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男性,63岁,因"腋下与腹股沟部位紧张性大疱2个月"而入院。体检:除腋下和腹股沟,在胸腹部部亦可见数个樱桃大小的大疱,基底略红,疱壁紧张,疱液澄清,尼氏征阴性。化验:皮损外直接免疫荧光检查发现基底膜带有IgG和C3呈线状沉积,诊断为大疱性类天疱疮。

患者实验室检查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组织病理检查示表皮下水疱 B:电镜检查发现水疱位于透明板内 C:直接免疫荧光检查在90%的患者可见IgG呈线状沉积于基底膜带 D:盐裂皮肤检查可见IgG沉积在近表皮侧 E:10%~80%的患者血清中有抗表皮基底膜带的循环抗体,其滴度与皮损严重程度及病情活动性之间有平行关系

 患者女,48岁,上腹部偏左疼痛进行性加重2个月,并向背部放射,B型超声检查发现胰尾部肿块,血清CA19-9升高2倍。

对此患者的初步检查最有价值的是

A:肝穿刺活组织检查 B:口服胆囊造影 C:肝和胆囊超声波检查 D:抗线粒体抗体滴度 E: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

患者女,35岁,反复腹痛,腹胀,发热,盗汗2个多月,查体:T37.4℃,消瘦,贫血貌,腹平坦,有柔韧感,右下腹和脐周有压痛,无反跳痛和肌紧张,肝脾肋下未触及,右下腹有增厚感,移动性浊音阴性。腹部超声显示肠系膜钙化,腹腔内有纤维分隔,包裹性积液。胸片检查未见异常。

该患者不宜进行的检查有

A:红细胞沉降率 B:腹部X线检查 C:PPD检查 D:腹腔镜检查 E:抗核抗体系列检查

某患者男性,56岁,大便性状改变伴便血,进行性消瘦1年余。查体:胸膝位指肛检查,距离肛缘4cm扪及占据肠腔一周的包块,质硬,中央凹陷,边缘隆起,尚有一定活动度。终止检查指套带有血迹。

仔细询问病史,患者半年前于当地医院就诊,曾按"痔疮"处理,病情时好时坏。此类直肠癌延误诊断的主要原因是由于

A:未行肠镜检查 B:未准确叙述病史 C:未做直肠指诊 D:未行钡剂灌肠X线检查 E:未行内镜检查

某男性患者,49岁,双眼视力进行性减退1年。查体双眼视力眼前数指。CT及MRI检查考虑为鞍结节脑膜瘤,直径约5cm。

患者术后清醒,但12小时后再度出现意识障碍,此时应立即采取的措施是

A:入ICU监护 B:调整脱水药的剂量 C:使用钠针剂防止癫发作 D:床头抬高15℃ E:头颅CT检查除外术后血肿

某男性患者,54岁,因“进行性消瘦伴腹痛2个月”来诊。查体:KPS=70;消瘦,无黄疸;上腹部轻压痛,无反跳痛,未触及肿物。实验室检查(外院):CA19-9 580 kU/L,其余血生化未见异常。腹部CT:胰头占位性病变。

还须检查

A:内镜引导下超声+穿刺细胞学检查 B:腹部MRI/MRCP C:预防性鼻胆管引流术 D:胸部CT E:颅脑MRI F:全身骨扫描

26岁初产妇,妊娠37周,未进行产前检查,在乡医院已临产30小时,患者因烦躁不安,大汗淋漓,下腹剧痛而转来我院

医师在其腹部检查时,发现的危急情况是

A:子宫收缩乏力 B:胎头尚未入盆 C:腹部出现病理缩复环 D:胎位扪不清 E:尿潴留

某男性患者,78岁,进行性排尿困难,指肛检查前列腺Ⅲ度增大,质硬,可触及质硬结节,血PSA>20ng/ml。

确诊需要做的检查是

A:直肠指诊 B:直肠B型超声 C:MR D:前列腺穿刺活检 E:CT

某女性患者,36岁,反复腹痛、腹胀、发热、盗汗2个多月,查体:T37.4℃,消瘦,贫血貌,腹平坦,有柔韧感,右下腹和脐周有压痛,无反跳痛和肌紧张,肝脾肋下未触及,右下腹有增厚感,移动性浊音阴性。腹部超声显示肠系膜钙化,腹腔内有纤维分隔,包裹性积液。胸片检查未见异常。

该患者不宜进行的检查有

A:红细胞沉降率 B:腹部X线检查 C:PPD检查 D:腹腔镜检查 E:抗核抗体系列检查

某女性患者,35岁,月经第6天,下腹部隐痛4天,加剧2小时,以右下腹为著,伴恶心、呕吐,申请腹部超声检查。

因该患者无明显的停经史,若要进一步明确诊断,应进行的必要检查是

A:妊娠试验 B:经阴道超声检查 C:CT检查 D:超声引导下腹腔穿刺 E:MRI F:超声造影

微信扫码获取答案解析
下载APP查看答案解析