滑,无压痛,随吞咽活动,甲状腺核素扫描为冷结节,边缘较模糊,B超检查为实性。
应与下列哪些疾病相鉴别
A:甲状腺腺瘤 B:结节性甲状腺肿 C: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 D:甲状腺癌 E:桥本氏甲状腺炎 F:甲状腺功能亢进
患者女,50岁,颈前正中区右侧肿块1年余,近两个月增大较快,查肿块:质硬,表面不光滑,无压痛,随吞咽活动,甲状腺核素扫描为冷结节,边缘较模糊,B超检查为实性。
术前最有助于诊断的检查是
A:ECT B:颈部B超 C:颈部CT D:穿刺细胞学检查 E:喉镜 F:胸片
患者女,50岁,颈前正中区右侧肿块1年余,近两个月增大较快,查肿块:质硬,表面不光滑,无压痛,随吞咽活动,甲状腺核素扫描为冷结节,边缘较模糊,B超检查为实性。
术中最有助于诊断的检查是
A:ECT B:颈部B超 C:颈部CT D:穿刺细胞学检查 E:冰冻病理检查 F:胸片
患者女,50岁,颈前正中区右侧肿块1年余,近两个月增大较快,查肿块:质硬,表面不光滑,无压痛,随吞咽活动,甲状腺核素扫描为冷结节,边缘较模糊,B超检查为实性。
该病的综合治疗方法有哪些
A:手术 B:饮食治疗 C:内分泌治疗 D:放射性核素治疗 E:外照射 F:内照射
患者女,40岁,因发现颈部包块1周来诊,查体发现右甲状腺有一直径1cm左右质硬结节,患者无发热,无声嘶,无情绪改变。
如查体及甲状腺B超检查发现颈部有肿大淋巴结,甲状腺核素扫描提示甲状腺冷结节,则考虑诊断为
A:甲状腺腺瘤 B:结节性甲状腺肿 C:甲状腺癌 D:颈部淋巴结炎 E:颈淋巴结结核 F:甲状舌骨囊肿
某女性患者,42岁,因发现颈部包块1周来诊,查体发现右甲状腺有一直径1cm左右质硬结节,患者无发热、无声嘶、无情绪改变。
如查体及甲状腺B超检查发现颈部有肿大淋巴结,甲状腺核素扫描提示甲状腺冷结节,则考虑诊断为
A:甲状腺腺瘤 B:结节性甲状腺肿 C:甲状腺癌 D:颈部淋巴结炎 E:颈淋巴结结核 F:甲状舌骨囊肿
某女,49岁,吞咽时颈前部和咽部异物感7个月。检查:咽喉部正常。甲状腺2度肿大,结节感。B超:双侧甲状腺多发小结节,最大直径8mm。T3、T4和甲状腺抗体正常。食管钡剂正常
如果患者做了双侧甲状腺大部分切除术,1年后复诊时发现,患者常感疲乏,食欲差,面部皮肤和口咽舌根等处水肿,可能原因是
A:慢性贫血 B:术后出现肾功能不全 C:甲状旁腺功能减退 D:甲状腺功能减退 E:特发性咽部水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